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80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机械结构的主体是一罐状体,前端开口,后端由壁板封口;在壁板的中间开有中心通孔。罐状体的开口处盖扣有一块压力板,在压力板的中心处垂直装有一根金属棒,金属棒上装有弹簧。在壁板的中心通孔处设有通电线圈,金属棒的底端与通电线圈相配合,并可在其内前后运动。电路结构包括振荡电路、放大整流滤波电路、稳压滤波电流、单片机和电机开关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用弹力代替了传统压力罐中的压缩空气,杜绝了压力罐中的气囊因为漏气及压缩空气热胀冷缩导致的无法稳压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整体系统可靠性高,检测精度高,液体流量平稳,能精准控制泵工作状态,并能轻易实现对各类泵无限制匹配。

A fluid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控制系统,具体是流体运动状态的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泵类产品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重要通用机械产品之一,而与之匹配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是流体智能化体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流体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压力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程序逻辑系统。主要工作原理是,压力检测系统中的压力罐对流体进行稳压,压力传感器读取压力数值,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程序逻辑系统对流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现有的流体控制系统有的控制作用较差,控制精度不高,可靠度不够;有的控制系统过于复杂,造价高,不易维护。并且,传统的压力罐使用的是压缩空气,气囊易产生漏气,以及压缩空气热胀冷缩导致其无法稳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泵控制系统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流体智能控制系统,使得系统更为简捷、可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所述的机械结构的主体是一罐状体,罐状体的前端开口,后端由壁板封口;在壁板的中间开有中心通孔;罐状体前端的开口处盖扣有一块压力板,在压力板的中心处垂直装有一根金属棒,金属棒整根直通到罐状体后端壁板的通孔前;在金属棒上装有弹簧;在所述的中心通孔处设有通电线圈,所述的金属棒的底端与通电线圈相配合,并可在通电线圈内前后运动;通电线圈与设置在罐状体外部的电路结构连接;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振荡电路、放大整流滤波电路、稳压滤波电流、单片机和电机开关电路。>所述的振荡电路是包括有通电线圈的通电信号的电路;振荡电路连接到所述的放大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的稳压滤波电路一端连接振荡电路,另一端连接放大整流滤波电路;放大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单片机相连;单片机的输出连接所述的电机开关电路。所述的罐状体后端的壁板与罐状体的侧壁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弹簧底端固定在所述的罐状体后端壁板上,顶端顶在压力板内侧。所述的振荡电路是通过电容连接到所述的放大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的单片机还与一个显示器相连。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STM32F030。本专利技术的优异效果是:1.将压力传感器跟压力罐及流量开关合三为一,使系统结构更为简单,整体系统可靠性更高;液体流量更平稳;2.与传统的压力罐相比,用弹力代替了压缩空气,杜绝了压力罐中的气囊因为漏气及压缩空气热胀冷缩导致的无法稳压问题;3.系统中使用了全新的综合压力检测系统跟数据处理系统,在检测精度上与传统检测方式相较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4.能精准捕捉流体小流量状态,进而精准控制泵工作状态;5.本专利技术突破传统控制系统的瓶颈,能轻易实现对各类泵无限制匹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机械结构部分的罐状体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1、压力板;2、金属棒;3、罐状体;4、中心通孔;5、通电线圈;6、弹簧;7、振荡电路;8、电容;9、放大整流滤波电路;10、稳压滤波电路;11、单片机;12、电机开关电路;13、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流体智能控制系统见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与泵配套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图1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机械结构部分,本专利技术机械结构的主体是一罐状体3,罐状体3的前端开口,后端由壁板封口,所述的壁板与罐状体3侧壁为一体结构罐状体3;在壁板的中间开有中心通孔4。罐状体3前端的开口处盖扣有一块压力板1,在压力板1的中心处垂直装有一根金属棒2,金属棒2整根直通到罐状体3后端壁板的通孔4前。在金属棒2上装有弹簧6,弹簧6底端固定在所述的罐状体3后端壁板上,顶端顶在压力板1内侧。在所述的中心通孔4处设有通电线圈5,所述的金属棒2的底端与通电线圈5相配合,并可在通电线圈5内前后运动。通电线圈5与设置在罐状体3外部的电路结构连接。图2显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部分,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振荡电路7、放大整流滤波电路9、稳压滤波电流10、单片机11和电机开关电路12。所述的振荡电路7是包括有通电线圈5的通电信号的电路;振荡电路7通过电容8连接到所述的放大整流滤波电路9;所述的稳压滤波电路10一端连接振荡电路7,另一端连接放大整流滤波电路9;放大整流滤波电路9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单片机11相连;单片机11的输出连接所述的电机开关电路12。单片机11还与一个显示器13相连,由显示器13显示流体的流量及电机开关电路12的开关状况等。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的单片机11型号为STM32F030。本流体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简述:流体推动压力板1,固定在压力板1上的金属棒2进入通电线圈5内。流体流量的大小决定了金属棒2进入通电线圈5的深度,从而决定了通电线圈5感应的信号强度。振荡电路7捕捉到金属棒2进入通电线圈5感应的信号,在稳压滤波电路10稳压滤波的作用下,放大整流滤波电路9对感应信号整流滤波进行放大再传递给单片机11,单片机11对这种信号进行分析量化,计算出此时金属棒2的位移量,通过弹簧6的压缩特性进而计算出此时流体压力的数值,最后控制电机开关电路12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对流体运动状态的精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结构的主体是一罐状体(3),罐状体(3)的前端开口,后端由壁板封口;在壁板的中间开有中心通孔(4);罐状体(3)前端的开口处盖扣有一块压力板(1),在压力板(1)的中心处垂直装有一根金属棒(2),金属棒(2)整根直通到罐状体(3)后端壁板的通孔(4)前;在金属棒(2)上装有弹簧(6);在所述的中心通孔(4)处设有通电线圈(5),所述的金属棒(2)的底端与通电线圈(5)相配合,并可在通电线圈(5)内前后运动;通电线圈(5)与设置在罐状体(3)外部的电路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振荡电路(7)、放大整流滤波电路(9)、稳压滤波电流(10)、单片机(11)和电机开关电路(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电路(7)是包括有通电线圈(5)的通电信号的电路;振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定泽王胜徐培坚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禺工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