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669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涉及FPC加工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折曲时产品折线位置与设计的位置有偏差的问题。包括连接于机架中的上模板与下模板,下模板上排列有若干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沿调节槽长度方向移动的下模加热芯子,下模板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下模加热芯子在调节槽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一固定件;上模板下侧连接有与下模加热芯子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上模活动芯子沿下模加热芯子移动方向移动,上模板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上模活动芯子在上模板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二固定件;机架内设有用于驱动上模活动芯子和下模加热芯子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件。达到了既节省人力物力,又节省时间的效果。

A folding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bending position of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
本技术涉及FPC加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
技术介绍
FPC是FlexiblePrintedCircuit的简称,又称软性线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或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主要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LCM等很多产品。目前,汽车上的电子产品也在使用FPC软板,俗称车载FPC软板,此软板不同于小型电子产品的地方在于:产品大、反弹大。折曲时产品弯折形态的放大,为保证成型效果,必须采用加热折曲的方式,产品塑性变形也会变得更多,这些都导致了产品折线位置与设计的位置会有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可以避免制作过度的弯折芯子,节省工作人员反复拆装上下模芯子的时间;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时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中的上模板与下模板,下模板上排列有若干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沿调节槽长度方向移动的下模加热芯子,下模板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下模加热芯子在调节槽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一固定件;上模板下侧连接有与下模加热芯子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上模活动芯子沿下模加热芯子移动方向移动,上模板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上模活动芯子在上模板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二固定件;机架内设有用于驱动上模活动芯子和下模加热芯子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件。更进一步地,机架内连接有若干用于驱动下模加热芯子上下滑移的下模气缸。更进一步地,机架内连接有位于下模板下方的下模活动板,所述下模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下模活动板,下模活动板上连接下模加热芯子,下模加热芯子贯穿下模板上的调节槽,并沿调节槽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下模活动板上。更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包括分别抵接于下模加热芯子相对两侧的调节块,两调节块挡设于下模加热芯子的移动路径上。更进一步地,上模板上侧连接有若干上模活动块,所述上模活动块上连接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上模活动芯子贯穿上模板并在驱动件驱动下上下滑移。更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包括若干螺栓,上模板上设有供螺栓贯穿的通孔,上模活动块上开设有供螺栓贯穿并在上模活动块移动方向移动的槽孔。更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固定于对应上模活动块上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于上模活动芯子。更进一步地,上模活动芯子与下模加热芯子相互靠近一端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条形槽,条形槽长度方向与上模活动芯子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方向相交,下模加热芯子的条形槽内放置有高度大于条形槽槽深的对位块。更进一步地,上模活动芯子下端连接有定位条,定位条的水平截面向下递减;下模加热芯子上端开与定位条相匹配的定位槽,定位条长度方向与上模活动芯子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方向相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可移动的上模活动芯子和下模加热芯子调整弯折位置折曲,针对车载FPC软板产品大、反弹大的特点,其可实现较为准确的弯折成型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中上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中下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板;11、上模活动芯子;111、定位条;12、上模活动块;13、驱动气缸;2、下模板;21、下模加热芯子;22、下模气缸;23、下模活动板;24、调节块;25、气缸固定板;3、对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中的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上模板1位于下模板2正上方且皆水平设置,下模板2上排列有两组调节槽,每组调节槽设有三个且其长度方向位于一直线上,调节槽内设有沿调节槽长度方向移动的下模加热芯子21,下模板2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下模加热芯子21在调节槽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一固定件。如图1所示,上模板1下侧连接有与下模加热芯子21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11,上模活动芯子11沿下模加热芯子21移动方向移动,上模板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上模活动芯子11在上模板1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二固定件;机架内连接有用于驱动上模活动芯子11和下模加热芯子21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件。本实施例中,驱动件驱动上模活动芯子11上下运动。如图2所示,上模板1上侧连接有6个上模活动块12,上模活动块12贯穿有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11,上模活动芯子11还贯穿上模板1,并在驱动件驱动下上下滑移。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与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11相连接固定,上模活动芯子11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上模活动块12一同移动。如图2所示,驱动件包括固定于对应上模活动块12上的驱动气缸13,驱动气缸13的输出轴连接于上模活动芯子11,分别驱动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11上下滑移。本实施例中,上模活动芯子11上端开设有T型槽,驱动气缸13下端连接有与T型槽相匹配的T型块。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件包括分别位于上模活动芯子11两侧的螺栓,上模板1上设有供螺栓贯穿的通孔,上模活动块12上开设有供螺栓贯穿并在上模活动块12移动方向移动的条形槽孔,螺栓上端端面抵接于上模活动块12上侧面,以固定上模活动块12在上模板1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上模活动芯子11与下模加热芯子21相互靠近一端的对应位置开设有两槽深一致的条形槽,条形槽长度方向贯穿至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11或下模加热芯子21两侧,且条形槽长度方向与上模活动芯子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下模加热芯子21的条形槽内放置有高度等于条形槽槽深两倍的对位块3,以在固定下模加热芯子21的位置后定位上模活动芯子11,对位块3在定位安装结束后取走。如图2所示,上模活动芯子11下端一体连接有定位条111,定位条111位于两条形槽之间,定位条111的水平截面向下递减;下模加热芯子21上端开与定位条111相匹配的定位槽,定位条111长度方向与上模活动芯子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如图3所示,机架内固定连接有位于下模板2正下方的气缸固定板25,气缸固定板25下侧固定有两用于驱动下模加热芯子21一同上下滑移的下模气缸22。如图3所示,机架内连接有位于下模板2与气缸固定板25之间的下模活动板23,下模气缸22的输出端贯穿气缸固定板25后,固定连接于下模活动板23,以驱动下模活动板23上下滑移;下模活动板23上连接下模加热芯子21,下模加热芯子21贯穿下模板2上的调节槽,并沿调节槽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下模活动板23上。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件包括分别抵接于下模加热芯子21相对两侧的调节块24,两调节块24挡设于下模加热芯子21的移动路径上。本实施例中,调节块24通过螺钉固定于下模活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机架中的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下模板(2)上排列有若干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沿调节槽长度方向移动的下模加热芯子(21),下模板(2)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下模加热芯子(21)在调节槽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一固定件;/n上模板(1)下侧连接有与下模加热芯子(21)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11),上模活动芯子(11)沿下模加热芯子(21)移动方向移动,上模板(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上模活动芯子(11)在上模板(1)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二固定件;/n机架内设有用于驱动上模活动芯子(11)和下模加热芯子(21)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机架中的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下模板(2)上排列有若干调节槽,调节槽内设有沿调节槽长度方向移动的下模加热芯子(21),下模板(2)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下模加热芯子(21)在调节槽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一固定件;
上模板(1)下侧连接有与下模加热芯子(21)对应的上模活动芯子(11),上模活动芯子(11)沿下模加热芯子(21)移动方向移动,上模板(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上模活动芯子(11)在上模板(1)水平方向上位置的第二固定件;
机架内设有用于驱动上模活动芯子(11)和下模加热芯子(21)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架内连接有若干用于驱动下模加热芯子(21)上下滑移的下模气缸(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其特征在于:机架内连接有位于下模板(2)下方的下模活动板(23),所述下模气缸(22)的输出端连接于下模活动板(23),下模活动板(23)上连接下模加热芯子(21),下模加热芯子(21)贯穿下模板(2)上的调节槽,并沿调节槽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下模活动板(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芯子弯折位置的折曲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件包括分别抵接于下模加热芯子(21)相对两侧的调节块(24),两调节块(24)挡设于下模加热芯子(21)的移动路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德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