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电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4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家电组合结构,第一衣物处理桶与第二衣物处理桶通过连接框架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框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还形成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用于容纳功能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后,两桶间中间部分,给多功能的整合提供了足够的结构空间,可实现“一机多用”。由于第一、第二衣物处理桶连接在一起,增加了重量,可明显减少振动,二者振动一致,二者的振动可一并处理。第一、第二衣物处理桶可互为对方的配重,也可省略掉配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功能结构设置在中间,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较设置在第二衣物处理桶上面要低很多,方便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连接框架形成的空间,设置功能结构,使其方便操作,效果显著。

A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电组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电组合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衣物处理桶的家电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电设备,如洗衣机在行业的发展从最初的单洗、单脱到半自动到全自动的发展,不断的技术革新,现为满足市场需求发展至复式洗衣机、多桶洗衣机实现“一机多洗”的蜕变。现有的复式洗衣机、多桶洗衣机的结构布局形式为多洗涤桶的叠加、多洗涤方式的组合,仅仅提供衣物的不同形式的洗涤作用。洗衣机未来趋势为“一机多洗”,洗衣机在日常家电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一机多洗”在未来将实现“一机多用”。“一机多用”即该存在一种家电设备不仅能满足日常基本要求对衣物进行洗涤护理,也整合了其他物品的洗护、清洁、储物等功能,实现多组合式的“一机多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电组合结构(设备),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家电设备的“一机多用”,可同时解决组合式家电设备中,衣物处理桶之间的振动处理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可解决组合式家电设备中,不同衣物处理桶之间振动不一致的问题,解决组合式家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振动能量分散难处理的问题;解决组合式家电设备中,配重块位置布局困难,增加配重块致使成本增加的问题。具体地:一种家电组合结构,所述家电组合结构包括第一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连接框架,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为第一衣物处理桶、第二家电设备为第二衣物处理桶,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通过连接框架上下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二家电设备固定在连接框架的上部,第一家电设备固定在连接框架的下部,两家电设备之间间隔有距离,在该间隔距离内所述连接框架在两家电设备之间形成一功能区。优选地,所述家电组合结构还包括一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套设在连接框架的外周,其顶部高于连接架顶部,其底部低于连接框架底部,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上部与所述支撑框架上部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底部与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弹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下部通过多个减振阻尼器支撑在支撑框架上,第二衣物处理桶的上部通过多个第二弹性件与支撑框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上部通过多个第一弹性件与支撑框架连接。优选地,所述功能区设置第三家电设备,所述第三家电设备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三家电设备为第三衣物处理桶。优选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桶和第二衣物处理桶为滚筒式衣物处理桶,所述第三衣物处理桶为喷淋式或波轮式处理桶。优选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桶的尺寸大于第二衣物处理桶的尺寸。优选地,第一衣物处理桶和第二衣物处理桶设有洗涤和/或漂洗和/或脱水和/或烘干和/或消毒程序。优选地,所述功能区成有功能结构,所述功能结构可拆装地设置在功能区。优选地,所述功能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分布的分体结构和/或一个或多个纵向分布的分体结构。优选地,所述分体结构采用抽屉结构、开合式门体结构、推拉式门体结构、翻转式门体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多个分体结构的部分或全部实现不同的功能。优选地,所述功能结构包括:储水结构、储物结构、浸泡结构、小件或少量衣物洗涤设备、杀菌、消毒或清洁结构、洗涤剂存储结构、微波炉、烤箱、洗碗机或洗鞋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连接框架在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功能区形成有功能结构,所述功能结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家电设备,通过两个衣物处理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结构进行整合连接,第一衣物处理桶、第二衣物处理桶,两桶间形成轴向间距,通过整合结构连接后,两桶间中间部分,给多功能的整合提供了足够的结构空间,实现“一机多用”的家电设备,取得了增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至少有益效果之一:降低了家电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保证多组合家电设备工作状况下多桶间振动一致,可集中处理振动能量;使振动的传递更加平稳的过渡;不同衣物处理桶的连接可无需配重块加持,实现配重作用。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示意图(抽屉式功能结构为横向排列)。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示意图(抽屉式功能结构为纵向排列)。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开门式功能结构为横向排列)。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开门式功能结构为纵向排列)。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组合式家电设备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衣物处理桶,2-第二衣物处理桶,3-功能结构,4-连接框架,5-支撑框架,11-阻尼器,12-第一挂簧座,21-第二挂簧座,31-第一分体结构,32-第二分体结构,33-第三分体结构,34-第四分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结构,但这些结构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结构与另一结构。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结构可称为第二结构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电组合结构,包括第一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连接框架4,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为第一衣物处理桶、第二家电设备2为第二衣物处理桶,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通过连接框架4上下固定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电组合结构,所述家电组合结构包括第一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连接框架,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为第一衣物处理桶、第二家电设备为第二衣物处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通过连接框架上下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二家电设备固定在连接框架的上部,第一家电设备固定在连接框架的下部,两家电设备之间间隔有距离,在该间隔距离内所述连接框架在两家电设备之间形成一功能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2 CN 20191106173011.一种家电组合结构,所述家电组合结构包括第一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连接框架,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为第一衣物处理桶、第二家电设备为第二衣物处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与第二家电设备通过连接框架上下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二家电设备固定在连接框架的上部,第一家电设备固定在连接框架的下部,两家电设备之间间隔有距离,在该间隔距离内所述连接框架在两家电设备之间形成一功能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组合结构还包括一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套设在连接框架的外周,其顶部高于连接架顶部,其底部低于连接框架底部,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上部与所述支撑框架上部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底部与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电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下部通过多个减振阻尼器支撑在支撑框架上,第二衣物处理桶的上部通过多个第二弹性件与支撑框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电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上部通过多个第一弹性件与支撑框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电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设置第三家电设备,所述第三家电设备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电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家电设备为第三衣物处理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电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衣物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谭建明杨洪永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