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086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由封端液储存腔体、封装膜壳、两个夹紧器、注液阀、注液导管和两个升降装置组成,注液阀上设有液位监测管和溢液容器,该装置是一种可以调节作业高度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操作,利用大气压来观察液位高度,防止封端液液位不易控制,可能造成膜丝堵孔或者浇注断面不平等不良问题的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注液阀采用球形阀,能够控制封端液的进入和截流,封端液上表面高度可通过注液阀调节,操作人员必须立刻打开注液阀,将多余的封端液排出,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从下端灌注封端液的模式,能够不污染膜丝,不影响灌封硬胶的灌注,封装效果好,节约了生产成本。

A packaging device for curtain membran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帘式膜组件的封装是一个精细的操作过程,是为了让帘式膜组件的密封性以及连接韧度更好,同时为了提高帘式膜组件的封装质量,也尝试了许多方式和方法,如直接注入封端液、利用模具进行注液操作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而且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来完成,这种方式使得注液的精准度不够,使得帘式膜组件的封装质量大打折扣,而且还有一些加工器具和装置容易出现封端液液位不易控制的现象,可能造成膜丝堵孔或者浇注断面不平等不良等质量问题,往往使得成型后的帘式膜组件基本都要进行第二次加工,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帘式膜组件的封装质量,让封端液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作业高度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操作,利用大气压来观察液位高度,防止封端液液位不易控制,可能造成膜丝堵孔或者浇注断面不平等不良问题的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封端液储存腔体、封装膜壳、两个夹紧器、注液阀、注液导管和两个升降装置组成,所述封装膜壳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上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封装膜壳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紧器分别位于封装膜壳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夹紧器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导管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的下部,所述注液导管的一端穿过封端液储存腔体与封装膜壳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阀位于注液导管的一侧,所述注液阀与注液导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升降装置分别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下部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升降装置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带有凹槽的密封式不锈钢腔体结构。进一步,所述封装膜壳为底部带有镂空孔的凹槽结构。进一步,所述注液阀为球形阀。进一步,所述注液阀上还设有液位监测管和溢液容器,所述液位监测管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和封装膜壳的一侧,所述液位监测管与注液阀为固定连接,所述溢液容器位于液位监测管的上部,所述溢液容器与液位监测管为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注液导管和液位监测管均为透明钢化玻璃管。进一步,所述溢液容器呈漏斗形。进一步,所述两个升降装置均为电动液压式升降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是一种可以调节作业高度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操作,利用大气压来观察液位高度,防止封端液液位不易控制,可能造成膜丝堵孔或者浇注断面不平等不良问题的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封端液从整个装置下端的注液阀中注入,并沿着注液导管注入封端液储存腔体中,注液阀采用球形阀,能够控制封端液的进入和截流,此外,在注液阀上还设有液位监测管和溢液容器,并且注液导管和液位监测管均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管,液位监测管和注液导管垂直平行放置,封端液上表面高度可通过注液阀调节,观察液位监测管内的液面高度,若注入封端液较多,则可打开注液阀,将多余的封端液排出,当液位监测管中的封端液进入其上端的溢液容器中时,则是说明封装膜壳中的溶液已经达到一个峰值,操作人员必须立刻打开注液阀,将多余的封端液排出,起到一个预警的提示作用;最后将将封端液回收,待再利用;两个升降装置均采用电动液压式升降台,可根据不同操作人员自身工作的需要,来调整操作高度;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从下端灌注封端液的模式,能够不污染膜丝,不影响灌封硬胶的灌注,封装效果好,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其中:1、封端液储存腔体2、封装膜壳3、夹紧器4、注液阀5、注液导管6、液位监测管7、溢液容器8、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封端液储存腔体1、封装膜壳2、两个夹紧器3、注液阀4、注液导管5和两个升降装置8组成,所述封装膜壳2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1上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封装膜壳2与封端液储存腔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紧器3分别位于封装膜壳2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夹紧器3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导管5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1的下部,所述注液导管5的一端穿过封端液储存腔体1与封装膜壳2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阀4位于注液导管5的一侧,所述注液阀4与注液导管5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阀4上还设有液位监测管6和溢液容器7,所述液位监测管6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1和封装膜壳2的一侧,所述液位监测管6与注液阀4为固定连接,所述溢液容器7位于液位监测管6的上部,所述溢液容器7与液位监测管6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升降装置8分别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1下部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升降装置8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封端液储存腔体1为带有凹槽的密封式不锈钢腔体结构。所述封装膜壳2为底部带有镂空孔的凹槽结构。所述注液阀4为球形阀。所述注液导管5和液位监测管6均为透明钢化玻璃管。所述溢液容器7呈漏斗形。所述两个升降装置8为电动液压式升降台。工作方式:该装置是一种可以调节作业高度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操作,利用大气压来观察液位高度,防止封端液液位不易控制,可能造成膜丝堵孔或者浇注断面不平等不良问题的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主要是由封端液储存腔体1、封装膜壳2、两个夹紧器3、注液阀4、注液导管5和两个升降装置8组成,首先,将中空纤维膜丝束下端有序排列在封装膜壳2中,该封装膜壳2采用底部带有镂空孔的凹槽结构,能够容纳这些中空纤维膜丝束,然后,通过封装膜壳2两端的夹紧器3对这些中空纤维膜丝束进行夹紧,封端液储存腔体1位于封装膜壳2的下部,并且相互之间紧密连接,封端液从整个装置下端的注液阀4中注入,并沿着注液导管5注入封端液储存腔体1中,该封端液储存腔体1采用带有凹槽的密封式不锈钢腔体结构,封端液会从封端液储存腔体1中通过封装膜壳2底部的镂空孔渗入封装膜壳2中,对中空纤维膜丝束进行填充封装;注液阀4采用球形阀,能够控制封端液的进入和截流,此外,在注液阀4上还设有液位监测管6和溢液容器7,并且注液导管5和液位监测管6均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管,液位监测管6和注液导管5垂直平行放置,封端液上表面高度可通过注液阀4调节,观察液位监测管6内的液面高度,若注入封端液较多,则可打开注液阀4,将多余的封端液排出,当液位监测管6中的封端液进入其上端的溢液容器7中时,则是说明封装膜壳2中的溶液已经达到一个峰值,操作人员必须立刻打开注液阀4,将多余的封端液排出,起到一个预警的提示作用;封端液注入完成后,再从封装膜壳2上端灌注环氧树脂硬胶及软胶,待其固化后即可完成帘式膜浇注;最后将将封端液回收,待再利用;两个升降装置8均采用电动液压式升降台,可根据不同操作人员自身工作的需要,来调整操作高度;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从下端灌注封端液的模式,能够不污染膜丝,不影响灌封硬胶的灌注,封装效果好,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封端液储存腔体、封装膜壳、两个夹紧器、注液阀、注液导管和两个升降装置组成,所述封装膜壳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上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封装膜壳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紧器分别位于封装膜壳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夹紧器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导管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的下部,所述注液导管的一端穿过封端液储存腔体与封装膜壳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阀位于注液导管的一侧,所述注液阀与注液导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升降装置分别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下部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升降装置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封端液储存腔体、封装膜壳、两个夹紧器、注液阀、注液导管和两个升降装置组成,所述封装膜壳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上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封装膜壳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紧器分别位于封装膜壳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夹紧器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导管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的下部,所述注液导管的一端穿过封端液储存腔体与封装膜壳为固定连接,所述注液阀位于注液导管的一侧,所述注液阀与注液导管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升降装置分别位于封端液储存腔体下部的两端位置处,所述两个升降装置均与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液储存腔体为带有凹槽的密封式不锈钢腔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帘式膜组件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静娜杨继成韩永良刘丽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汉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