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40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及其应用,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能够激活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DBR2和ALDH1的启动子,正向调控DBR2和ALDH1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青蒿转录因子AaTCP15的过量表达载体或反义干扰载体转化青蒿,实现了对植株中青蒿素含量增高或降低的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录因子AaTCP15及其应用对于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提高及青蒿的品质改良、培育高含量青蒿素新品种、青蒿素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A TCP transcription factor aatcp15 from Artemisia annua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青蒿(ArtemisiaannuaL.)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截疟、祛暑和除蒸的功效。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倍半烯萜内酯类化合物,因其对疟疾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闻名全球。基于青蒿素的联合治疗方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首选疗法。除了治疗疟疾以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于治疗红斑狼疮相关肾炎、病毒感染、血吸虫病、肺结核以及糖尿病都有一定的效果,可见青蒿素类化合物作为广谱天然药物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在植物中,青蒿素的主要来源是从青蒿中提取,但是青蒿素的含量在青蒿中很低,只占青蒿叶片干重的0.01%-1.0%。因此,如何提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是青蒿产业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有多种策略可以提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包括过表达青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阻断青蒿素合成竞争支路、青蒿素转运蛋白的调控和青蒿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调控。其中,转录因子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3.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录因子AaTCP15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的重组表达载体。


4.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录因子AaTCP15的氨基酸序列的重组表达转化体。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青蒿TCP类转录因子AaTCP15在调控青蒿素表达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通过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激活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DBR2和ALDH1的启动子表达来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连接于植物表达调控序列上,构建含有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的编码基因的植物过量表达载体;
步骤二、将所述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DBR2和ALDH1的启动子ProDBR2和ProALDH1分别连入载体pGreenII0800-LUC,构建植物双荧光素检测报告载体pGreenII0800-ProDBR2和pGreenII0800-ProALDH1;
步骤三、将所述植物过量表达载体和所述植物双荧光素检测报告载体分别转入宿主菌株农杆菌GV3101中,获得含有表达载体的工程菌株;
步骤四、将含有所述植物过量表达载体的所述工程菌株分别与含有所述植物双荧光素检测报告载体pGreenII0800-ProDBR2和pGreenII0800-ProALDH1的所述工程菌株混合后,注射到植株中,并检测荧光强度,确定所述转录因子AaTCP15对所述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DBR2和ALDH1的启动子的激活作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克轩严欣吴张宽玉马亚男付雪晴黎凌苗志奇张耀杰刘航陈甜甜李勇鹏秦维钱虹妹孙小芬谢利辉王宇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