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834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一地板的侧面上的第二卡口相互咬合,支撑部件的相对的另一侧具有斜坡面,斜坡面的顶部连接第一水平面,斜坡面的底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第二地板的侧面上具有直角缺口,直角缺口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水平面,直角缺口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直角缺口和斜坡面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三角形空腔内安装有调节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悬浮地板安装后的调节,并且自适应地板的形变。

A bottom support structure of unit suspended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板安装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在装配式装饰中,地面的铺装材料种类越来越多,地板作为其中的一个大类发展更快。随着环保的要求以及地暖广泛使用,以及出于控制空间标高、铺装质量、成本及施工便捷等方面的考虑,使用传统的龙骨铺装地板案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悬浮式安装的地板。目前的悬浮地板的安装,其在安装后的调节空间太小,倒是一些地板的拼接出现过紧或者过松的问题,并且后续的使用中,如果无法自适应地板的形变,还会出现地板的松动或者开裂问题,影响地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可以实现悬浮地板安装后的调节,并且自适应地板的形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一地板的侧面上的第二卡口相互咬合,支撑部件的相对的另一侧具有斜坡面,斜坡面的顶部连接第一水平面,斜坡面的底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第二地板的侧面上具有直角缺口,直角缺口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水平面,直角缺口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直角缺口和斜坡面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三角形空腔内安装有调节部件。进一步地,上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相互铰接,第一调节杆的端部延伸至直角缺口的一内壁上,第二调节杆的端部延伸至直角缺口的另一内壁上。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推板,第二调节杆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推板。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之间的铰接处位于支撑部件内。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铰接处还铰接有第三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件内。进一步地,上述第三调节杆连接弹簧。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卡口为U形卡口。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卡口为U形卡口。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之间具有第一拼缝,其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水平面和所述第二地板之间具有第二拼缝,其内设置有第二密封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一地板的侧面上的第二卡口相互咬合,支撑部件的相对的另一侧具有斜坡面,斜坡面的顶部连接第一水平面,斜坡面的底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第二地板的侧面上具有直角缺口,直角缺口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水平面,直角缺口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直角缺口和斜坡面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三角形空腔内安装有调节部件。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悬浮地板安装后的调节,并且自适应地板的形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图2为调节部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部件1,支撑部件1的一侧具有第一卡口11,第一卡口11与第一地板2的侧面上的第二卡口21相互咬合,支撑部件1的相对的另一侧具有斜坡面12,斜坡面12的顶部连接第一水平面13,斜坡面12的底部连接第二水平面14,第二地板3的侧面上具有直角缺口31,直角缺口31的第一端部311连接第一水平面13,直角缺口31的第二端部312连接第二水平面14,直角缺口31和斜坡面12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15,三角形空腔15内安装有调节部件1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主要设置了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一地板的侧面上的第二卡口相互咬合,支撑部件的相对的另一侧具有斜坡面,斜坡面的顶部连接第一水平面,斜坡面的底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第二地板的侧面上具有直角缺口,直角缺口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水平面,直角缺口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水平面,直角缺口和斜坡面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三角形空腔内安装有调节部件。因此,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悬浮地板安装后的调节,并且自适应地板的形变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直角缺口31和斜坡面12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15,在三角形空腔15内设置三角形吸水海绵块,可以吸水,对地板防潮。实施例三: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三调节杆163连接弹簧改为滑动块,可以保证整个调节部件16的强度。实施例四: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二地板3上封有饰面层,为了保护墙体和适当美观。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部件(1),所述支撑部件(1)的一侧具有第一卡口(11),所述第一卡口(11)与第一地板(2)的侧面上的第二卡口(21)相互咬合,所述支撑部件(1)的相对的另一侧具有斜坡面(12),所述斜坡面(12)的顶部连接第一水平面(13),所述斜坡面(12)的底部连接第二水平面(14),第二地板(3)的侧面上具有直角缺口(31),所述直角缺口(31)的第一端部(311)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面(13),所述直角缺口(31)的第二端部(312)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面(14),所述直角缺口(31)和所述斜坡面(12)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15),所述三角形空腔(15)内安装有调节部件(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撑部件(1),所述支撑部件(1)的一侧具有第一卡口(11),所述第一卡口(11)与第一地板(2)的侧面上的第二卡口(21)相互咬合,所述支撑部件(1)的相对的另一侧具有斜坡面(12),所述斜坡面(12)的顶部连接第一水平面(13),所述斜坡面(12)的底部连接第二水平面(14),第二地板(3)的侧面上具有直角缺口(31),所述直角缺口(31)的第一端部(311)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面(13),所述直角缺口(31)的第二端部(312)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面(14),所述直角缺口(31)和所述斜坡面(12)之间形成三角形空腔(15),所述三角形空腔(15)内安装有调节部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16)包括第一调节杆(161)和第二调节杆(162),所述第一调节杆(161)和所述第二调节杆(162)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161)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直角缺口(31)的一内壁上,所述第二调节杆(162)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直角缺口(31)的另一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元化悬浮地板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161)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推板(1611),所述第二调节杆(162)的端部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晴芋张凯耿玉晓林志超冯黎喆陈云侯春洋成春权陆优兵姜丽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