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结构及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10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及旋转式压缩机,泵体结构包括:曲轴,具有偏心部;活塞,包括径向对称的两个活塞部,活塞部的第一端面的内壁具有环形内肩台,活塞部自偏心部的一端面套接偏心部,其内周壁抵顶偏心部的圆周面、环形内肩台抵顶偏心部的端面、两个活塞部的第二端面相抵接;环形内肩台的高度H

Pump body structure and rotary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结构及旋转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及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中,活塞都是采用合金或者连铸材料,特别是在一些高缸高的下限排量机种上,活塞的厚度很厚(即外径较大),质量大,而压缩机在运转的过程中,活塞下端面是和下缸盖大平面直接接触的,此时大质量的活塞不断地相对下缸盖大平面滑动摩擦,很容易造成下缸盖的磨耗或者平面拉花,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同时大质量的活塞产生的摩擦功耗也相对较高,影响压缩机功率。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及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实现活塞质量减轻,同时保证活塞与曲轴及缸盖的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泵体结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泵体结构包括:曲轴,具有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圆周面;活塞,包括径向对称的两个活塞部,每个活塞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活塞部的第一端面的内壁径向内缩形成环形内肩台,每个活塞部自所述偏心部的一端面套接所述偏心部,所述活塞部的内周壁抵顶所述偏心部的圆周面、环形内肩台抵顶所述偏心部的端面、且两个所述活塞部的第二端面相抵接;所述环形内肩台的轴向高度H1与所述活塞部的轴向高度H2满足:0.2<H1/H2<0.5,所述环形内肩台的径向壁厚W1与所述活塞部的径向壁厚W2满足:0.3<W1/W2<0.6。优选地,上述的泵体结构中,所述偏心部的外径L1与所述活塞的外径L2满足:0.8<L1/L2<0.9。优选地,上述的泵体结构中,所述活塞部的第一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其第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优选地,上述的泵体结构中,两个所述活塞部的第二端面通过凹凸镶嵌结构配合。优选地,上述的泵体结构中,所述活塞部的内部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且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空槽。优选地,上述的泵体结构中,所述空槽贯通所述活塞部的第二端面。优选地,上述的泵体结构中,所述活塞的内周壁与所述偏心部的圆周面之间过盈配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通过两个活塞部拼接形成活塞,活塞部的环形内肩台抵顶曲轴的偏心部,活塞部的内周壁可以减薄,从而减小活塞的质量,降低压缩机的摩擦功耗;通过环形内肩台的径向壁厚与活塞部的径向壁厚的限定,确保活塞部稳定地跟随偏心部旋转;通过环形内肩台的轴向高度与活塞部的轴向高度的限定,保证活塞部的第一端面的厚度,从而确保其第一端面的密封。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泵体结构的装配过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泵体结构的装配完成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塞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塞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技术的泵体结构适用于旋转式压缩机。图1和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泵体结构,其中图1是泵体结构的装配过程的示意图,图2是泵体结构的装配完成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泵体结构包括:曲轴1,具有偏心部11,偏心部11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111和位于两个端面111之间的圆周面112。图中示出曲轴1的一个偏心部11,但不以此为限。本技术的泵体结构可用于单缸压缩机、双缸压缩机、三缸压缩机等,相应地,曲轴将包括一个偏心部、两个偏心部、三个偏心部等。活塞2,包括径向对称的两个活塞部21,每个活塞部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21a和第二端面21b,活塞部21的第一端面21a的内壁径向内缩形成环形内肩台211,每个活塞部21自偏心部11的一端面111套接偏心部11,活塞部21的内周壁212抵顶偏心部11的圆周面112、环形内肩台211抵顶偏心部11的端面111、且两个活塞部21的第二端面21b相抵接。在立式压缩机中,以图示为例,两个活塞部21径向对称是指两个活塞部21关于水平径线x对称,即两个活塞部21结构一致且上下对称。当该两个偏心部21上下套接偏心部11,即位于上方的活塞部21沿图1所示箭头y1向下套接偏心部11,至曲轴1的偏心部11所在的K区域,位于下方的活塞部21沿图1所示箭头y2向上套接偏心部11,至曲轴1的偏心部11所在的K区域,使每个活塞部21的内周壁212抵顶偏心部11的圆周面112,环形内肩台211抵顶偏心部11的端面111,且两个活塞部21的第二端面21b相抵接,从而两个活塞部21拼接成图2所示套设在偏心部11外的活塞2。活塞2的内周壁212与偏心部11的圆周面112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环形内肩台211的轴向高度H1与活塞部21的轴向高度H2满足:0.2<H1/H2<0.5。通过H1/H2>0.2,环形内肩台211可以占活塞部21足够的高度比例,环形内肩台211用于与缸盖接触的厚度得到保证,在压缩机装配时活塞2与缸盖之间能够保证密封,确保了密封距离,避免活塞2端面泄漏。通过H1/H2<0.5,可以控制环形内肩台211在活塞部21中的占比,避免因环形内肩台211占比过多造成活塞部21的质量无法减小;活塞部21的内周壁可以减薄,以减小活塞部21的质量,从而降低活塞2与缸盖之间的摩擦功耗,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环形内肩台211的轴向高度H1与活塞部21的轴向高度H2之比H1/H2例如为0.22,0.25,0.28,0.3,0.35,0.4等等。环形内肩台211的径向壁厚W1与活塞部21的径向壁厚W2满足:0.3<W1/W2<0.6。通过W1/W2>0.3,保证环形内肩台211的径向壁厚W1足够抵顶偏心部11的端面111,使活塞部21与偏心部11之间配合稳定,当压缩机运转时,活塞部21能跟随偏心部11旋转。通过W1/W2<0.6,可以控制环形内肩台211的径向壁厚W1在活塞部21的径向壁厚W2中的占比,从而控制活塞部21的质量;活塞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结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结构包括:/n曲轴,具有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圆周面;/n活塞,包括径向对称的两个活塞部,每个活塞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活塞部的第一端面的内壁径向内缩形成环形内肩台,每个活塞部自所述偏心部的一端面套接所述偏心部,所述活塞部的内周壁抵顶所述偏心部的圆周面、环形内肩台抵顶所述偏心部的端面、且两个所述活塞部的第二端面相抵接;/n所述环形内肩台的轴向高度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结构,用于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结构包括:
曲轴,具有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圆周面;
活塞,包括径向对称的两个活塞部,每个活塞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活塞部的第一端面的内壁径向内缩形成环形内肩台,每个活塞部自所述偏心部的一端面套接所述偏心部,所述活塞部的内周壁抵顶所述偏心部的圆周面、环形内肩台抵顶所述偏心部的端面、且两个所述活塞部的第二端面相抵接;
所述环形内肩台的轴向高度H1与所述活塞部的轴向高度H2满足:0.2<H1/H2<0.5,所述环形内肩台的径向壁厚W1与所述活塞部的径向壁厚W2满足:0.3<W1/W2<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部的外径L1与所述活塞的外径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支龙高国强罗杰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