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49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05
本公开的课题为在减少经由罩向照明空间照射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的同时实现希望的配光特性。照明装置具备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各自在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一间隔的状态位于第一虚拟线(L1)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各自在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二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二间隔的状态位于比第一虚拟线靠外侧的第二虚拟线(L2)上。在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中,第一虚拟线和第二虚拟线排列的方向上的第一发光元件与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第三间隔为第二间隔以上并且小于第一间隔。

Lighting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照明装置。更详细地说,本公开涉及具备多个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设置于住宅等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照明器具(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8-107028(以下称作“文献1”))。文献1所记载的照明器具具备多个发光模块、光源罩、以及导光板。多个发光模块以成为环状的方式相互相邻地配置。多个发光模块各自具有光源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在光源基板的内侧区域沿光源基板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在光源基板的外侧区域沿光源基板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光源罩覆盖设置于发光模块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使由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透射。导光板形成为环状,将从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各自射出的光向照明器具的外部导光。
技术实现思路
在文献1所记载的照明器具(照明装置)中,期望在减少第一发光元件的个数的同时实现希望的配光特性。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减少经由罩向照明空间照射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的同时实现希望的配光特性的照明装置。第一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经由罩向照明空间照射光。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经由导光部件向所述照明空间照射光。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各自在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一间隔的状态位于第一虚拟线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各自在从所述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二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二间隔的状态位于比所述第一虚拟线靠外侧的第二虚拟线上。在所述第一虚拟线和所述第二虚拟线排列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第三间隔在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中为所述第二间隔以上且小于所述第一间隔。第二方式的照明装置为,在第一方式中,还具备安装基板。在所述安装基板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第三方式的照明装置为,在第二方式中,还具备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生成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的点亮电力。所述电源电路具有多个电路元件。所述多个电路元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在第四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三方式中,所述安装基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是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面。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多个电路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面。在第五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三或者第四方式中,所述多个电路元件包括第一电路元件和第二电路元件。所述第二电路元件是比所述第一电路元件大的电路元件。所述第二电路元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中的非重复区域,该非重复区域是从所述安装基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不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重叠的区域。在第六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一~第四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三间隔相对于所述第二间隔的比率为1以上且1.5以下。在第七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五方式中,所述第三间隔相对于所述第二间隔的比率为1以上且1.5以下。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具有能够在减少经由罩向照明空间照射光的发光元件的个数的同时实现希望的配光特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该照明装置的基板以及发光部的平面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该照明装置的罩的平面图。图5是该照明装置的罩的侧视图。图6是该照明装置的固定部件的平面图。图7是该照明装置的固定部件的仰视图。图8是该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该照明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10是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该照明装置的基板以及发光部的平面图。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标号说明3、3A罩4、4A导光部件10、10A照明装置21、21A安装基板22、22A第一发光元件23第二发光元件24电路元件200电源电路211、211A第一面212第二面241第一电路元件242第二电路元件D1第一间隔D2第二间隔D3第三间隔L1第一虚拟线L2第二虚拟线S1照明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只是本公开的一个例子。本公开不限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即使是该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以外,只要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则可以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图,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以及厚度各自的比不一定反映实际的尺寸比。(实施方式)(1)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是例如固定于建筑物的顶棚的天花灯。具体而言,照明装置10通过安装到固定于顶棚的挂扣式吸顶灯座而固定于顶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建筑物是独栋住宅的情况。但是,建筑物并不局限于独栋住宅,例如也可以是集合住宅的各住户,还可以是工厂、医院、租赁楼等非住宅。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具备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经由罩3向照明空间S1(参照图8)照射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经由导光部件4向照明空间S1照射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22是直射用的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23是导光用的发光元件。本公开所说的“直射用”包含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直接照射到照明空间的情况和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经由罩等向照明空间照射的情况,不包含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经由导光部件向照明空间照射的情况。另外,照明空间S1是设置有照明装置10的室内空间。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各自在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22之间隔开第一间隔D1的状态位于第一虚拟线L1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各自在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二发光元件23之间隔开第二间隔D2的状态位于比第一虚拟线L1靠外侧的第二虚拟线L2上。在第一虚拟线L1和第二虚拟线L2排列的方向上的第一发光元件22与第二发光元件23之间的第三间隔D3,在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中的至少一部分中为第二间隔D2以上并且小于第一间隔D1。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中,以第三间隔D3为第二间隔D2以上并且小于第一间隔D1的方式配置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因此,在使用了具有光扩散性的罩3的情况下能够在减少第一发光元件22的个数的同时实现希望的配光特性。(2)照明装置的各构成要素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具备基台1、发光部2、罩3、导光部件4、以及固定部件5。而且,照明装置10具备反射部件6、安装部件7、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经由罩向照明空间照射光;以及/n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经由导光部件向所述照明空间照射光,/n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各自在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一间隔的状态位于第一虚拟线上,/n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各自在从所述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二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二间隔的状态位于比所述第一虚拟线靠外侧的第二虚拟线上,/n在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第一虚拟线和所述第二虚拟线排列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第三间隔为所述第二间隔以上且小于所述第一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4 JP 2018-172966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经由罩向照明空间照射光;以及
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经由导光部件向所述照明空间照射光,
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各自在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一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一间隔的状态位于第一虚拟线上,
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各自在从所述一个方向观察的平面视中,以与相邻的第二发光元件之间隔开第二间隔的状态位于比所述第一虚拟线靠外侧的第二虚拟线上,
在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第一虚拟线和所述第二虚拟线排列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第三间隔为所述第二间隔以上且小于所述第一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的安装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生成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谷寿光加藤秀彦北出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