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打印的网状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成型
,尤其涉及采用3D打印技术的网状多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加工技术。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组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组成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极大扩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来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随着仿生材料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模拟结果的验证,发现将复合材料制造成一些特定的形状,如螺旋结构、织物状结构等,能够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想要制备这类特定形状的复合材料,需要实现材料在微观上的特定结构,如交错排列、编织等,并且需要实现材料的层次变化,而目前现有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如粉末冶金、铸造、模锻等方法,难以实现这一技术要求。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制造物体的技术。目前,针对不同的打印材料,3D打印技术的使用方式也分为多种,主要包括光固化立体成形SLA、分层实体制造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积成形FDM、激光选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网状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储料箱(1)、第二储料箱(2)、储液罐(3)、第一搅拌罐(4)、第二搅拌罐(5)和3D打印喷头(6),其特征是:第一储料箱(1)底部装有第一称重传感器(11),第一储料箱(1)底部通过管道与其下方的第一搅拌罐(4)顶部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一电磁阀(15);第二储料箱(2)底部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14),第二储料箱(2)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搅拌罐(5)顶部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二电磁阀(17);储液罐(3)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一搅拌罐(4)顶部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三电磁阀(16),储液罐(3)与第三电磁阀(16)之间的管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网状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储料箱(1)、第二储料箱(2)、储液罐(3)、第一搅拌罐(4)、第二搅拌罐(5)和3D打印喷头(6),其特征是:第一储料箱(1)底部装有第一称重传感器(11),第一储料箱(1)底部通过管道与其下方的第一搅拌罐(4)顶部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一电磁阀(15);第二储料箱(2)底部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14),第二储料箱(2)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搅拌罐(5)顶部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二电磁阀(17);储液罐(3)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一搅拌罐(4)顶部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三电磁阀(16),储液罐(3)与第三电磁阀(16)之间的管道上装有第一流量传感器(12),储液罐(3)底部也通过管道与第二搅拌罐(5)顶部连通,该管道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18),储液罐(3)与第四电磁阀(18)之间管道上装有第二流量传感器(13);第一搅拌罐(4)底部装有第三称重传感器(19),第一搅拌罐(4)底部通过管道与3D打印喷头(6)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五电磁阀(21);第二搅拌罐(5)底部装有第四称重传感器(20),第二搅拌罐(5)底部通过管道与3D打印喷头(6)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六电磁阀(22);3D打印喷头(6)上连接有X轴电机(23)、Y轴电机(24)及Z轴电机(25);3D打印喷头(6)的下方是冷冻台(7),冷冻台(7)上表面装有温度传感器(26),液氮罐(8)通过管道与冷冻台(7)上所设的冷冻台进液口(28)连通,该管道上装有第七电磁阀(27);3D打印喷头(6)、X轴电机(23)、Y轴电机(24)及Z轴电机(25)分别通过各自的控制线与计算机控制系统(10)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10)还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26)、各个称重传感器、各个电磁阀以及各个流量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网状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废液罐(9)通过管道与冷冻台(7)上所设的冷冻台出液口(29)连通,该管道上安装有第八电磁阀(30),第八电磁阀(30)通过控制线与计算机控制系统(10)连接。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网状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加工设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第一储料箱(1)和第二储料箱(2)中添加粉末原料,向储液罐(3)中添加溶剂;
步骤二:计算机控制系统(10)控制第七电磁阀(27)与第八电磁阀(30)打开,液氮罐(8)向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涛,黄灿,刘振强,李富柱,王匀,孙圣男,朱义清,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