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海专利>正文

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98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包括有可与电子产品充电接口相适配的插头主体以及位于插头主体上并可覆盖住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壳体;该壳体具有可罩于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开口,插头主体插接于电子产品之充电接口时,电子产品之音孔正对于壳体之开口,并于该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壳体之开口连通以将电子产品之音孔所发声音传播出去的通孔。因此,通过针对电子产品之音孔设计可转音插头,该可转音插头利用其空腔和通孔的结合,使音孔发出的声音经空腔和通孔传递出来,改变了电子产品的声音传播轨迹,避免用户在玩手游并充电的同时导致电子产品音孔被遮蔽而影响音效的现象发生,使电子产品发声更顺畅,提高游戏体验性。

Repeatable plug of data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玩游戏,以此来释放生活中的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然而玩游戏会使得手机电量快速耗尽,所以很多人会边玩游戏边充电。但是由于USB充电头位于手机侧面,在玩游戏时,手部容易遮挡住手机出音孔,导致手机的发声受到阻碍,影响游戏的声音效果,降低了游戏体验性。因此,应对现有的充电数据线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通过设计可转音插头,利用其空腔和通孔的结合,改变电子产品的声音传播轨迹。避免玩手游并充电的同时导致电子产品音孔被遮蔽的现象发生,提高游戏体验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包括有可与电子产品充电接口相适配的插头主体以及位于插头主体上并可覆盖住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壳体;该壳体具有可罩于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开口,插头主体插接于电子产品之充电接口时,电子产品之音孔正对于壳体之开口,并于该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壳体之开口连通以将电子产品之音孔所发声音传播出去的通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设置于壳体之侧壁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罩于插头主体外侧,于壳体和插头主体之间形成空腔,上述开口及通孔分别与该空腔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罩于插头主体外侧,于壳体和插头主体之间形成彼此隔开的左空腔和右空腔,于壳体侧壁上针对左空腔和右空腔分别设置有上述通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针对左空腔和右空腔分别设置有两个通孔,该两个通孔对应位于壳体两侧壁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之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主体上对应壳体之开口纵向设置有左通道和右通道,于壳体侧壁上对应左通道和右通道分别设置有通孔,左通道与左侧通孔相连通,右通道与右侧通孔相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主体包括有基座和连接于基座上的插接端,该基座前侧壁伸出于壳体之开口外或与壳体之开口边缘齐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与壳体内壁固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通孔对称设置于壳体两侧壁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针对电子产品之音孔设计可转音插头,该可转音插头利用其开口和通孔的结合,使音孔发出的声音经开口和通孔传递出来,改变了电子产品的声音传播轨迹,避免用户在玩手游并充电的同时导致电子产品音孔被遮蔽而影响音效的现象发生,使电子产品发声更顺畅,提高游戏体验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数据线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可转音插头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可转音插头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可转音插头纵向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可转音插头另一实施方式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之可转音插头纵向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插头主体11、基座111、左通道112、右通道12、插接端20、壳体21、开口22、侧壁23、通孔30、空腔31、左空腔32、右空腔40、线材50、USB插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包括有插头主体10和壳体20,其中:该插头主体10与电子产品充电接口相适配,其包括有基座11和连接于基座11上的插接端12,该插接端12可以为多种形式,如针对苹果、安卓或TYPE-C形式的插接端等。该壳体20位于插头主体10上,其内部中空,该壳体具有可罩于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开口21;在插头主体10与电子产品之充电接口对接充电时,壳体20之开口21可覆盖住电子产品之音孔,音孔与开口21正对。于本实施例中,该壳体20罩于插头主体10外侧,壳体20内壁与上述基座11固连,并且基座11前侧壁伸出于壳体20之开口21外(壳体20之开口21边缘与电子产品下端之间将形成空隙,电子产品可以通过空隙发声,也可通过下述通孔23发声)或与壳体20之开口21边缘齐平(壳体20之开口21边缘与电子产品下端之间不具有空隙,电子产品所发声音通过开口21收集于壳体20中,由下述通孔23发出)。于壳体20和插头主体10之间形成空腔30,该空腔30由插头主体10分隔为左空腔31和右空腔32,于壳体30上针对左空腔31和右空腔32分别设置有两通孔23(条形通孔),该两通孔23对称设置于壳体20之两侧壁上,并且通孔23与空腔30连通。左空腔31和右空腔32可对应覆盖于电子产品下端左侧音孔和右侧音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左空腔31和右空腔32也可以彼此连通为一个整体空腔30,于壳体20上针对该空腔30设置至少一个通孔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如下:于插头主体10之基座11上对应壳体20之开口21纵向设置有左通道111和右通道112,于壳体20之一侧壁上(也可以是两侧壁)对应左通道111和右通道112分别设置有通孔23,左通道111与左侧通孔23相连通,右通道112与右侧通孔23相连通,如图5、6所示。该可转音插头作为与电子产品之充电接口相适配的一端,其可通过连接线材40以及另一USB插头50组合形成针对不同电子产品的数据线。该数据线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于电源上,可转音插头端连接于电子产品侧部的充电接口上即可。其转音的原理是将电子产品所发的声音收集到壳体20中,并由通孔23向侧方传递出来,相当于改变了电子产品的声音传播轨迹。同时,可以针对壳体20及通孔23设置降噪、扩音等装置,以使音效更佳。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针对电子产品之音孔设计可转音插头,该可转音插头利用其开口和通孔的结合,使音孔发出的声音经开口和通孔传递出来,改变了电子产品的声音传播轨迹,避免用户在玩手游并充电的同时导致电子产品音孔被遮蔽而影响音效的现象发生,使电子产品发声更顺畅,提高游戏体验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与电子产品充电接口相适配的插头主体以及位于插头主体上并可覆盖住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壳体;该壳体具有可罩于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开口,插头主体插接于电子产品之充电接口时,电子产品之音孔正对于壳体之开口,并于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壳体之开口连通以将电子产品之音孔所发声音传播出去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2 CN 20192222258141.一种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与电子产品充电接口相适配的插头主体以及位于插头主体上并可覆盖住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壳体;该壳体具有可罩于电子产品之音孔的开口,插头主体插接于电子产品之充电接口时,电子产品之音孔正对于壳体之开口,并于壳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壳体之开口连通以将电子产品之音孔所发声音传播出去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于壳体之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于插头主体外侧,于壳体和插头主体之间形成空腔,上述开口及通孔分别与该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之可转音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于插头主体外侧,于壳体和插头主体之间形成彼此隔开的左空腔和右空腔,于壳体侧壁上针对左空腔和右空腔分别设置有上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海杨润辉王敬旗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