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86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属于千斤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千斤顶外壳,所述千斤顶外壳的下端一侧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千斤顶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张板,所述千斤顶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贯穿出线口延伸至千斤顶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加热张板和扩张盘能够很好的对管道内部进行加热软化时进行涨拉修复,通过利用管道的物理形状记忆功能使其恢复原状,从而更加的节省时间。

A kind of expanding jack for pipeline re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千斤顶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
技术介绍
管道修复是指,对破损,泄漏的输送管道采取各种技术使其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其修复包括外防腐层修复与内修复两种技术。现有的管道内修复大多都是通过人工在管道外部进行加热通过管道的物理形状记忆功能使其恢复原状,而这样的不施加任何力的修复使得修复过程较长,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通过设有的加热张板和扩张盘能够很好的对管道内部进行加热软化时进行涨拉修复,通过利用管道的物理形状记忆功能使其恢复原状,从而更加的节省时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外壳,所述千斤顶外壳的下端一侧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千斤顶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张板,所述千斤顶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贯穿出线口延伸至千斤顶外部,所述千斤顶外壳的上端和连接套环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孔,所述液压杆上端贯穿小孔固定连接有扩张盘。而且,所述加热张板为圆弧结构且均匀的设置有三个,所述加热张板的内侧为倾斜设置。而且,所述连接槽在连接套环的内侧设置有三个,所述连接槽的内侧为倾斜设置。而且,所述扩张盘为圆形结构且扩张盘外侧周围开设有缓冲槽。而且,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扩板。而且,所述支扩板为半圆形结构。而且,所述连接套环的大小与扩张盘的大小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设有的扩张盘和加热张板通过液压杆的启动从而通过加热张板对管道内壁进行加热,在加热板加热的过程中使得管道内壁进行软化,然后通过液压杆将扩张盘顶起,通过缓冲弹簧和支扩板将加热张板向外支撑,从而对加热后的管壁施加力,从而使得修复加快,进而节约时间。2、本专利技术的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设有的连接槽和加热张板的一面都是倾斜设置是为了在扩张盘上升的过程中更加方便的将加热张板进行撑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的整体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的支扩板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的连接套环结构图;图中,1-千斤顶外壳;2-连接套环;3-出线口;4-液压杆;5-扩张盘;6-缓冲槽;7-连接板;8-连接槽;9-连接转轴;10-缓冲弹簧;11-支扩板;12-加热张板;13-分隔板;14-小孔;15-连接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外壳1,千斤顶外壳1的下端一侧开设有出线口3,千斤顶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环2,连接套环2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8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9,连接转轴9套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张板12,千斤顶外壳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电线15,连接电线15贯穿出线口3延伸至千斤顶外部,千斤顶外壳1的上端和连接套环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3,分隔板1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孔14,液压杆4上端贯穿小孔14固定连接有扩张盘5。在本实施例中,千斤顶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环2,连接套环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8,连接槽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9,连接转轴9套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张板12,千斤顶外壳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扩张盘5,实用时通过对加热张板12进行通电使其加热,然后启动液压杆4使得液压杆4上升,在液压杆4上升的同时推动扩张盘5进行上升,同时通过扩张盘5将加热张板12向外支撑,使得被加热软化后的管道壁受力复原,从而加快了修复的速度。加热张板12为圆弧结构且均匀的设置有三个,加热张板12的内侧为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张板12为圆弧结构且均匀的设置有三个,加热张板12的内侧为倾斜设置是为了使得管道内壁受热均匀,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修复。连接槽8在连接套环2的内侧设置有三个,连接槽8的内侧为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槽8在连接套环2的内侧设置有三个,连接槽8的内侧为倾斜设置是为了方便用来连接连接板7,从而使得连接板7在液压杆4上升的过程中进行转动。扩张盘5为圆形结构且扩张盘5外侧周围开设有缓冲槽6。在本实施例中,扩张盘5为圆形结构且扩张盘5外侧周围开设有缓冲槽6是为了方便将支扩板11和缓冲弹簧10进行储存,从而减少了其占用的空间。缓冲槽6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缓冲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扩板11。缓冲槽6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缓冲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扩板11是为了在液压杆4上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缓冲弹簧10的弹力将支扩板11进行弹出,从而使得加热张板12向外扩张。支扩板11为半圆形结构。支扩板11为半圆形结构是为了更好的与加热张板12进行接触,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加热张板12进行扩张。连接套环2的大小与扩张盘5的大小相同。连接套环2的大小与扩张盘5的大小相同是为了在不工作时能够更好的将扩张盘5进行收集放置。工作原理:首先,将加热张板12与外部电源通电进行加热,然后将其放置在需要修复的管道位置,然后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出现软化,然后通过连接电线15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使得液压杆4进行工作,从而通过液压杆4将扩张盘5进行向上顶动,同时通过扩张盘5中的支扩板11将加热张板12推动,使其发生转动向外扩张,从而对软化后的管道壁进行推动,使其更快的复原,更好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加快了修复时间。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下端一侧开设有出线口(3),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环(2),所述连接套环(2)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9),所述连接转轴(9)套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张板(12),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电线(15),所述连接电线(15)贯穿出线口(3)延伸至千斤顶外部,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上端和连接套环(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孔(14),所述液压杆(4)上端贯穿小孔(14)固定连接有扩张盘(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下端一侧开设有出线口(3),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环(2),所述连接套环(2)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9),所述连接转轴(9)套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张板(12),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电线(15),所述连接电线(15)贯穿出线口(3)延伸至千斤顶外部,所述千斤顶外壳(1)的上端和连接套环(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小孔(14),所述液压杆(4)上端贯穿小孔(14)固定连接有扩张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修复用涨拉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张板(12)为圆弧结构且均匀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景天威力达液压千斤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