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走轮支架安装的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35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走轮支架安装的工作台,包括主体框架、上件机构、安装机构和智能辅助装置;主体框架为多层框架机构,其下层空间由四根立柱中端固连四根栏柱构成,四根栏柱处于同一平面构成方形框架,左侧两根立柱约1/4高度通过一根辅助栏柱固连;中层空间位于方形框架上方,位于工作面板和底板之间,底板固连于方形框架上,其中部设置一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下方一侧固连“C”滑道一的一端,“C”滑道一的另一端安装于辅助栏柱上,底板上面左侧固连两根平行的齿条。实现了自动化安装取代手工安装,增加了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铆钉安装流程全封闭操作,减少安全隐患;规范化流程,优化工作空间和工作流程。

A working table suitabl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alking wheel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走轮支架安装的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走轮领域,尤其涉及走轮支架安装。
技术介绍
走轮,是指代替行走和移动的轮子,常用于箱、包和轮椅的辅助轮,其安装时由支架和滚动轮(走轮)组成,现有安装流程通常采用人工安装,效率低下,工作流程枯燥,由于走轮多为塑料制品,工作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走轮支架安装的工作台,解决了走轮安装流程通常采用人工安装,效率低下,工作流程枯燥,工作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走轮支架安装的工作台,包括主体框架、上件机构、安装机构和智能辅助装置;所述主体框架为多层框架机构,其下层空间由四根立柱中端固连四根栏柱构成,所述四根栏柱处于同一平面构成方形框架,左侧两根立柱约1/4高度通过一根辅助栏柱固连;中层空间位于方形框架上方,位于工作面板和底板之间,所述底板固连于方形框架上,其中部设置一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下方一侧固连“C”滑道一的一端,“C”滑道一的另一端安装于辅助栏柱上,底板上面左侧固连两根平行的齿条,底板上面右侧的上下两边对称设置若干个定位通孔一,所述工作面板固连于四根立柱的顶端,工作面板中部设置“T”形通孔,工作面板上面左侧中部设置若干个限位插槽和一个长方形通孔,工作面板上面右侧的上下两边对称设置两个定位通孔二,定位通孔二位于定位通孔一的正上方;工作面板上方为上层空间;所述上件机构包括支架上件部分和走轮上件部分;所述支架上件部分由“C”滑道二、盖板、上件台、推杆电机和上件仓构成;所述“C”滑道二安装于工作面板右侧上,位于“T”形通孔左侧,长方形通孔的正上方,“C”滑道二开口正向左,其前方侧板下端设置长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右侧边沿合页连接一透明盖板,长方形开口左侧设置两个长方形通孔一,长方形通孔一上侧设置一限位柱,另一侧边对应位置同样设置一限位柱,长方形开口下方的“C”滑道二的侧板固连两块长方形薄板,“C”滑道二通过长方形薄板固连于工作面板上;盖板插接于“C”滑道二左侧的限位插槽内,并通过方形束条可拆卸连接于“C”滑道二开口侧;所述上件台右侧为一个1/4圆柱体,一侧固连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方体,两长方体与1/4圆柱体构成一方形滑槽,其可拆卸连接于“C”滑道二的正下方;所述推杆电机由限位推杆电机和分件推杆电机组成,所述限位推杆电机底部固连有齿条,通过齿条间的啮合安装中层空间底板上,其推杆依次穿过长方形通孔和方形滑槽,两个分件推杆电机通过底座固连于“C”滑道二侧边前方,其推杆前端固连分件片,所述分件片所在位置平行于长方形通孔一,且厚度小于长方形通孔一的宽,边长小于长方形通孔一的边长;所述上件仓为长方体通管,其下端两侧边设置“L”形通槽,其上固连活动角为90°的合页铰链,合页铰链合并时厚度低于“L”形通槽的槽深;所述走轮上件部分由走轮存件仓、调节推杆电机和分件轮构成;所述走轮存件仓为长方体容器,固连工作桌面的右端,前侧板为透明材质,前后侧板对应设置若干弧形通孔,且弧形通孔上设置若干限位齿,下方设置一方形通孔二,容器中左右依次设置若干个调节板机构,调节板机构中的调节板固定端通过销轴连接固连于左侧板或右侧板,调节板活动端固连一控制轴,调节板通过控制轴滑动连接于弧形通孔中,所述控制轴上滑动连接有卡位柱,所述卡位柱内为中空设置,其外侧尾端设置与限位齿相适配的凸柱,卡位柱尾端固连圆形把手,最底端的控制轴穿出方形通孔二后滑动连接一圆环,圆环通过绳链连接另一圆环一,圆环一通过一销轴一滑动连接于调节推杆电机的顶端,调节推杆电机通过定位通孔一固连于中层空间的底板上,其推杆穿过定位通孔二固连于销轴一上;走轮存件仓的右侧壁设置一通孔,一“C”滑道三一端穿过通孔固连于方形通孔二下方,“C”滑道三另一端通过一调节柱固连于“T”形通孔边沿上方,“T”形通孔边沿设置对称的安装平台一和安装平台二,安装平台一中部设置定位销孔,安装平台一的定位销上销轴连接有分件轮,销轴的另一端固连有步进电机,分件轮为十字结构,其轴心和“C”滑道三316的底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安装机构为铆钉机,其安装于安装平台二上;并电线连接于一电子开关;所述智能辅助装置分别为微处理器、支架上件的存量提醒机制、支架上件判断机制、走轮上件的存量提醒机制、走轮上件判断机制、铆钉安装判断机制和分页轮控制机制;所述支架上件的存量提醒机制和上件判断机制,由三个红外避障传感器组成,其分别安装于透明盖板的顶端和长方形通孔一水平线的上方;走轮上件的存量提醒机制和上件判断机制,由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两个红外避障传感器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最底下的调节板的销轴上方侧板上正对弧形通孔,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于方形通孔侧边上,另一个红外避障传感器安装于安装平台一上正对分件轮右上角的1/4工作区;铆钉安装判断机制与分页轮控制机制,由两个距离传感器构成,一个安装于盖板底端,其探头高于上件台的上底面,另一个距离传感器安装于“C”滑道二的底边下方,正对方形通孔;提醒机制的蜂鸣器安装于中层空间底板上;红外避障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推杆电机、蜂鸣器和电子开关均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在“C”滑道一上增设定位通孔,并绳链连接于底板上。进一步,在长方形薄板下方增设线性电机,并增设对应的红外避障传感器于长方形薄板的内壁,且均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作为优选,用插槽和插拔的结构替换合页铰链机构。作为优选,用限位闸、活动板和步进电机的组合替换分件轮机构。进一步,在限位推杆电机下方用线性电机驱动齿条组合,并增设对应的红外避障传感器于长方形薄板的内壁,位于上件台的水平线上方,且均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主体框架、上件机构、安装机构和智能辅助装置实现自动化安装取代手工安装,增加了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铆钉安装流程全封闭操作,减少安全隐患;规范化流程,优化工作空间和工作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面板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板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件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件仓上件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件台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弧形通孔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卡位柱与把手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方形通孔二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01.辅助栏柱、102.底板、103.工作面板、104.“T”形通孔、105.限位插槽、106.长方形通孔、107.定位通孔二、108.定位通孔一、109.安装平台一、110、安装平台二、201.“C”滑道二、202.盖板、203.上件台、204.上件仓、205.长方形开口、206.透明盖板、207.长方形通孔一、208.限位柱、209.长方形薄板、210.方形束条、211.方形滑槽、212.限位推杆电机、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走轮支架安装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上件机构、安装机构和智能辅助装置;/n所述上件机构包括支架上件部分和走轮上件部分;/n所述支架上件部分由“C”滑道二、盖板、上件台、推杆电机和上件仓构成;所述“C”滑道二安装于工作面板右侧上,位于“T”形通孔左侧,长方形通孔的正上方,“C”滑道二开口正向左,其前方侧板下端设置长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右侧边沿合页连接一透明盖板,长方形开口左侧设置两个长方形通孔一,长方形通孔一上侧设置一限位柱,另一侧边对应位置同样设置一限位柱,长方形开口下方的“C”滑道二的侧板固连两块长方形薄板,“C”滑道二通过长方形薄板固连于工作面板上;盖板插接于“C”滑道二左侧的限位插槽内,并通过方形束条可拆卸连接于“C”滑道二开口侧;所述上件台右侧为一个1/4圆柱体,一侧固连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方体,两长方体与1/4圆柱体构成一方形滑槽,其可拆卸连接于“C”滑道二的正下方;所述推杆电机由限位推杆电机和分件推杆电机组成,所述限位推杆电机底部固连有齿条,通过齿条间的啮合安装中层空间底板上,其推杆依次穿过长方形通孔和方形滑槽,两个分件推杆电机通过底座固连于“C”滑道二侧边前方,其推杆前端固连分件片,所述分件片所在位置平行于长方形通孔一,且厚度小于长方形通孔一的宽,边长小于长方形通孔一的边长;所述上件仓为长方体通管,其下端两侧边设置“L”形通槽,其上固连活动角为90°的合页铰链,合页铰链合并时厚度低于“L”形通槽的槽深;/n所述走轮上件部分由走轮存件仓、调节推杆电机和分件轮构成;所述走轮存件仓为长方体容器,固连工作桌面的右端,前侧板为透明材质,前后侧板对应设置若干弧形通孔,且弧形通孔上设置若干限位齿,下方设置一方形通孔二,容器中左右依次设置若干个调节板机构,调节板机构中的调节板固定端通过销轴连接固连于左侧板或右侧板,调节板活动端固连一控制轴,调节板通过控制轴滑动连接于弧形通孔中,所述控制轴上滑动连接有卡位柱,所述卡位柱内为中空设置,其外侧尾端设置与限位齿相适配的凸柱,卡位柱尾端固连圆形把手,最底端的控制轴穿出方形通孔二后滑动连接一圆环,圆环通过绳链连接另一圆环一,圆环一通过一销轴一滑动连接于调节推杆电机的顶端,调节推杆电机通过定位通孔一固连于中层空间的底板上,其推杆穿过定位通孔二固连于销轴一上;走轮存件仓的右侧壁设置一通孔,一“C”滑道三一端穿过通孔固连于方形通孔二下方,“C”滑道三另一端通过一调节柱固连于“T”形通孔边沿上方,“T”形通孔边沿设置对称的安装平台一和安装平台二,安装平台一中部设置定位销孔,安装平台一的定位销上销轴连接有分件轮,销轴的另一端固连有步进电机,分件轮为十字结构,其轴心和“C”滑道三(316)的底端在同一水平线上;/n所述安装机构为铆钉机,其安装于安装平台二上;并电线连接于一电子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走轮支架安装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上件机构、安装机构和智能辅助装置;
所述上件机构包括支架上件部分和走轮上件部分;
所述支架上件部分由“C”滑道二、盖板、上件台、推杆电机和上件仓构成;所述“C”滑道二安装于工作面板右侧上,位于“T”形通孔左侧,长方形通孔的正上方,“C”滑道二开口正向左,其前方侧板下端设置长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右侧边沿合页连接一透明盖板,长方形开口左侧设置两个长方形通孔一,长方形通孔一上侧设置一限位柱,另一侧边对应位置同样设置一限位柱,长方形开口下方的“C”滑道二的侧板固连两块长方形薄板,“C”滑道二通过长方形薄板固连于工作面板上;盖板插接于“C”滑道二左侧的限位插槽内,并通过方形束条可拆卸连接于“C”滑道二开口侧;所述上件台右侧为一个1/4圆柱体,一侧固连两个对称设置的长方体,两长方体与1/4圆柱体构成一方形滑槽,其可拆卸连接于“C”滑道二的正下方;所述推杆电机由限位推杆电机和分件推杆电机组成,所述限位推杆电机底部固连有齿条,通过齿条间的啮合安装中层空间底板上,其推杆依次穿过长方形通孔和方形滑槽,两个分件推杆电机通过底座固连于“C”滑道二侧边前方,其推杆前端固连分件片,所述分件片所在位置平行于长方形通孔一,且厚度小于长方形通孔一的宽,边长小于长方形通孔一的边长;所述上件仓为长方体通管,其下端两侧边设置“L”形通槽,其上固连活动角为90°的合页铰链,合页铰链合并时厚度低于“L”形通槽的槽深;
所述走轮上件部分由走轮存件仓、调节推杆电机和分件轮构成;所述走轮存件仓为长方体容器,固连工作桌面的右端,前侧板为透明材质,前后侧板对应设置若干弧形通孔,且弧形通孔上设置若干限位齿,下方设置一方形通孔二,容器中左右依次设置若干个调节板机构,调节板机构中的调节板固定端通过销轴连接固连于左侧板或右侧板,调节板活动端固连一控制轴,调节板通过控制轴滑动连接于弧形通孔中,所述控制轴上滑动连接有卡位柱,所述卡位柱内为中空设置,其外侧尾端设置与限位齿相适配的凸柱,卡位柱尾端固连圆形把手,最底端的控制轴穿出方形通孔二后滑动连接一圆环,圆环通过绳链连接另一圆环一,圆环一通过一销轴一滑动连接于调节推杆电机的顶端,调节推杆电机通过定位通孔一固连于中层空间的底板上,其推杆穿过定位通孔二固连于销轴一上;走轮存件仓的右侧壁设置一通孔,一“C”滑道三一端穿过通孔固连于方形通孔二下方,“C”滑道三另一端通过一调节柱固连于“T”形通孔边沿上方,“T”形通孔边沿设置对称的安装平台一和安装平台二,安装平台一中部设置定位销孔,安装平台一的定位销上销轴连接有分件轮,销轴的另一端固连有步进电机,分件轮为十字结构,其轴心和“C”滑道三(316)的底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安装机构为铆钉机,其安装于安装平台二上;并电线连接于一电子开关。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