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可集成过滤膜组及集成过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32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包括:出水端口;与出水端口相连通的进水管道;进气管道,设置在出水端口的一侧,具有靠近出水端口的内顶面和远离出水端口的内底面,进气管道的内部设有出气支管,出气支管自所述内底面朝向出水端口延伸。出气支管在进气管道的开口位于进气管道的内底面处,气洗时,气流必须将进气管道内的污水排干净后才能从出气支管溢出,使进气管道内无法积存污水或积存极少量的污水,防止了管道堵塞。此外,还提出一种基于端头部件的可集成过滤模组及由所述过滤模组拼接而成的集成过滤模块。

Anti blocking end part, integrated filter membrane group and integrated filt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可集成过滤膜组及集成过滤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可集成过滤模组,及集成过滤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水资源的污染,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见的膜装置有外压式膜组件和内压式膜组件。其中,外压式膜组件能处理高浓度污染物的污水,过滤工作时,被截留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常会采用气擦洗将污染物去除,进气管道直接与膜组件内连通,如中国专利号CN201720294377和CN201310159824中的膜组件。但是停止气洗时,污水会进入进气管道,当再次气擦洗时,进气管道内的污水无法排干净,在气流的作用下,只会带走一部分水,使积存在进气管道内的污水中的污染物的浓度越来越高,污染物在进气管道内长期累积沉淀,堵塞进气管道,影响膜组件的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进气管道内污水排不干净,污染物易沉淀堵塞进气管道的问题,提出一种防堵塞的端头部件。一种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包括:出水端口;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通;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出水端口的一侧,所述进气管道具有靠近所述出水端口的内顶面和远离所述出水端口的内底面,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设有出气支管,所述出气支管自所述内底面朝向所述出水端口延伸,所述出气支管具有在所述进气管道内的开口及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通的出水段,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内底面处。上述端头部件,出气支管在进气管道内的开口位于进气管道的内底面处,位于进气管道内的污水的液面高度零点处,气洗时,气流必须将进气管道内的污水排干净后才能从出气支管溢出,使进气管道内无法积存污水或积存极少量的污水,防止了管道堵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内底面相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支管在进气管道内与所述进气管道共用管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支管在所述进气管道内的开口的截面积与进气管道的截面积之比小于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水端口的轴向一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道和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出水端口的同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进气管道左右平行排布,或上下平行排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道两端开口,所述进气管道两端开口。还提出一种可集成过滤模组,包括滤芯、上端盖及前述一实施例所述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其中滤芯的一端与所述端头部件的出水端口连接,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端盖连接,所述上端盖包括两端开口的产水管道和浓水管道,所述产水管道和浓水管道平行排列,且平行于所述进水管道及所述进气管道。上述可集成过滤模组,进气管道集成于端头部件,节省了部分管道占用的空间,同时,进气管道内的积水随曝气时易排干净,不堵塞管道。此外,上述可集成过滤模组中,进水管道两端开口,进气管道两端开口,产水管道和浓水管道均两端开口,因此该可集成过滤模组可以与另一个可集成过滤模组拼接,形成集成过滤模块,提升过滤能力。还提出一种集成过滤模块,包括多个前述的可集成过滤模组,多个所述可集成过滤模组依次拼接,其中相邻可集成过滤模组的进气管路、进水管道、产水管道和浓水管道分别对应连接。上述的集成过滤模块,由多个可集成过滤模组依次拼接而成,整体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省安装空间,也提高了单位空间膜过滤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对比实施例的端头部件的进气管道堵塞的示意图。图4、图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气洗时的主要分步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由防堵塞端头部件组成的可集成过滤膜组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由可集成过滤膜组组成的集成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防堵塞的端头部件100,其可以应用于外压式膜组件,用于将污水(也称原水)输送至膜组件。端头部件100包括出水端口10、进水管道20和进气管道30。进水管道20和进气管道30均与出水端口10连通。进水管道20的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口210,出水口210与出水端口10相连通。具体设置时,进水管道20和进气管道30可设置在出水端口10的同一侧,可以如图1和图2中所示设置为左右平行排列,还可以是上下平行排列,还可以是设置在出水端口10的不同侧面。使用时,出水端口10与滤芯中的膜组件内连通,污水从进水管道20进入经出水端口10流向膜组件。进气管道30与出水端口10连通,气洗时,气流从进气管道30流向出水端口10,继而流向膜组件内部,对膜表面的污物进行清理。本领域中,端头部件中,进水管道和进气管道均与出水端口相连通,停止气洗时,部分污水会从出水端口流入进气管道。当再次气洗时,进气管道内的污水无法排干净,在气流的作用下,只会带走一部分水,使积存在进气管道内的污水中的污染物的浓度越来越高,污染物在进气管道内长期累积沉淀容易堵塞进气管道。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对端头部件100的进气管道30进行了改进。其中,如图2所示,进气管道30设置在出水端口10的一侧,进气管道30具有靠近出水端口10的内顶面310和远离出水端口10的内底面320,其中进气管道30的内部设有出气支管330,出气支管330自进气管道30的内底面320朝向出水端口10延伸,出气支管330具有与出水端口10相连通的出水段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水端口;/n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通;/n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出水端口的一侧,所述进气管道具有靠近所述出水端口的内顶面和远离所述出水端口的内底面,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设有出气支管,所述出气支管自所述内底面朝向所述出水端口延伸,所述出气支管具有在所述进气管道内的开口及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通的出水段,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内底面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水端口;
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通;
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出水端口的一侧,所述进气管道具有靠近所述出水端口的内顶面和远离所述出水端口的内底面,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设有出气支管,所述出气支管自所述内底面朝向所述出水端口延伸,所述出气支管具有在所述进气管道内的开口及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通的出水段,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内底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与所述内底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支管在进气管道内与所述进气管道共用管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支管在所述进气管道内的开口的截面积与进气管道的截面积之比小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端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陈忱陈良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