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92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35
一种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利用除湿系统自身的排气功能来实现室内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上述除湿系统(100)包括除湿机(110)和传感器检测装置,上述传感器检测装置至少能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及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上述除湿机(110)能够执行除湿模式、排气模式以及执行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和关机模式三种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中,上述传感器检测装置优先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当上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预设值时,上述除湿机(110)执行上述除湿模式,对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当上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小于上述湿度预设值时,上述除湿机(110)执行排气模式、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关机模式中的一种。

Control method of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对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的空气处理系统(例如除湿器、干燥机等除湿系统),已知有中国技术专利公告CN203771596U公开的压缩制冷-吸附除湿转轮耦合运行除湿装置。在CN203771596U的压缩制冷-吸附除湿转轮耦合运行除湿装置中,包括通过管道连接至至少一个制冷系统和一个吸附除湿转轮系统。上述制冷系统如图6所示,由制冷压缩机(9)、前级冷凝器(13)、后级冷凝器(11)、制冷膨胀阀(10)和制冷蒸发器(8)组合成的闭合回路,从制冷压缩机(9)出来的制冷剂先通过前级冷凝器(13),再通过后级冷凝器(11)、制冷膨胀阀(10)、制冷蒸发器(8),最后流回制冷压缩机(9),从制冷压缩机(9)排出的过热状态的制冷剂在前级冷凝器(13)中从过热状态冷却到包括状态;制冷剂在后级冷凝器(11)中主要进行从气态冷凝成液态的换热和从饱和状态冷却到过冷状态的换热。另外,上述吸附除湿转轮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由割板(4、3)分割成具有转轮再生区(5)和转轮处理区(6)两个区域的转轮(2)、处理风机(1)、再生风机(14)及带动转轮(2)旋转的电机(7)。需要处理的空气如图6所示,在风机(1)的作用下从a点通过管道依序经过制冷蒸发器(8)降温,再流过转轮处理区(6),然后流过处理风机(1),最后由b点送回被控制的空间,转轮再生需要的空气在再生风机(14)的作用下,从c点通过管道依序经过前级冷凝器(13)、转轮再生区(5)及再生风机(14),从d点排向大气。在CN203771596U的压缩制冷-吸附除湿转轮耦合运行除湿装置中,首先,不具有排气和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其次,在这种压缩制冷-吸附除湿转轮耦合运行除湿装置中,由于利用制冷系统的余热,因此,再生空气必须经过制冷系统的前级冷凝器,再经过转轮的转轮再生区。并且,因制冷和制热时热交换器的作用(起冷凝器作用或是起蒸发器作用)不同,在这种压缩制冷-吸附除湿转轮耦合运行除湿装置中,只能与仅具有制冷功能的制冷系统连接,而不能与同时具有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的空调室内机连接。再者,在这种压缩制冷-吸附除湿转轮耦合运行除湿装置中,需要设置处理风机(即,用于进行处理(吸气、排气)的风机)、再生风机(即,用于在转轮再生区进行(吸湿后的)转轮处理区的再生(成为可吸湿的转轮处理区)的风机)以及带动转轮旋转的电机(即,用于使转轮旋转以使转轮处理区(进行吸湿的区域)与转轮再生区(进行排湿的区域)相互切换的电机),结构复杂且集成性差,造成除湿装置的大型化。因此,如何设计一种(1)能够利用排气功能实现室内空气调节/空气净化和/或(2)能与同时具有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的空调室内机连接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利用除湿系统自身的排气功能来实现室内空气调节/空气净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与同时具有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的空调室内机连接,能够根据内置的判断逻辑,选择地执行各种运转模式。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上述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和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传感器检测装置至少能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及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上述除湿机能够执行除湿模式、排气模式以及执行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和关机模式三种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传感器检测装置优先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当上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预设值时,上述除湿机执行上述除湿模式,对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当上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小于上述湿度预设值时,上述除湿机执行排气模式、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关机模式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由于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和传感器检测装置,上述传感器检测装置至少能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及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上述除湿机能够执行除湿模式、排气模式以及执行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和关机模式三种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因此,能够利用除湿系统(包括具备排气功能(排气模式)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实现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的调节。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使除湿系统中的除湿机具有除湿功能(除湿模式)和排气功能(排气模式),并将除湿功能和排气功能的切换集约化在一个除湿系统的控制中,因此,不仅除湿机的结构简单、集约化好,还能简化具有该除湿机的除湿系统的控制,同时亦能实现装置小型化,并能够减少设备成本。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使除湿系统中的除湿机附带设置内循环模式和/或待机模式,因此,能够使除湿系统的控制多样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当所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湿度预设值时,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检知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的参数,当所述空气品质的参数劣于空气品质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执行所述排气模式,将受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当所述空气品质的参数优于空气品质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执行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待机模式和所述关机模式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由于根据空气品质的参数与空气品质预设值之间不同的判断结果,执行排气模式或者是执行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和关闭模式中的一种,因此,能够利用除湿系统(包括具备排气功能(排气模式)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将受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另外,在室内空气品质理想的情况下,亦可利用除湿系统(包括具备内循环功能(内循环模式)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使室内空气内循环,由此能够更长效地维持高质量的室内空气,并且能够更精确地检测空气品质。或者,也可以执行待机模式,由此在监测室内空气的同时实现节能。当然,还可以直接将除湿机关闭(关机模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基础上,上述除湿机具有在除湿机主体内部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除湿转子、风扇马达组件、加热组件,上述除湿转子包括除湿区域和再生区域,上述风扇马达组件包括多出风风机,该多出风风机具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和两个以上的出风口,当执行上述除湿模式时,进入上述除湿机的除湿机主体的室内空气穿过上述除湿区域,经由一个或多个上述进风口进入上述多出风风机,并经由两个以上的上述出风口,作为第一空气流和第二空气流分别排出至室外和室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由于上述风扇马达组件包括具有两个以上的出风口的多出风风机,穿过上述除湿区域后进入上述多出风风机的室内空气经由两个以上的上述出风口,一部分排出至室外而另一部分排出至室内,能利用除湿转子的除湿区域对进入除湿机的除湿机主体内的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由此能够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另外,由于第一空气流穿过上述除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所述除湿系统(100)包括除湿机(110)和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至少能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及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n所述除湿机(110)能够执行除湿模式、排气模式以及执行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和关机模式三种模式中的至少一种,/n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优先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当所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110)执行所述除湿模式,对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n当所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所述湿度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110)执行排气模式、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关机模式中的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所述除湿系统(100)包括除湿机(110)和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至少能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及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
所述除湿机(110)能够执行除湿模式、排气模式以及执行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和关机模式三种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优先检知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当所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大于湿度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110)执行所述除湿模式,对室内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
当所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所述湿度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110)执行排气模式、内循环模式、待机模式、关机模式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值小于湿度预设值时,所述传感器检测装置检知室内空气的空气品质的参数,
当所述空气品质的参数劣于空气品质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110)执行所述排气模式,将受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
当所述空气品质的参数优于空气品质预设值时,所述除湿机(110)执行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待机模式和所述关机模式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机(110)具有在除湿机主体(111)内部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除湿转子(111-1)、风扇马达组件(111-2)、加热组件(111-3),
所述除湿转子(111-1)包括除湿区域和再生区域,所述风扇马达组件(111-2)包括多出风风机(111-2F),该多出风风机(111-2F)具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111-2Fin)和两个以上的出风口(111-2Fout1、111-2Fout2),
当执行所述除湿模式时,进入所述除湿机(110)的除湿机主体(111)的室内空气穿过所述除湿区域,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进风口(111-2Fin)进入所述多出风风机(111-2F),并经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出风口(111-2Fout1、111-2Fout2),作为第一空气流(A1)和第二空气流(A2)分别排出至室外和室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执行所述排气模式时,进入所述除湿机(110)的除湿机主体(111)的室内空气穿过所述除湿区域,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进风口(111-2Fin)进入所述多出风风机(111-2F),并经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出风口(111-2Fout1、111-2Fout2)中的、与室外连通的一部分出风口(111-2Fout1)或是全部出风口(111-2Fout1、111-2Fout2),全部作为第一空气流(A1)排出至室外,或者是将一部分空气作为第一空气流(A1)排出至室内而将剩余部分的空气作为第二空气流(A2)排出至室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执行所述内循环模式时,进入所述除湿机(110)的除湿机主体(111)的室内空气穿过所述除湿区域,经由一个或多个所述进风口(111-2Fin)进入所述多出风风机(111-2F),并经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出风口(111-2Fout1、111-2Fout2)中的、与室内连通的一部分出风口(111-2Fout2),全部作为第二空气流(A2)排出至室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空气流(A1)的流路上设置室外通风开闭阀,
当所述除湿系统(100)执行所述除湿模式或所述排气模式时,将所述室外通风开闭阀打开,
当所述除湿系统(100)执行所述内循环模式时,将所述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佳明张菁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