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放置板;所述柜体左右两侧内壁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搭块,所述放置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搭块的顶侧,所述放置板的顶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四个第二安装板,所述放置槽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长宽分别为放置槽长宽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便于根据所要安装机电设备的尺寸,适当调整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位置,然后在第一安装板或多个第二安装板上安装较大尺寸的机电设备,在单个第二安装板上安装较小的机电设备,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A control cabinet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柜,具体为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
技术介绍
机电工程控制柜具体为电气工程用控制柜,包括PLC控制柜,电源控制柜等,具体功能是把集成电气放置在某一物体内部,通过电气元件的相互连接达到相关的目的。现在的机电工程用控制柜多半为固定的空间大小,固定的格局,使得仪器的尺寸也要固定,如果中途更换仪器就会面临放不下的问题,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放置板;所述柜体左右两侧内壁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搭块,所述放置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搭块的顶侧,所述放置板的顶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四个第二安装板,所述放置槽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长宽分别为放置槽长宽的二分之一,四个所述第二安装板长宽分别为放置槽长度的四分之一和放置槽宽度的二分之一;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底侧的左右两侧和四个第二安装板的底侧中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放置板的底侧设置有八个第一螺栓且八个第一螺栓均与对应的螺纹孔螺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且两个第二螺栓均贯穿于相应的搭块,两个所述第二螺栓的底侧外圈均螺旋连接有螺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板底侧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安装有固定架,八个所述第一螺栓外圈的下侧均贯穿连接有固定板,八个所述固定板的顶侧均与对应固定架的底侧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板上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数量均可为若干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板的数量可为若干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由于两个第一安装板的长宽分别为放置槽长宽的二分之一,四个第二安装板长宽分别为放置槽长度的四分之一和放置槽宽度的二分之一,便于根据所要安装机电设备的尺寸,适当调整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位置,然后在第一安装板或多个第二安装板上安装较大尺寸的机电设备,在单个第二安装板上安装较小的机电设备,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2.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由于放置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且两个第二螺栓均贯穿于相应的搭块,配合螺母使用,便于加固放置板,保持放置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3.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由于八个固定板的顶侧均与对应固定架的底侧贴合,便于提供固定板与固定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第一螺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的放置板底部示意图。图中:放置板1,柜体2,第二螺栓3,搭块4,螺母5,第一螺栓6,固定板7,固定架8,第一安装板9,螺纹孔10,第二安装板11,放置槽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包括柜体2和放置板1;所述柜体2左右两侧内壁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搭块4,所述放置板1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搭块4的顶侧,所述放置板1的顶侧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四个第二安装板11,所述放置槽12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板9,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宽的二分之一,四个所述第二安装板11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度的四分之一和放置槽12宽度的二分之一;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9底侧的左右两侧和四个第二安装板11的底侧中端均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放置板1的底侧设置有八个第一螺栓6且八个第一螺栓6均与对应的螺纹孔10螺旋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两个第一安装板9的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宽的二分之一,四个第二安装板11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度的四分之一和放置槽12宽度的二分之一,便于根据所要安装机电设备的尺寸,适当调整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1的位置,然后在第一安装板9或多个第二安装板11上安装较大尺寸的机电设备,在单个第二安装板11上安装较小的机电设备,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放置板1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3且两个第二螺栓3均贯穿于相应的搭块4,两个所述第二螺栓3的底侧外圈均螺旋连接有螺母5,便于加固放置板1,保持放置板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放置板1底侧的前后两侧均水平安装有固定架8,八个所述第一螺栓6外圈的下侧均贯穿连接有固定板7,八个所述固定板7的顶侧均与对应固定架8的底侧贴合,便于提供固定板7与固定架8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第一螺栓6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放置板1上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1的数量均可为若干个,便于选择合适的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1安装机电设备。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放置板1的数量可为若干个,便于安装多层放置板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包括放置板1、柜体2、第二螺栓3、搭块4、螺母5、第一螺栓6、固定板7、固定架8、第一安装板9、螺纹孔10、第二安装板11、放置槽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根据所要安装机电设备的尺寸,适当调整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1的位置,或选择合适的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1放在放置槽12内,然后在第一安装板9或多个第二安装板11上安装较大尺寸的机电设备,在单个第二安装板11上安装较小的机电设备,最后通过第一螺栓6将第一安装板9和第二安装板11固定在放置板1上,通过第二螺栓3将放置板1固定在搭块4上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2)和放置板(1);/n所述柜体(2)左右两侧内壁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搭块(4),所述放置板(1)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搭块(4)的顶侧,所述放置板(1)的顶侧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四个第二安装板(11),所述放置槽(12)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板(9),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宽的二分之一,四个所述第二安装板(11)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度的四分之一和放置槽(12)宽度的二分之一;/n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9)底侧的左右两侧和四个第二安装板(11)的底侧中端均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放置板(1)的底侧设置有八个第一螺栓(6)且八个第一螺栓(6)均与对应的螺纹孔(10)螺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工程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2)和放置板(1);
所述柜体(2)左右两侧内壁的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搭块(4),所述放置板(1)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搭块(4)的顶侧,所述放置板(1)的顶侧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四个第二安装板(11),所述放置槽(12)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板(9),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宽的二分之一,四个所述第二安装板(11)长宽分别为放置槽(12)长度的四分之一和放置槽(12)宽度的二分之一;
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9)底侧的左右两侧和四个第二安装板(11)的底侧中端均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放置板(1)的底侧设置有八个第一螺栓(6)且八个第一螺栓(6)均与对应的螺纹孔(10)螺旋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侃,鲍新伟,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穆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