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81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隔热罐,所述隔热罐内固定有环形结构的散热罩,且散热罩内转动连接有吸热罩,吸热罩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散热罩的外部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散热罩的内壁和吸热罩的外壁之间构成有存渣腔,所述存渣腔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分别开设有进渣口和出渣口,且进渣口和出渣口分别固定有加料斗和出料管,所述吸热罩外壁的底端固定有多个清理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换热盘管和冷风腔对废渣的余热回收,且在吸热罩的底端设置有与随之转动的清理件,可利用转动的清理件将存渣腔底部的废渣推动到出渣口,从而保证存渣腔内的废渣完全从出渣口排出,避免装置内残留有废渣,提高装置的出料效果。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of ferronickel resid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废渣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镍铁金属在冶炼的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渣,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常对废渣进行余热回收。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8150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隔热罐,以及用于封闭所述隔热罐上端开口的隔热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隔热罐内的环形散热罩,以及位于所述环形散热罩内并与所述环形散热罩同轴心设置并可转动的环形吸热罩;其中,所述隔热盖的下表面抵压在所述环形散热罩以及所述环形吸热罩的顶端。上述专利的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水雾和冷风与存渣间隙内的废渣热交换实现余热回收,并利用吸热搅棒提高废渣的热交换效果,但是其将废渣至于环形结构的存渣间隙内进行余热回收,在余热回收结束后,底端一侧的出渣口难以保证废渣完全从其开口位置排出,导致有废渣残留在存渣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隔热罐,所述隔热罐内固定有环形结构的散热罩,且散热罩内转动连接有吸热罩,吸热罩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散热罩的外部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散热罩的内壁和吸热罩的外壁之间构成有存渣腔,所述存渣腔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分别开设有进渣口和出渣口,且进渣口和出渣口分别固定有加料斗和出料管,所述吸热罩外壁的底端固定有多个清理件,且清理件的底部外壁与存渣腔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热罐的顶部固定有顶板。优选的,所述出渣口的顶端设置有圆台状结构的出料部,且出料部的顶端直径与吸热罩外壁和散热罩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吸热罩的外部固定有多个吸热搅棒,且吸热搅棒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外壁固定有多个辅助件。优选的,所述辅助件的外壁固定有多个破碎齿。优选的,所述吸热罩内设置有冷风腔,且冷风腔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进风管和出风管,冷风腔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优选的,所述冷风腔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顶端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外壁与散热鳍片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与散热罩的内壁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装置设置有散热罩和吸热罩构成存渣腔,通过换热盘管和冷风腔实现热交换进行废渣的余热回收,且在吸热罩的底端设置有与随之转动的清理件,在余热回收作业结束后,可利用转动的清理件将存渣腔底部的废渣推动到出渣口,从而保证存渣腔内的废渣完全从出渣口排出,避免装置内有残留废渣,提高装置的出料效果。2、装置在吸热搅棒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外壁固定有多个辅助件,吸热罩转动的过程中可使连接筒绕着吸热搅棒转动,使废渣在竖直方向产生间隙,从而保证存渣腔内各个位置均匀的进行热交换,避免温差过大损坏吸热罩或散热罩,且辅助件的外壁设置有破碎齿,利用转动的辅助件和破碎齿可对废渣进行破碎处理,避免废渣结块过大造成卡顿影响正常出料。3、进一步的,在冷风腔内利用电机转动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与冷风腔内的散热鳍片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且散热鳍片与吸热罩的内壁之间接触,在冷风腔内流通的过程中,利用电机转动固定件和散热鳍片,增加冷风腔内空气的流动效果,进一步增强对废渣余热回收的效率和热交换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隔热罐、2散热罩、3吸热罩、4顶板、5换热盘管、6存渣腔、7吸热搅棒、8清理件、9连接筒、10辅助件、11破碎齿、12加料斗、13散热鳍片、14固定件、15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隔热罐1,隔热罐1内固定有环形结构的散热罩2,且散热罩2内转动连接有吸热罩3,吸热罩3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散热罩2的外部设置有换热盘管5,散热罩2的内壁和吸热罩3的外壁之间构成有存渣腔6,存渣腔6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分别开设有进渣口和出渣口,且进渣口和出渣口分别固定有加料斗12和出料管,吸热罩3外壁的底端固定有多个清理件8,且清理件8的底部外壁与存渣腔6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清理件8的两侧外壁均呈倾斜面,隔热罐1的顶部固定有顶板4。本技术中,出渣口的顶端设置有圆台状结构的出料部,且出料部的顶端内径大于其底端内径,出料部的顶端直径与吸热罩3外壁和散热罩2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同,吸热罩3的外部固定有多个吸热搅棒7,且吸热搅棒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筒9,连接筒9的外壁固定有多个辅助件10,辅助件10的外壁固定有多个破碎齿11,吸热罩3内设置有冷风腔,且冷风腔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进风管和出风管,冷风腔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13。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的,冷风腔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件14,且固定件14的顶端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固定件14的外壁与散热鳍片1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5,且连接件15与散热罩2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冷风腔内流通的过程中,利用电机转动固定件14和散热鳍片13,增加冷风腔内空气的流动效果,进一步增强对废渣余热回收的效率和热交换的均匀性。工作原理: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驱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装置设置有散热罩2和吸热罩3构成存渣腔6,通过换热盘管5和冷风腔实现热交换进行废渣的余热回收,且在吸热罩3的底端设置有与随之转动的清理件8,在余热回收作业结束后,可利用转动的清理件8将存渣腔6底部的废渣推动到出渣口,从而保证存渣腔6内的废渣完全从出渣口排出,避免装置内有残留废渣,提高装置的出料效果;装置在吸热搅棒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连接筒9,连接筒9的外壁固定有多个辅助件10,吸热罩3转动的过程中可使连接筒9绕着吸热搅棒7转动,使废渣在竖直方向产生间隙,从而保证存渣腔6内各个位置均匀的进行热交换,避免温差过大损坏吸热罩3或散热罩2,且辅助件10的外壁设置有破碎齿11,利用转动的辅助件10和破碎齿11可对废渣进行破碎处理,避免废渣结块过大造成卡顿影响正常出料;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隔热罐(1),所述隔热罐(1)内固定有环形结构的散热罩(2),且散热罩(2)内转动连接有吸热罩(3),吸热罩(3)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散热罩(2)的外部设置有换热盘管(5),所述散热罩(2)的内壁和吸热罩(3)的外壁之间构成有存渣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渣腔(6)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分别开设有进渣口和出渣口,且进渣口和出渣口分别固定有加料斗(12)和出料管,所述吸热罩(3)外壁的底端固定有多个清理件(8),且清理件(8)的底部外壁与存渣腔(6)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热罐(1)的顶部固定有顶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隔热罐(1),所述隔热罐(1)内固定有环形结构的散热罩(2),且散热罩(2)内转动连接有吸热罩(3),吸热罩(3)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散热罩(2)的外部设置有换热盘管(5),所述散热罩(2)的内壁和吸热罩(3)的外壁之间构成有存渣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渣腔(6)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分别开设有进渣口和出渣口,且进渣口和出渣口分别固定有加料斗(12)和出料管,所述吸热罩(3)外壁的底端固定有多个清理件(8),且清理件(8)的底部外壁与存渣腔(6)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热罐(1)的顶部固定有顶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的顶端设置有圆台状结构的出料部,且出料部的顶端直径与吸热罩(3)外壁和散热罩(2)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铁废渣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贵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海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