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坤赐专利>正文

供应筒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54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其系于该供应筒适当位置处设一进油口,进油口具一阀体可控制进油口开闭,另于容装燃料之配送筒近底部适当位置处设一出油口,出油口亦具一阀体控制出油口开闭,一油管供连接供应筒之进油口与配送筒之出油口;藉此,当配送筒输送燃料入供应筒时,该装置整体系呈一密闭空间,配送筒于运送过程中已气化之燃烧即不致从配送筒之出油口散出于大气中,避免造成大气污染,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于内容装燃料之供应筒供油装置。属于燃料供应设备。目前,家庭中所使用的燃烧器(如炉具或热水器)主要使用的能源为瓦斯,瓦斯是一般民众的通称,在学术上瓦斯即为气体燃料,目前供家庭使用之气体燃料系分为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两大类。液化石油气系由原油炼制中所析出的丙烷与丁烷混合而成,在常压常温下为气体,经加压冷却即可液化,液化石油气经加压罐装入钢瓶内即呈液体状态,通常即加压装入钢瓶中使用,即目前普遍常见的桶装瓦斯,但流出容器就会变成气体,气化后即可提供热能之使用,但桶装瓦斯一般之缺失即为液化石油气气化后之重量约为空气的1.5倍,比空气重,因此漏气时,易滞留在低处或角落,液化石油气一般为无色、无味、无毒、易燃、易爆,因此基于安全上的考虑,供应家庭使用之桶装瓦斯皆添加各式臭味剂,一有漏气即可察觉。另一常见之瓦斯使用方式即为天然气,俗称天然瓦斯,系由瓦斯公司敷设瓦斯管道至各用户处,提供用户瓦斯之使用,故又称之为自来瓦斯,自来瓦斯目前相当普遍地用于各大城市中。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一样,皆具无色、无味、无毒、易燃、易爆之特性,但是天然气比重较空气轻,漏气时,易往上漂散,同样基于安全考虑,瓦斯公司供应之天然气皆遵照政府之法令规定,添加各式之臭味剂,以防止天然气意外泄漏而造成危险。目前,使用的钢瓶进行容装的罐装燃料,当燃料用完后需加填新燃料时,其供油方式有的采用另制配送筒方式,配送筒从燃料供应商处装满油后,再运至各用户家中,然后再将配送筒内之燃料倒入供应筒内,但目前此利用配送筒供油之方式易产生以下缺失无任何防护措施燃料之主要成份为石油醚,石油醚之沸点为25度,一般配送筒于燃料供应商填满油后再运送至用户处,燃料供应商与使用者间可能有相当之路程,若在夏天运送,一些地区的室外温度均在35℃以上,因此配送筒内之燃料在运送时少部分之燃料已呈气化状态,当运送到目的地时,打开配送筒之出油口欲倒油入供应筒时,配送筒内已气化之燃料即从配送筒之出油口处散出于大气中,当周围有火源如旁边有人吸烟即可能引发火灾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配送筒内气化之燃料散出于大气中亦浪费少许之能源,流失于空气中日积月累亦造成空气之污染,所目前这种供应筒供油方式之弊端极待改进。本技术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其可防止配送筒内已气化之燃料散出于大气中,达到不浪费能源,不污染环境,操作使用方便且安全。本技术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应筒于适当位置处设一进油口,进油口并具一阀体可控制进油口之开闭,另于容装燃料之配送筒近底部适当位置处设一出油口,出油口亦具一阀体控制出油口之开闭,一油管连接供应筒之进油口与配送筒之出油口;藉此,当配送筒输送燃料入供应筒时,该装置整体系呈一密闭空间,配送筒于运送过程中已气化之燃料即不致从配送筒之出油口散出于大气中。其中,该供应筒于顶部可设一油气口并具一阀体以控制油气口之开闭,配送筒于顶部位置具一入气口,入气口具一阀体以控制入气口之开闭,一油气管连接供应筒之油气口与配送筒之入气口,当供油动作进行时,供应筒内少数之油气即可回流入配送筒内,加速供油动作之进行。其中,该配送筒于加油口可设一打气筒,打气筒即可用人工或动力方式进行打气动作,使配送筒内之燃料可全部送至供应筒内。本技术的优点是在进行供油时,配送筒与供应筒间系呈密闭空间,因此配送筒于运送过程中已气化之燃料即不致如习用之加油方式从配送筒之出油口溢出于大气中,避免造成危险,也可避免能源的浪费,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本技术具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供应筒供油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供应筒供油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供应筒供油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行供油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供应筒供油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0.供应筒11.出气 12.进气口13.进油口14.阀体 15.油气口16.阀体 20.配送筒21.加油口22.盖子 23.出油口24.阀体25.入气口26.阀体 30.油管40.燃料 50.油气管60.打气筒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其主要系将供应筒10于适当位置处设一进油口13,进油口13并具一阀体14,可控制进油13之开闭,另于容装有燃料40之配送筒20近底部适当位置处设一出油口23,出油口23亦具一阀体24,控制出油口23之开闭,配送筒20于顶部位置处具一加油21,并以一盖子22盖住,一油管30用以连接供应筒10之进油口113与配送筒20之出油23。配送筒20由燃料供应商取油后,运送至用户处欲进行供油时,油管30先行连接供应筒10之进油口13与配送筒20之出油口23,打开阀体14、24,此时配送筒20输送燃料40入供应筒10时,整体即呈一密闭空间,此时盖子22盖住配送筒20之加油口21,配送筒20于运送中至目的地时,相当体积之燃料40因室外温度高,已呈气化状态积存于配送筒20内,使配送筒20因燃料40已气化,内部之压力增高,当打开阀体14、24时,配送筒20内部之压力即可将尚未气化之燃料40压送至供应筒10,已气化之燃料40与尚未气化之燃料40全部压送完后亦自动流入供应筒10内,如此即完成供应筒10自动供油之动作。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系为本技术之第二实施方式,供应筒10于顶部可设一油气口15,并具一阀体16以控制油气口15之开闭,配送筒20于顶部位置具一入气口25,入气口25具一阀体26,以控制入气口25之开闭,当进行供油时,亦使用一油气管50连接供应筒10之油气15与配送筒20之入气口25,打开阀体16、26,当供油动作进行时,供应筒10内少数之油气即可流入配送筒20内,加速供油动作之进行。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其系为本技术之第三实施方式,配送筒20于燃料供应商加满油后,加油口21即固设一打气筒60,当上述之自动供油动作无法将配送筒20内之燃料40全部压送至供应筒10时,打气筒60即可人工或动力方式进行打气动作,使配送筒20内之燃料40全部送至供应筒10内,图4所示即为进行供油状态示意图。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供应筒10附近若有较高之处,可将配送筒20置于高处,燃料40即可自动流入供应筒10内。另外,本技术亦可将阀体14与阀体26以单向阀取代之,阀体14为单向阀时,可因燃料40流入时,即因流体压力打开,省略人工开闭之操作,阀体26为单向阀时,可避免配送筒20之油气经油气管50回流至供应筒10内,使供油动作无法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之供应筒10之进油口13、配送筒20之出油口23与供应筒10之油气口15、配送筒20之入气口25于管径上可制成不同之口径,亦即油管30与油气管50的口径不同,此设计主要之优点乃在于当供应燃料之供应商所雇佣之运送工人将配送筒20运送至用户处时,避免运送工人于连接过程中装置错误,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权利要求1.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应筒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并具有可控制进油口开闭的阀体,另于容装燃料之配送筒近底部设一出油口,出油口亦具有控制出油口开闭的阀体,一油管用以连接供应筒之进油口与配送筒之出油口;当配送筒输送燃料入供应筒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应筒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应筒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并具有可控制进油口开闭的阀体,另于容装燃料之配送筒近底部设一出油口,出油口亦具有控制出油口开闭的阀体,一油管用以连接供应筒之进油口与配送筒之出油口;当配送筒输送燃料入供应筒时,该装置整体系呈一密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赐
申请(专利权)人:林坤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