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7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下端设置有拉丝支架和底座,拉丝支架左右两侧设置有底座,底座后端均设置有推力杆,底座下端设置有通过转轴相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块,拉丝支架上分布有拉丝,拉丝分别与定位块和推力杆上的关节转轴相连接,固定支架下端设置有氮气弹簧,固定支架前端设置通过销轴固定的扭簧和旋转支架,旋转支架前端均设置有通过升降支架相连接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前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调节支架前端均设置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下端设置有通过销轴固定的边刷,边刷上设置有防撞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对边刷的损坏,且告别了结构单一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了工作质量。

A brush structure of swee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
本专利技术提供涉及垃圾桶悬挂
,尤其涉及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
技术介绍
现如今扫地车应用于城市街道的清扫,具有清扫干净,工作效率高的特点,通过边刷对路面的垃圾进行清扫聚集,便于扫地车进行收集垃圾,而扫地车设置的边刷无法使边刷根据不同路面进行选择提升或者下降边刷的高度,从而导致工作质量的降低也结构较为固定简单,且由于边刷无法升降从而会使边刷一直与地面接触,会加快边刷的更换频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通过底座上的推力杆升降带动拉丝,从而使边刷能够向内移动,同时设置氮气弹簧来在推力杆伸长时给一个外的推力,来达到边刷的左右移动;当遇到碰撞时,设置防撞轮进行卸力,并设置扭簧来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升降支架上的推力杆来带动边刷升降,解决边刷在不工作时能与地面保持不必要的接触,设置电机带动边刷进行工作,设置雾化喷头来起到一个降尘的作用,通过限位块来对旋转支架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对边刷的损坏,且告别了结构单一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了工作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下端设置有拉丝支架和底座,拉丝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后端均设置有推力杆,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转轴相连接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块,拉丝支架上分布有拉丝,拉丝分别与定位块和推力杆上的关节转轴相连接,固定支架下端设置有氮气弹簧,固定支架前端设置通过销轴固定的扭簧和旋转支架,旋转支架的前端均设置有通过升降支架相连接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前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调节支架的前端均设置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下端设置有通过销轴固定的边刷,边刷上设置有防撞轮。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所述氮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拉丝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位于旋转支架前侧上端的升降支架I和位于旋转支架前侧下端的升降支架II,升降支架I和升降支架II通过从左到右向上倾斜的推力杆相连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边刷上还设置有雾化喷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支架与调节支架呈九十度垂直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底座上的推力杆升降带动拉丝,从而使边刷能够向内移动,同时设置氮气弹簧来在推力杆伸长时给一个外的推力,来达到边刷的左右移动;当遇到碰撞时,设置防撞轮进行卸力,并设置扭簧来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升降支架上的推力杆来带动边刷升降,解决边刷在不工作时能与地面保持不必要的接触,设置电机带动边刷进行工作,设置雾化喷头来起到一个降尘的作用,通过限位块来对旋转支架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对边刷的损坏,且告别了结构单一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了工作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其中:1-底盘,2-拉丝支架,3-底座,4-推力杆,5-转轴,6-固定支架,7-定位块,8-拉丝,9-关节转轴,10-氮气弹簧,11-销轴,12-扭簧,13-旋转支架,14-连接支架,15-调节支架,16-电机支架,17-电机,18-边刷,19-防撞轮,20-限位块,21-升降支架I,22-升降支架II,23雾化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下端设置有拉丝支架2和底座3,拉丝支架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底座3,底座3的后端均设置有推力杆4,底座3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转轴5相连接的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定位块7,拉丝支架2上分布有拉丝8,拉丝8分别与定位块7和推力杆4上的关节转轴9相连接,固定支架6下端设置有氮气弹簧10,固定支架6前端设置通过销轴11固定的扭簧12和旋转支架13,旋转支架13的前端均设置有通过升降支架相连接的连接支架14,连接支架14的前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15,调节支架15的前端均设置有电机支架16,电机支架16上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下端设置有通过销轴11固定的边刷18,边刷18上设置有防撞轮19。所述氮气弹簧1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6,所述氮气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在拉丝支架2上,所述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限位块20。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位于旋转支架13前侧上端的升降支架I21和位于旋转支架13前侧下端的升降支架II22,升降支架I21和升降支架II22通过从左到右向上倾斜的推力杆4相连接。所述边刷18上还设置有雾化喷头23。所述电机支架16与调节支架15呈九十度垂直安装。通过底座3上的推力杆4升降带动拉丝8,从而使边刷18能够向内移动,同时设置氮气弹簧10来在推力杆4伸长时给一个外的推力,来达到边刷18的左右移动;当遇到碰撞时,设置防撞轮19进行卸力,并设置扭簧12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升降支架上的推力杆4来带动边刷18升降,解决边刷18在不工作时能与地面保持不必要的接触,设置电机17带动边刷18进行工作,设置雾化喷头23起到一个降尘的作用,通过限位块20来对旋转支架13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对边刷18的损坏,且告别了结构单一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了工作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下端设置有拉丝支架(2)和底座(3),拉丝支架(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底座(3),底座(3)的后端均设置有推力杆(4),底座(3)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转轴(5)相连接的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定位块(7),拉丝支架(2)上分布有拉丝(8),拉丝(8)分别与定位块(7)和推力杆(4)上的关节转轴(9)相连接,固定支架(6)下端设置有氮气弹簧(10),固定支架(6)前端设置通过销轴(11)固定的扭簧(12)和旋转支架(13),旋转支架(13)的前端均设置有通过升降支架相连接的连接支架(14),连接支架(14)的前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15),调节支架(15)的前端均设置有电机支架(16),电机支架(16)上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下端设置有通过销轴(11)固定的边刷(18),边刷(18)上设置有防撞轮(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地车的边刷结构,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下端设置有拉丝支架(2)和底座(3),拉丝支架(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底座(3),底座(3)的后端均设置有推力杆(4),底座(3)的下端设置有通过转轴(5)相连接的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定位块(7),拉丝支架(2)上分布有拉丝(8),拉丝(8)分别与定位块(7)和推力杆(4)上的关节转轴(9)相连接,固定支架(6)下端设置有氮气弹簧(10),固定支架(6)前端设置通过销轴(11)固定的扭簧(12)和旋转支架(13),旋转支架(13)的前端均设置有通过升降支架相连接的连接支架(14),连接支架(14)的前端均设置有调节支架(15),调节支架(15)的前端均设置有电机支架(16),电机支架(16)上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下端设置有通过销轴(11)固定的边刷(18),边刷(18)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和金杨金树宫超王家梅徐鹏曾德威陈亚辉方文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爱瑞特新能源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