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舱、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03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舱,用于存储聚能棒,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内孔。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平行的至少两个通孔,至少两个所述通孔周向均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任意一个所述通孔内均能存储聚能棒。任意一个所述通孔相对所述内孔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槽的长度与所述通孔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槽将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连通。上述储能舱的每一个通孔中都能够存储至少一个聚能棒,依次连续地将所述通孔中的聚能棒推送进能量转换器内产生可控冲击波对煤层进行增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冲击波发生器。

Energy storage tank, booster and shock wav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舱、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煤炭、油气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舱、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
技术介绍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煤层气是一种高热、洁净、方便的新型能源,其具有其它能源无法比拟的无污染、无油污等多种优点。煤层气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为了实现煤层气的工业开采和加快矿井中煤层气的抽排速度,经常采用冲击波发生器对煤层进行改造。现有的冲击波发生器的储能舱,一次只能装载一个聚能棒,一个聚能棒被推送进入能量转换器的容纳腔内,聚能棒内的金属丝被加载高压脉冲电流,产生冲击波复合等离子体辐射直接驱动含能材料产生可控冲击波对煤层进行增透后,想要再次产生冲击波必须重新装载另外一个聚能棒。现有冲击波发生器的储能舱内无法同时存储多个聚能棒,不能够快速、连续、反复、多次地产生可控冲击波对煤层进行增透,煤层增透效率较低,油气开采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冲击波发生器的储能舱,存在储能舱内无法同时存储多个聚能棒,不能快速、连续、反复、多次地产生冲击波对煤层进行增透,油气开采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储能舱、聚能棒推送器以及冲击波发生器。一种储能舱,用于存储聚能棒,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内孔,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平行的至少两个通孔,至少两个所述通孔周向均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任意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相对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槽的长度与所述通孔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槽将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偶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12个,12个所述通孔沿圆周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所述通孔的中轴线、该所述通孔上的导向槽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共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导向槽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面,所述导向面靠近内孔的边沿设置有过渡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开设有走线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走线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具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外表面上的螺纹结构。一种聚能棒推送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能舱、换向机构、推送机构、摆渡机构以及动力机构,所述储能舱、所述换向机构、所述推送机构、摆渡机构以及所述动力机构同轴集成一个整体。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高压直流电源、储能电容器、能量控制器、能量转换器以及如上所述的聚能棒推送器,所述高压直流电源、所述储能电容器、所述能量控制器以及所述聚能棒推送器同轴集成一个整体。上述储能舱,用于存储聚能棒,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内孔。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平行的至少两个通孔,至少两个所述通孔周向均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筒壁上,任意一个所述通孔内均能存储聚能棒。任意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相对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中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槽的长度与所述通孔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槽将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连通。上述储能舱的每一个通孔中都能够存储至少一个聚能棒,依次连续地将所述通孔中的聚能棒推送进能量转换器的容纳内产生可控冲击波对煤层进行增透,能够快速、连续、反复、多次地产生可控冲击波对煤层进行增透,提升了煤层增透效率,提高了油气开采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储能舱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储能舱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200-第二壳体210-内孔220-通孔230-导向槽231-导向面232-过渡面240-走线孔250-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而绝不是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1至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更为详尽的阐释。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储能舱,用于存储聚能棒,包括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二壳体200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体200具有内孔210。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轴线平行的至少两个通孔220。至少两个所述通孔220周向均布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筒壁上,任意一个所述通孔220内均能存储聚能棒。任意一个所述通孔220与所述内孔210相对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230,所述导向槽23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槽230的长度与所述通孔220的长度相同,所述通孔220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槽230将所述通孔220和所述内孔210连通。实际使用时,每一个通孔220内均装有多个聚能棒和一个推块,推块装在聚能棒之后,推块上具有凸起,凸起沿着所述导向槽230滑动,装在所述内孔210中的棘爪座套上的棘爪抵着推块前行,将一个个聚能棒依次从所述通孔220中推出进入能量转换器,聚能棒内的金属丝被加载高压脉冲电流,产生冲击波复合等离子体辐射直接驱动含能材料产生可控冲击波对煤层进行增透,能够快速、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舱,用于存储聚能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二壳体(200)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体(200)具有内孔(210),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轴线平行的至少两个通孔(220),至少两个所述通孔(220)周向均布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筒壁上;/n任意一个所述通孔(220)与所述内孔(210)相对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230),所述导向槽(23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槽(230)的长度与所述通孔(220)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槽(230)将所述通孔(220)和所述内孔(21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舱,用于存储聚能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二壳体(200)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体(200)具有内孔(210),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轴线平行的至少两个通孔(220),至少两个所述通孔(220)周向均布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筒壁上;
任意一个所述通孔(220)与所述内孔(210)相对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230),所述导向槽(23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槽(230)的长度与所述通孔(220)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向槽(230)将所述通孔(220)和所述内孔(2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0)的数量为偶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0)的数量为12个,12个所述通孔(220)沿圆周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筒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舱,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通孔(220)的中轴线、该所述通孔(220)上的导向槽(230)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轴线共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民李鹏辉汤俊萍姚伟博刘美娟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