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钻采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可用于可溶井下工具诸如可溶球座、滑套芯子等工具的控制溶解设计。
技术介绍
可溶井下工具是近年来石油工业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因其具有自降解、免干预恢复井筒通径、简化作业工序、降低作业费用等显著优势,在油田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应用较多的有可溶桥塞、可溶球座、可溶堵塞器、可溶滑套等。目前可溶井下工具的溶解过程难以人为控制,工具入井后和井内液体接触后即开始溶解,所以要求工具入井后短期内要完成作业,以免溶解导致工具失效。为此业内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隔离涂层使可溶材料与溶解介质隔离,从而阻止溶解的发生的思路。专利201811035206铸造可溶镁合金复合材料压裂球表面防护层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铸造可溶镁合金复合材料压裂球表面防护层制备方法,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漂珠/镁合金可溶复合材料铸造压裂球,采用Na2SiO3和KOH的混合水溶液为电解液及优化的工艺参数对机械加工后的压裂球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采用体积分数为1%的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4)和溶解部件(5),其中上接头(1)一端连接下接头(4)一端,其中上接头(1)和下接头(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套管或者油管,所述溶解部件(5)套装于下接头(4)内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其中溶解部件(5)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卡接于上接头(1)和下接头(4)的相接处,所述上接头(1)、下接头(4)和溶解部件(5)均为圆筒形环空结构并且同轴,其中下接头(4)靠近上接头(1)一端的内通孔孔径大于溶解部件(5)靠近上接头(1)一端的外径,当需要将溶解部件(5)溶解时,通过套管或者油管内投工作球(6)可在加压条件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4)和溶解部件(5),其中上接头(1)一端连接下接头(4)一端,其中上接头(1)和下接头(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套管或者油管,所述溶解部件(5)套装于下接头(4)内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其中溶解部件(5)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卡接于上接头(1)和下接头(4)的相接处,所述上接头(1)、下接头(4)和溶解部件(5)均为圆筒形环空结构并且同轴,其中下接头(4)靠近上接头(1)一端的内通孔孔径大于溶解部件(5)靠近上接头(1)一端的外径,当需要将溶解部件(5)溶解时,通过套管或者油管内投工作球(6)可在加压条件下剪切掉卡接在上接头(1)和下接头(4)相接处的部分,然后溶解部件(5)剩余部分可随工作球(6)向远离上接头(1)的一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远离下接头(4)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其中该内螺纹与其连接的套管或者油管相适配,其中上接头(1)的内通孔孔径与其连接的套管或者油管的内通孔孔径相同,所述上接头(1)靠近下接头(4)的一端设有梯形外螺纹,其中该梯形外螺纹与下接头(4)靠近上接头(1)一端的梯形内螺纹相适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的梯形外螺纹靠近下接头(4)的一端还设有光段,其中光段上设有两个密封圈槽,其中密封圈槽内装设有密封圈(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4)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沿周向均匀分布有销钉通孔,其中销钉通孔内设有防转销钉(2),其中防转销钉(2)将上接头(1)和下接头(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工具可控溶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4)梯形内螺纹沿远离上接头(1)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内直孔(7)、第二内直孔(8)、第一锥孔(9)和第三内直孔(10),其中第一内直孔(7)、第二内直孔(8)、第一锥孔(9)和第三内直孔(10)的孔径依次减小,其中第一锥孔(9)的孔径随着远离上接头(1)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下接头(4)的第一内直孔(7)与上接头(1)的光段通过密封圈(3)密封,所述上接头(1)的端部与下接头(4)的第二内直孔(8)之间设有环形凹槽(41),其中溶解部件(5)的一端卡接于环形凹槽(41)处,所述下接头(4)远离上接头(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其中该外螺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富,张矿生,王治国,胡相君,徐自强,郭思文,薛晓伟,赵敏琦,李楷,李治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