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11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滤芯及风机,机壳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机壳的第二端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风道包括相连通并沿机壳的轴向排布的净化腔和送风腔,送风腔比净化腔更靠近出风口;且出风口包括多个蜂窝孔,多个蜂窝孔相邻排列在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滤芯设于净化腔内;风机设于送风腔内。通过将出风口设置成相邻排列在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的多个蜂窝孔,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过滤后的空气的流动紊乱性,避免过滤后的空气因朝机壳的轴向定向移动而造成对用户的直吹,大大提升车载空气净化器的使用体验度。

Ca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车载空气净化器用于净化车内的空气,使车内的空气更加清新,用于提高车内空气的质量。现有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呈条形状,使得该过滤后的空气穿过出风口后容易直吹用户,从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过滤后的空气直吹用户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机壳的第二端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相连通并沿所述机壳的轴向排布的净化腔和送风腔,所述送风腔比所述净化腔更靠近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包括多个蜂窝孔,多个所述蜂窝孔相邻排列在所述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滤芯,设于所述净化腔内;及风机,设于所述送风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蜂窝孔所在的所述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相对所述机壳的轴截面倾斜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多个微孔,多个所述微孔间隔排列在所述机壳的第一端的外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电路单元,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电控腔,所述电控腔位于所述送风腔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所述送风腔环绕所述电控腔设置;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设于所述电控腔内,并与所述风机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电连接的主控电路板和控制按钮,所述主控电路板设于所述电控腔内,所述控制按钮设于所述机壳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钮设于所述机壳的第二端,并位于所述风机的旋转中心处,所述出风口环绕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相连接并沿所述机壳的轴向分布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多个所述蜂窝孔相邻排列在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净化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送风腔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体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设于所述送风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缓冲垫,所述弹性缓冲垫设于所述机壳的第一端。上述车载空气净化器,相对于传统的条形状的出风口结构,通过将出风口设置成相邻排列在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的多个蜂窝孔,一方面可以使得空气在风道内有足够长的行程,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充分净化,提高上述车载空气净化器对空气的净化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过滤后的空气的流动紊乱性,避免过滤后的空气因朝机壳的轴向定向移动而造成对用户的直吹,大大提升车载空气净化器的使用体验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车载空气净化器中第二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的车载空气净化器10包括机壳100、滤芯200及风机300,机壳100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110,机壳100的第二端设有出风口120,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连通形成风道130,滤芯200设于风道130内,滤芯200用于对穿过自身的空气进行过滤,风机300设于风道130内,风机300用于向进入至风道130内的空气提供穿过滤芯200的动力。上述车载空气净化器10工作时,车内的空气由设置在机壳100的第一端的进风口110进入风道130,风机300向进入至风道130内的空气提供穿过滤芯200的动力,然后通过滤芯200对穿过自身的空气进行过滤,最后经过滤芯200过滤后的空气通过设置在机壳100的第二端的出风口120排出风道130,实现上述车载空气净化器10对车内的空气的净化。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风口110环设于机壳100的外周,以提升单位时间内的空气进入量。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0包括多个微孔112,多个微孔112间隔排列在机壳100的第一端的外周上,优选地,微孔112的孔径为2~2.5mm。相对于传统的条形状的进风口结构,通过将进风口110设置成间隔排列在机壳100的第一端的外周上的多个微孔112,一方面可以保证单位时间内空气的进入量,同时由于微孔112相对较小的孔径限定,使得车体内的空气中尺寸较大的颗粒物杂质无法通过该微孔112进入到风道130内,实现对车体内的空气在进入滤芯200之前的初步过滤,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滤芯200的工作负荷,延长滤芯200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微孔112和滤芯200对空气的双重过滤,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充分净化,提高上述车载空气净化器10对空气的净化质量。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20包括多个蜂窝孔122,多个蜂窝孔122相邻排列在机壳10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相对于传统的条形状的出风口结构,通过将出风口120设置成相邻排列在机壳10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的多个蜂窝孔122,一方面可以使得空气在风道130内有足够长的行程,从而可使空气得到充分净化,提高上述车载空气净化器10对空气的净化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过滤后的空气的流动紊乱性,避免过滤后的空气因朝机壳100的轴向定向移动而造成对用户的直吹,大大提升车载空气净化器10的使用体验度。进一步地,蜂窝孔122所在的机壳100的第二端的端面相对机壳100的轴截面倾斜设置。如此设置,从而可以避免过滤后的空气朝机壳100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所述机壳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机壳的第二端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相连通并沿所述机壳的轴向排布的净化腔和送风腔,所述送风腔比所述净化腔更靠近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包括多个蜂窝孔,多个所述蜂窝孔相邻排列在所述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n滤芯,设于所述净化腔内;及/n风机,设于所述送风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机壳的第二端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相连通并沿所述机壳的轴向排布的净化腔和送风腔,所述送风腔比所述净化腔更靠近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包括多个蜂窝孔,多个所述蜂窝孔相邻排列在所述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上;
滤芯,设于所述净化腔内;及
风机,设于所述送风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所在的所述机壳的第二端的端面相对所述机壳的轴截面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多个微孔,多个所述微孔间隔排列在所述机壳的第一端的外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单元,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电控腔,所述电控腔位于所述送风腔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所述送风腔环绕所述电控腔设置;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设于所述电控腔内,并与所述风机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气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家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博兰尼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