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101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载荷试验的油量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包括管道以及用于控制管道进出油量的手阀,所述手阀包括连接于管道的外壁的中空阀座、容设于管道内的阀芯、以及容设于中空阀座内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并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截流件,所述管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截流件,所述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均抵接于所述管道的内壁;当封闭所述管道时,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抵接。在油泵的出油路和油泵的回油路均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油装置,即可通过调节控油装置上的手阀以控制油的进出量。

An oil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quantity of oil in and out of the oi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载荷试验的油量控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特别是涉及工程静载等试验中对油泵的流量控制。
技术介绍
在建筑地基检测过程中,载荷试验是目前检验桩基(含复合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各种方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且被公认为试验结果最准确、最可靠,被列入各国桩基工程规范或规定中。该试验手段利用各种方法人工加荷,模拟地基或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测试其加载后承载性能及变形特征。其显著的优点是受力条件比较接近实际,简单易用,试验结果直观而易于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如图1所示,载荷试验使用的检测系统包括静载测试仪1、控载箱2、中继器3、位移传感器4、油泵5和液压千斤顶6,所述控载箱2和中继器3均与所述静载测试仪1电信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4与中继器3电信连接,所述中继器3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4实时接收位移信息,并在所述静载测试仪1上显示,所述控载箱2控制油泵5的泵送量,所述油泵5的出油路和油泵5的回油路分别与液压千斤顶6的进油路和液压千斤顶6的出油路连通,在所述油泵5的回油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与中继器3电信连接,实时将所述油泵5的回油路的压力通过中继器3传输到静载测试仪1。在载荷试验过程中加载、卸载是重要环节,一般载荷试验加载、卸载次数为8次-12次,需要使用油泵5来调节油量的大小,进而控制加载、卸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或卸载的压力值需要恒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油泵5加载时速度过快,压力上升较猛;卸载时回油太快,恒载能力差的情况,导致试验效果不理想或者失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没有简捷有效的措施控制油泵5的进出油量,进而控制加载、卸载的恒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在油泵的出油路和油泵的回油路均安装该控油装置,即可通过调节控油装置上的手阀以控制油的进出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包括管道以及用于控制管道进出油量的手阀,所述手阀包括连接于管道的外壁的中空阀座、容设于管道内的阀芯以及容设于中空阀座内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并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截流件,所述管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截流件,所述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均抵接于所述管道的内壁;当封闭所述管道时,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截流件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截流件设置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截流件为倾斜设置于所述管道内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设置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端,所述截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截流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阀芯。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第一法兰以及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均与所述管道的外壁抵接。优选的,所述手阀还包括活动设置于中空阀座内的活塞、固定设置于中空阀座的顶部的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设置于中空阀座的顶部的手轮,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锁紧螺母后与所述手轮连接。优选的,所述手轮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螺杆与手轮连接的一端延伸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所述螺杆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手轮卡接。优选的,所述手阀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塞的顶部的轴承,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手阀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阀座的内壁的中空固定块、连接于中空固定块的顶部的中空压紧盖以及夹设于中空固定块和中空压紧盖之间的泛塞封,所述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中空压紧盖、泛塞封和中空固定块并与所述阀芯连接。优选的,所述手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空压紧盖与活塞之间的阀门弹簧,所述阀门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的外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在油泵的出油路和油泵的回油路均安装该控油装置,即可通过调节控油装置上的手阀以控制油的进出量。当封闭所述管道时,阀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抵接,使油无法流通;加载试验时,调节油泵的出油路的控油装置,调节手阀使推杆逐渐上移并带动阀芯逐渐上移,使油流通且液压千斤顶的压力逐渐上升,达到静载试验中分级试验的恒载理想状态。进行卸载时,调节油泵的回油路的控油装置,通过手阀使推杆逐渐上移并带动阀芯逐渐上移,控制回油量的大小,使油泵的回油路压力缓慢卸压至理想恒压状态,避免了卸压过快导致油泵损坏。通过在检测系统安装此控油装置,减少了由于进出油量过大或者过快引起油泵损坏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检测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静载测试仪;2、控载箱;3、中继器;4、位移传感器;5、油泵;6、液压千斤顶;7、压力传感器;8、管道;9、中空阀座;10、阀芯;11、推杆;12、进油口;13、出油口;14、第一截流件;15、第二截流件;16、第一法兰;17、第二法兰;18、活塞;19、锁紧螺母;20、螺杆;21、手轮;22、卡块;23、轴承;24、中空固定块;25、中空压紧盖;26、泛塞封;27、阀门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2所示,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包括管道8以及用于控制管道8进出油量的手阀,所述手阀包括连接于管道8的外壁的中空阀座9、容设于管道8内的阀芯10以及容设于中空阀座9内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的一端伸入所述管道8并与所述阀芯10连接,所述管道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12和出油口13,所述管道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截流件14,所述管道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截流件15,所述第一截流件14和第二截流件15均抵接于所述管道8的内壁;当封闭所述管道8时,所述阀芯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截流件14和第二截流件15抵接。本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应用于载荷试验的检测系统中,在油泵的出油路和油泵的回油路均安装该控油装置,即可通过调节控油装置上的手阀以控制油的进出量。当封闭所述管道8时,阀芯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截流件14和第二截流件15抵接,使油无法流通;加载试验时,调节油泵的出油路的控油装置,调节手阀使推杆11逐渐上移并带动阀芯10逐渐上移,使油流通且液压千斤顶的压力逐渐上升,达到静载试验中分级试验的恒载理想状态。进行卸载时,调节油泵的回油路的控油装置,通过手阀使推杆11逐渐上移并带动阀芯10逐渐上移,控制回油量的大小,使油泵的回油路压力缓慢卸压至理想恒压状态,避免了卸压过快导致油泵损坏。通过在检测系统安装此控油装置,减少了由于进出油量过大或者过快引起油泵损坏等问题。进一步的,所述中空阀座9焊接于管道8的外壁的,所述推杆11与所述阀芯10焊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以及用于控制管道进出油量的手阀,所述手阀包括连接于管道的外壁的中空阀座、容设于管道内的阀芯以及容设于中空阀座内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并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截流件,所述管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截流件,所述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均抵接于所述管道的内壁;当封闭所述管道时,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以及用于控制管道进出油量的手阀,所述手阀包括连接于管道的外壁的中空阀座、容设于管道内的阀芯以及容设于中空阀座内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管道并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截流件,所述管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截流件,所述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均抵接于所述管道的内壁;当封闭所述管道时,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截流件和第二截流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流件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截流件设置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截流件为倾斜设置于所述管道内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设置于所述阀芯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端,所述截流板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截流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阀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第一法兰以及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均与所述管道的外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油泵进出油量的控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明周杰鑫韩时雨邓婉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源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