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及灌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及灌注方法。
技术介绍
实验室真空灌注最初是由真空袋膜加导流网灌注玻璃纤维板材,该种灌注方式的主要不足是:1.真空袋膜的形状难以控制,所灌注的板材厚度不均匀导致测试强度误差较大;2.树脂纤维含量难控制。后经专利技术人改进,使用玻璃钢压板代替导流网工艺,玻璃钢板材表面平整大大增加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纤维含量控制仍旧比较困难。针对这控制树脂含量要求不断提高,业内开始普遍使用金属模具灌注来控制厚度。采用金属模具灌注的缺点是:1.使用模具灌注样品成功率低,且操作复杂效率低;2.前期投入成本大,部件易损坏,样品灌注厚度控制有局限性需要不同的控制厚度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厚度的板材需要不同的模板,模板适用性差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方案是: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包括底板,用于支撑平铺于其上的织物 ...
【技术保护点】
1.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用于支撑平铺于其上的织物样品(2),底板(1)用于支撑织物样品(2)的面为水平面;/n厚度控制块(3),厚度控制块(3)的数量为多个,其底部用于放置在底板(1)上,高度由所需灌注的玻璃纤维板的厚度确定;/n导流网(4),导流网(4)位于放置在底板(1)上的织物样品(2)的一端并与织物样品相接,用于将树脂导流至织物样品(2)上;/n压板(5),压板(5)的底部由厚度控制块(3)支撑,其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系玻璃纤维板的厚度,压板(5)的下表面为水平面,并且与底板(1)的上表面平行;/n真空袋膜(6 ...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用于支撑平铺于其上的织物样品(2),底板(1)用于支撑织物样品(2)的面为水平面;
厚度控制块(3),厚度控制块(3)的数量为多个,其底部用于放置在底板(1)上,高度由所需灌注的玻璃纤维板的厚度确定;
导流网(4),导流网(4)位于放置在底板(1)上的织物样品(2)的一端并与织物样品相接,用于将树脂导流至织物样品(2)上;
压板(5),压板(5)的底部由厚度控制块(3)支撑,其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系玻璃纤维板的厚度,压板(5)的下表面为水平面,并且与底板(1)的上表面平行;
真空袋膜(6),真空袋膜(6)的边沿与底板(1)粘接,并将厚度控制块(3)和导流网(4)包裹于底板(1)上;
真空泵(7),真空泵(7)采用第一抽气管(9)与底板(1)一端的真空袋膜(6)内相通,用于对真空袋膜(6)内抽真空处理;
注胶管(8),注胶管(8)的一端与真空袋膜(6)内部放置导流网(4)的一端相通,另一端用于伸入盛放树脂的容器内,用于利用真空袋膜(6)内的负压将树脂吸入导流网(4)上并且从导流网(4)流入底板(1)与压板(5)之间,注胶管(8)和第一抽气管(9)分别从真空袋膜(6)的两端与真空袋膜(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透膜抽气袋(10),半透膜抽气袋(10)位于真空袋膜(6)中,并且与第一抽气管(9)连接,用于抽取真空袋膜(6)内的空气并避免树脂从真空袋膜(6)中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可控制厚度板材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胶管(8)伸入真空袋膜(6)的一端连接三通(11),三通(11)的进胶口与注胶管(8)相连,三通(11)的两个出胶口采用管道伸向导流网(4)的两侧,用于从导流网(4)的两侧向底板(1)与压板(5)间注入树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李骏光,文治天,孙天鹤,郝郑涛,方允伟,徐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