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预埋排水管结构
本技术属于土建工程给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预埋排水管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为了给水、排水的需要,往往需要在工程的主体结构中预埋一定数量的排水管道。以铁路交通工程为例,轨行区排水顺畅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减少轨道病害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地下线路和隧道线路,确保轨行区排水的通畅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铁路交通工程的地下线或者隧道线普遍采用的轨行区排水方式为:在轨道的道床两侧分别设置纵向排水沟,将轨行区的隧道渗水导流至线路局部段落的最低点,进而排至临近的废水池,如图2所示。通常情况下,废水池与道床排水沟之间设置有沉沙坑,并通过对应设置的预埋排水管将废水池与沉沙坑进行连通。目前,预埋排水管在施工隧道或车站结构底板时进行埋设,并在埋设完成后完成排水管上方对应结构的施工,即现有技术中的预埋排水管是固定设置在隧道结构或者地下结构中,这种形式的排水管结构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满足沉沙坑与废水池的连接需要,但是其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即一旦埋设完成,便不可更换,或者更换施工极其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预埋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和可同轴嵌套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内套管,以及对应所述内套管设置的封盖;其中,/n所述外套管包括呈圆管状结构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内周壁面上沿环向设置有一定长度和厚度的环台结构,即第一环台,并在所述第一环台靠近所述管体端部一侧的内周壁面上设置有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环台长度的第二环台,以在所述管体的一端形成两级环形台阶结构;且/n所述内套管包括管径依次减小的始端套管、中部套管和末端套管;其中,所述始端套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其可同轴嵌套于所述外套管内并与该外套管的内周壁面间隔一定距离,且所述外套管的一端内周壁面上沿环向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预埋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和可同轴嵌套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内套管,以及对应所述内套管设置的封盖;其中,
所述外套管包括呈圆管状结构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内周壁面上沿环向设置有一定长度和厚度的环台结构,即第一环台,并在所述第一环台靠近所述管体端部一侧的内周壁面上设置有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环台长度的第二环台,以在所述管体的一端形成两级环形台阶结构;且
所述内套管包括管径依次减小的始端套管、中部套管和末端套管;其中,所述始端套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其可同轴嵌套于所述外套管内并与该外套管的内周壁面间隔一定距离,且所述外套管的一端内周壁面上沿环向设置有一定厚度和长度的卡环结构,即第一内卡环;所述中部套管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内卡环的内径,其一端的外周壁面上沿环向设置有第一外卡环,所述第一外卡环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内卡环的内径,且其另一端的内周壁面上沿环向设置有第二内卡环;所述末端套管的一端外周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外卡环,所述第二外卡环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二内卡环的内径,且该末端套管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第二内卡环的内径和所述第一环台的内径,以及所述末端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台的内径,以使得所述末端套管的一端可同轴穿过所述第二内卡环,并以该端部搭放在所述第一环台上;以及
对应所述始端套管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包括外径大于所述外套管内径并呈板状结构的盖体,其中部沿轴向开设有贯穿两端面的通孔,且在所述盖体的一侧端面上同轴设置有呈圆环状结构的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的内径等于所述始端套管的外径,且所述限位卡环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并使得所述始端套管背离所述第一内卡环的一端可同轴嵌入所述限位卡环中并固定;继而所述始端套管、所述中部套管和所述末端套管可依次沿轴向匹配套设,形成管径沿轴向依次减小的内套管,且所述内套管管径较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孙立,王森荣,朱彬,张世杰,林超,全顺喜,刘永存,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