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35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镭射笔。镭射笔包括壳体、振动器、可变电阻器、固定板、镭射发射器、第一镜及第二镜。壳体包括第一容置空间。振动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振动器包括振动频率。可变电阻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并连接振动器,可变电阻器包括可变电阻值,振动频率与可变电阻值成正比。固定板垂直连接在振动器之另一端,振动器通过可变电阻器及固定板沿第一方向移动。镭射发射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振动器位于镭射发射器上,镭射发射器连接可变电阻器。第一镜及一第二镜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第一镜及第二镜相互垂直排列,第一镜及第二镜分别与振动器及镭射发射器对应设置。

Laser p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镭射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镭射笔,且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激光束所产生之光点轨迹长短的镭射笔。
技术介绍
现行镭射笔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镭射笔,意即内部有一镭射发射器可发射激光束用以进行指示或标示等功能,镭射笔可应用于教学、测绘、娱乐等多个方面。由于只有单一功能的镭射笔已无法满足各市场的需求,因此在镭射笔上增加了各种功能,例如增加了图案光栅,当激光束通过图案光栅则转换并投射出对应的图案,虽然受到消费性市场的喜爱,但因为不同的图案需要不同的图案光栅,若要同时有不同的图案则需要增加不同图案栅,然而图案的增加则会使镭射笔的体积及成本相对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镭射笔,通过镭射笔之振动器、固定板、可变电阻器、镭射发射器、第一镜及第二镜的的相互配合,在振动器通过可变电阻器之可变电阻值对应振动频率且振动器受限于固定板而沿第一方向振动时,同时带动第一镜亦沿第一方向振动,则镭射发射器发射激光束并通过第一镜及第二镜以投射为光点或线段,以达到标示及/或明确显示重点的功用,因此不仅可依据需求改变镭射发射器投射出为光点或线段之长度的大小,除增加镭射笔之多功能,成本及体积并未增加,且更提升镭射笔整体的使用率。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镭射笔。镭射笔包括一壳体、一振动器、一可变电阻器、一固定板、一镭射发射器、一第一镜及一第二镜。壳体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间。振动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振动器包括一振动频率。可变电阻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并连接振动器,可变电阻器包括一可变电阻值,振动频率与可变电阻值成正比。固定板垂直连接在振动器之另一端,振动器通过可变电阻器及固定板沿一第一方向振动。镭射发射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振动器位于镭射发射器上,镭射发射器连接可变电阻器。第一镜及一第二镜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第一镜及第二镜相互垂直排列,第一镜及第二镜分别与振动器及镭射发射器对应设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镭射笔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镭射笔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镭射笔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镭射笔的移动组件在第一位置时,激光束投射在平面上显示为一光点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镭射笔的移动组件在第二位置时,激光束投射在平面上显示为一线段的示意图。图4C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镭射笔的移动组件在第三位置时,激光束投射在平面上显示为另一线段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镭射笔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镭射笔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镭射笔的结构爆炸示意图。请再参照图1至图3所示,镭射笔100包括一壳体110、一振动器120、一固定板130、一可变电阻器140、一镭射发射器150、一第一镜160及一第二镜170。其中,振动器120、可变电阻器140、固定板130、镭射发射器150、第一镜160及第二镜170皆设置在镭射笔100的壳体110内。于实例中,壳体110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间110S、一上盖111、一头部112及一握持部113。此外,壳体110更可以包括一底部114,或握持部113具有一可以打开的底面,在此则以壳体110更包括底部114为例,而底部114则与握持部113相连接用以作为密封住或遮盖住握持部113之一端面。上盖111、头部112、握持部113及底部114更依序相互连接,并于上盖111、头部112、握持部113及底部114内形成第一容置空间110S。进一步来说,上盖111连接头部112之一端,更可以是连接位于头部112之一端所具有一端面,头部112之另一端连接握持部113之一端,握持部113之另一端连接底部114之一端。因此,振动器120、可变电阻器140、固定板130、镭射发射器150、第一镜160及第二镜170皆设置在镭射笔100的壳体1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0S。本实施例,上盖111包括一第一开口111O及一第一端面111F,第一开口111O形成在上盖111之第一端面111F且与第一镜160相互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30垂直连接在振动器120之另一端。进一步来说,固定板130之一端与振动器120之另一端相互固定连接。于实施例,振动器120可以是一马达,例如步进马达或旋转马达等;固定板130则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式与振动器120相连接,换言之,固定板130与振动器120之另一端的端面是相互夹有一角度,例如一直角(图未示)。于一实施例,固定板130可以是一带有弹性的板子,例如一金属片更可以是一弹片。于本实施例中,可变电阻器140连接振动器120,进一步来说,可变电阻器140亦设置在振动器120之另一端,可变电阻器140则通过例如一连接线(图未示)与振动器120电连接。固定板130更位在振动器120及可变电阻器140之间,振动器120通过可变电阻器140及固定板130沿一第一方向D1振动。本实施例中之可变电阻器140更包括一可变电阻值,振动器120包括一振动频率,可变电阻值及振动频率相互对应,且可变电阻值及振动频率成正比。意即,振动器120沿第一方向D1振动其振动的幅度的大小是受到振动频率的影响,而振动频率则受到可变电阻值的影响。换言之,可变电阻值越高则振动频率越快;可变电阻值越低则振动频率越慢。于一实施例,镭射笔100更包括一移动组件180,移动组件180连接可变电阻器140,移动组件180带动可变电阻器140相对壳体110沿一第二方向D2移动,可变电阻器140通过移动组件180移动可同时调整可变电阻值。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中之移动组件180之一端更设置在壳体110之表面,例如移动组件180之一端更设置在壳体110之头部112的表面。可变电阻器140更包括一调整组件141,调整组件141则与可变电阻值相对应;移动组件180之另一端更连接可变电阻器140之调整组件141,当移动组件180沿第二方向D2移动则可同时带动可变电阻器140之调整组件141移动,而可变电阻器140之可变电阻值则随调整组件141之移动而改变,而振动频率亦随可变电阻值而改变。于实施例,镭射发射器150连接可变电阻器140,而振动器120位于镭射发射器150上。镭射发射器150包括一发射头151及一光功率,镭射发射器150用产生一激光束L,激光束L自镭射发射器150的发射头151射出;激光束L及光功率相互对应,可变电阻值与光功率相互对应,且可变电阻值与光功率成正比。举例而言,可变电阻值越高,光功率越高;或可变电阻值越低,光功率越低。于实施例,镭射笔100更包括一电路板190,电路板190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10S,可变电阻器140设置在电路板190上,镭射发射器150亦设置在电路板190且更通过电路板190与可变电阻器140连接。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镭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间;/n一振动器,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振动器包括一振动频率;/n一可变电阻器,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连接所述振动器,所述可变电阻器包括一可变电阻值,所述振动频率与所述可变电阻值成正比;/n一固定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振动器之另一端,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可变电阻器及所述固定板沿一第一方向振动;/n一镭射发射器,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镭射发射器上,所述镭射发射器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以及/n一第一镜及一第二镜,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镜及所述第二镜相互垂直排列,所述第一镜及所述第二镜分别与所述振动器及所述镭射发射器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镭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间;
一振动器,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振动器包括一振动频率;
一可变电阻器,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连接所述振动器,所述可变电阻器包括一可变电阻值,所述振动频率与所述可变电阻值成正比;
一固定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振动器之另一端,所述振动器通过所述可变电阻器及所述固定板沿一第一方向振动;
一镭射发射器,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镭射发射器上,所述镭射发射器连接所述可变电阻器;以及
一第一镜及一第二镜,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镜及所述第二镜相互垂直排列,所述第一镜及所述第二镜分别与所述振动器及所述镭射发射器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更包括一上盖、一头部及一握持部,所述上盖、所述头部及所述握持部更依序相互连接并于所述上盖、所述头部及所述握持部内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镭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所述上盖之所述第一端面且与所述第一镜相互对应设置,所述镭射发射器用以产生一激光束,所述激光束自所述镭射发射器通过所述第一镜及第二镜自所述第一开口射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治宇
申请(专利权)人:敦朴光电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