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油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汽油机油组合物。
技术介绍
来源于生物的生物质润滑油可重复利用且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且许多生物质原料具有比较突出的性能,例如植物油具有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性能,比传统矿物基础油还具有挥发性低、高闪点、高粘度指数、以及优异的润滑性等优势,已成为优质生物基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资源,当然,植物油也存在氧化稳定性差和低温流动性能不好的问题。植物油中的不饱和酸含量越高,其低温流动性越好,但氧化稳定性越差。因此,提高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其作为润滑油的关键。为此,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改善植物油的性能。CN104745280A公开了一种植物油基润滑油的生产工艺,采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蓖麻油混合使用,得到抗氧化性能满足要求的润滑油基础油。CN106367158A公开了一种通过微生物改性得到较低倾点、与矿物油相容、氧化安定性及水解安定性优于矿物油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CN103154206A公开了一种通过水解、低聚、加氢异构化改性植物油得到高性能烃类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CN105189716A公开了一种通过脱除植物油羰基后烯烃聚合得到高性能烃类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上述诸多方法只能得到运动黏度较低的润滑油基础油,无法得到100℃运动黏度大于20mm2/s的高黏度润滑油基础油。CN105175698A公开了一种通过与二元羧酸、二元聚醇聚合改性蓖麻油得到高黏度可降解、润滑性能良好的润滑油基础油。但是,该方法得到的基础油酸值、倾点较高且极易乳化,不能在发动机润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油机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nA)酚酯类化合物,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50%(优选5%~45%);/nB)分散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15%(优选2%~10%);/nC)清净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nD)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nE)无灰摩擦改进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nF)黏度指数改进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10%(优选2%~8%);/nG)降凝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nH)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n其中所述组分A的酚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机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A)酚酯类化合物,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50%(优选5%~45%);
B)分散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15%(优选2%~10%);
C)清净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
D)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
E)无灰摩擦改进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
F)黏度指数改进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1~10%(优选2%~8%);
G)降凝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1~5%(优选0.2%~3%);
H)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
其中所述组分A的酚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I)所示:
在通式(I)中,基团R0选自C1-300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C1-30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数均分子量Mn为300-3000的聚烯烃基);各基团R1、R2、R3、R4、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300直链或支链烃基(优选C1-30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数均分子量Mn为300-3000的聚烯烃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前提是各基团R1、R2、R3、R4、R5中的至少一个基团是通式(II)所示的基团;
在通式(II)中,基团R1'选自单键、C1-20直链或支链的亚烃基(优选选自单键和C1-4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n个重复单元中的各基团R2'、R3'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其中的R”选自C1-30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选自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在每个重复单元中,基团R2'、R3'之中至少一个基团选自n个重复单元中的基团R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C1-20直链或支链的亚烃基(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C1-4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n个重复单元中的各基团R5'、R6'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R7'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烃基(优选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正整数(优选1~30之间的正整数,更优选1~5之间的正整数)。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通式(I)中,基团R1、R3、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R2、R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300直链或支链烃基(优选C1-30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数均分子量Mn为300-3000的聚烯烃基)、通式(II)所示的基团,其中至少一个基团选自通式(II)所示的基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通式(I)中,基团R1、R3、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R2、R4中的一个基团选自通式(II)所示的基团,另一个基团选自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酯类化合物选自以下的化合物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其中的R0为C1~C6的烷基,R2各自独立地选自C2~C18的烷基,R3各自独立地选自C2~C18的烷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通式(X)所示的酚化合物发生第一酯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第二酯化反应的步骤,
通式(X)中,各基团R1”、R2”、R3”、R4”、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300直链或支链烃基(优选C1-30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数均分子量Mn为300-3000的聚烯烃基)、通式(Y)所示的基团,其中至少一个基团选自通式(Y)所示的基团;
通式基团(Y)中,R1'选自单键、C1-20直链或支链的亚烃基(优选选自单键和C1-4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n个重复单元中的基团R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C1-20直链或支链的亚烃基(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C1-4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n个重复单元中的各基团R5'、R6'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R7'选自氢、C1-20直链或支链烃基(优选选自氢、C1-10直链或支链烷基);n为正整数(优选1~30之间的正整数,更优选1~5之间的正整数)。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通式(X)中,基团R1”、R3”、R5”彼此相同或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欣,陈晓伟,武志强,王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