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红彬专利>正文

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26 阅读:5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它由油烟捕集罩(15)、低燥音净化主机(16)、净化气排出筒(17)、电机(18)组成,净化气排出筒(17)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低燥音净化主机(16)、电机(18)位于油烟捕集罩(15)内并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电机(18)与低燥音净化主机(16)的高速风轮(5)相连接;其特征是: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主要由主机外壳(1)、冷却水道(3)、风机外壳(4)、高速风轮(5)、分离板(6)、过滤网(8)、皂化水箱(9)、进水道(11)、油污回道(12)、废污排出阀(13)组成,高速风轮(5)内为进风口(2),进风口(2)与油烟捕集罩(15)相通,风机外壳(4)位于高速风轮(5)外,冷却水道(3)位于风机外壳(4)外,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与水雾净化室(7)相通,冷却水道(3)的进入端与进水道(11)相通;皂化水箱(9)一端由油污回道(12)与水雾净化室(7)的底端相通,其另一端由管道与微型水泵(10)相连接,微型水泵(10)与进水道(11)相连接,皂化水箱(9)的上部设有废污排出阀(13);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的风机外壳(4)的内壁上设有分离板(6),水雾净化室(7)的上部设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上端为净化气体排出口(1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及使用中,其公共食堂和餐饮业均是用简单抽排或者是室外(机外)循环净化两种方式。简单抽排污染环境;室外(机外)循环净化占地面积大,耗电高,费用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体积小的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它由油烟捕集罩15、低燥音净化主机16、净化气排出筒17、电机18组成,净化气排出筒17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低燥音净化主机16、电机18位于油烟捕集罩15内并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电机18与低燥音净化主机16的高速风轮5相连接;其特征是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主要由主机外壳1、冷却水道3、风机外壳4、高速风轮5、分离板6、过滤网8、皂化水箱9、进水道11、油污回道12、废污排出阀13组成,高速风轮5内为进风口2,进风口2与油烟捕集罩15相通,风机外壳4位于高速风轮5外,冷却水道3位于风机外壳4外,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与水雾净化室7相通,冷却水道3的进入端与进水道11相通;皂化水箱9一端由油污回道12与水雾净化室7的底端相通,其另一端由管道与微型水泵10相连接,微型水泵10与进水道11相连接,皂化水箱9的上部设有废污排出阀13;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的风机外壳4的内壁上设有分离板6,水雾净化室7的上部设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上端为净化气体排出口14。所述的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为2个,电机18位于两低燥音净化主机16之间。本技术采用风机外壳4外周设置冷却水道3,当高速风轮5运转时,油气首先被冷却水道3冷却,进一步分离,再经过分离板6后,进入水雾化净化室7,油气经过雾水使油水再次分离,油气完全分开,被净化后的气体经过滤网8、净化气体排出口14排出,排出的气体不含油烟,达到环保标准,具良好的环保性。油落入水雾净化室7的底端进入皂化水箱9中,经废污排出阀13排出。本技术采用冷却水道3位于风机外壳4外,微型水泵10给冷却水道3供水,与现有的室外(机外)循环净化相比,具有节能、体积小的特点。同时采用冷却水道3还具有减少燥音和降低震动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低燥音净化主机16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作原理方框图图5是本技术组合使用示意图其中1-主机外壳、2-进风口、3-冷却水道、4-风机外壳、5-高速风轮、6-分离板、7-水雾净化室、8-过滤网、9-皂化水箱、10-微型水泵、11-进水道、12-油污回道、13-废污排出阀、14-净化气体排出口、15-油烟捕集罩、16-低燥音净化主机、17-净化气排出筒、18-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它由油烟捕集罩15、低燥音净化主机16、净化气排出筒17、电机18组成,净化气排出筒17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低燥音净化主机16、电机18位于油烟捕集罩15内并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电机18与低燥音净化主机16的高速风轮5相连接;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主要由主机外壳1、冷却水道3、风机外壳4、高速风轮5、分离板6、过滤网8、皂化水箱9、进水道11、油污回道12、废污排出阀13组成,高速风轮5内为进风口2,进风口2与油烟捕集罩15相通,风机外壳4位于高速风轮5外,冷却水道3位于风机外壳4外,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与水雾净化室7相通,冷却水道3的进入端与进水道11相通;皂化水箱9一端由油污回道12与水雾净化室7的底端相通,其另一端由管道与微型水泵10相连接,微型水泵10与进水道11相连接,皂化水箱9的上部设有废污排出阀13;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的风机外壳4的内壁上设有分离板6,水雾净化室7的上部设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上端为净化气体排出口14。所述的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为2个,电机18位于两低燥音净化主机16之间。如图3、图4所示,高温高热的油烟经油烟捕集罩15中进入进风口2,经冷却水道3急聚冷却后,由高速风轮5使油气冷却进而分离;然后,由分离板6分离后的油气再经水雾净化室7再次净化后,油污水经油污回道12进行回收,经皂化水箱9皂化后,微型水泵10将净化后的水再次经进水道11送入冷却水道3中;净化后的气体经过滤网8后由净化气体排出口14排出。如图5所示,本技术可多组组合使用。权利要求1.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它由油烟捕集罩(15)、低燥音净化主机(16)、净化气排出筒(17)、电机(18)组成,净化气排出筒(17)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低燥音净化主机(16)、电机(18)位于油烟捕集罩(15)内并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电机(18)与低燥音净化主机(16)的高速风轮(5)相连接;其特征是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主要由主机外壳(1)、冷却水道(3)、风机外壳(4)、高速风轮(5)、分离板(6)、过滤网(8)、皂化水箱(9)、进水道(11)、油污回道(12)、废污排出阀(13)组成,高速风轮(5)内为进风口(2),进风口(2)与油烟捕集罩(15)相通,风机外壳(4)位于高速风轮(5)外,冷却水道(3)位于风机外壳(4)外,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与水雾净化室(7)相通,冷却水道(3)的进入端与进水道(11)相通;皂化水箱(9)一端由油污回道(12)与水雾净化室(7)的底端相通,其另一端由管道与微型水泵(10)相连接,微型水泵(10)与进水道(11)相连接,皂化水箱(9)的上部设有废污排出阀(13);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的风机外壳(4)的内壁上设有分离板(6),水雾净化室(7)的上部设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上端为净化气体排出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为2个,电机(18)位于两低燥音净化主机(16)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它由油烟捕集罩(15)、低噪音净化主机(16)、净化气排出筒(17)、电机(18)组成,其特征是冷却水道(3)位于风机外壳(4)外,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与水雾净化室(7)相通,冷却水道(3)的进入端与进水道(11)相通;皂化水箱(9)一端由油污回道(12)与水雾净化室(7)的底端相通,其另一端由管道与微型水泵(10)相连接,微型水泵(10)与进水道(11)相连接,皂化水箱(9)的上部设有废污排出阀(13),过滤网(8)上端为净化气体排出口(14)。它具有环保、节能、体积小、减少噪音和降低震动的特点。文档编号F24C15/20GK2615539SQ0324104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红彬, 吴炎林 申请人:张红彬, 吴炎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公共食堂和餐饮业环保油烟净化机,它由油烟捕集罩(15)、低燥音净化主 机(16)、净化气排出筒(17)、电机(18)组成,净化气排出筒(17)与油烟捕集 罩(15)固定连接,低燥音净化主机(16)、电机(18)位于油烟捕集罩(15)内并 与油烟捕集罩(15)固定连接,电机(18)与低燥音净化主机(16)的高速风轮(5) 相连接;其特征是:低燥音净化主机(16)主要由主机外壳(1)、冷却水道(3)、 风机外壳(4)、高速风轮(5)、分离板(6)、过滤网(8)、皂化水箱(9)、进水道 (11)、油污回道(12)、废污排出阀(13)组成,高速风轮(5)内为进风口(2), 进风口(2)与油烟捕集罩(15)相通,风机外壳(4)位于高速风轮(5)外,冷却 水道(3)位于风机外壳(4)外,冷却水道(3)的出口端与水雾净化室(7)相通, 冷却水道(3)的进入端与进水道(11)相通;皂化水箱(9)一端由油污回道(12) 与水雾净化室(7)的底端相通,其另一端由管道与微型水泵(10)相连接,微型水 泵(10)与进水道(11)相连接,皂化水箱(9)的上部设有废污排出阀(13);冷 却水道(3)的出口端的风机外壳(4)的内壁上设有分离板(6),水雾净化室(7) 的上部设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上端为净化气体排出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彬吴炎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红彬吴炎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