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建专利>正文

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70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构造技术领域。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连接被连接钢筋,所述套筒为管状体,其至少一端边缘连线长度BC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即两端被连接钢筋的同心连线方向为轴向,沿套筒或被连接钢筋外周表面,且其连线后的平面垂直于被连接钢筋的为环向,且轴向与环向截面相交于直角。插入所述轴向插槽内的被连接钢筋的直径要小于外漏于所述套筒外侧的被连接钢筋的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钢筋连接中焊接质量不好的问题。

Welding sleeve for reinforcement conne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特别是一种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构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钢筋连接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简易方法-绑焊。被连接钢筋的两侧分别焊接两根或多根钢筋,实现钢筋的连接,其两侧的钢筋强度大于被连接钢筋,简单、易操作、质量可控。绑焊是对被连接钢材焊接强度的补充,延长焊缝长度的最好方法。但钢筋表面有肋,插入套筒内,两者间存有一定间隙,采用常规的焊接方法质量不好保证。而常规的套筒连接方式也只是在两端采用常规的法向角焊缝连接形式,连接质量不好保证,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钢筋连接中焊接质量不好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连接被连接钢筋,所述套筒为管状体,其至少一端边缘连线长度BC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即两端被连接钢筋的同心连线方向为轴向,沿套筒或被连接钢筋外周表面,且其连线后的平面垂直于被连接钢筋的为环向,且轴向与环向截面相交于直角。进一步地,被连接钢筋插入所述套筒内,并沿套筒端边缘焊接,其焊缝是由第一环向焊缝、第二环向焊缝和轴向焊缝组成,即插入套筒内的被连接钢筋的环向外表面与套筒端环向边形成第一环向焊缝,而沿被连接钢筋的轴向外表面与套筒端轴向边焊接形成的是轴向焊缝;所述第一环向焊缝和轴向焊缝组成第一U型焊缝,第二环向焊缝为第二U型焊缝;所述第一U型焊缝和第二U型焊缝长度之和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截面为圆环、多边形环、马蹄形。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两侧端面为斜面、齿状面或凸状面。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两端与被连接钢筋至少一个采用U型焊缝连接或组合的形式。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一端与被连接钢筋采用U型焊缝连接的形式,另一端与被连接钢筋采用灌浆锚固的连接形式,并在另一端的套筒上设置有灌浆孔和出浆口,或在另一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进一步地,所述被连接钢筋套筒内外部分直径的变化通过斜截面过渡,且过渡的斜截面与套筒两端设置的端部第二环向焊缝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两端内外径有变化。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两侧的设置形式不同。一种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套筒的一端和被连接钢筋放至于可以转动的台架上;步骤二:被连接钢筋插入套筒,深度超过套筒端面最深处20mm;被连接钢筋外径与套筒最大间隙应小于20mm;步骤三:固定套筒和被连接钢筋,使其同心且间隙均匀;步骤四:开始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接的速度,转动套筒和被连接钢筋,使两者间形成角焊缝连接;步骤五:另一端被连接钢筋的连接,是将一端连接有套筒的钢筋与被连接钢筋放至台架;步骤六:被连接钢筋插入套筒内,深度同步骤二,且两被连接钢筋间距大于20mm;步骤八:对接头焊接质量的检查,外观检查即可。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a、工艺简单:焊接采用常用的角缝连接,对钢筋无损伤。b、质量可控:角焊缝的质量非常好检查。c、保险系数高:焊缝强度可通过焊缝长度调整;焊缝强度高于套筒和被连接钢筋的强度。d、节约材料。e、适合工业化生产:机器人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结构示意图;图2为套筒环向展开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绑焊套筒截面示意图,(a)为圆环形,(b)为多边形环,(c)为马蹄形;图4是套筒两侧端面示意图,(a)为凸状面,(b)为斜面,(c)为齿状面;图5是为一端采用U型焊缝,另一端采用灌浆锚固的连接形式构造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变截面套筒形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形式,所述套筒1两侧分别连接被连接钢筋2,所述套筒1为管状体,套筒1截面为圆环、多边形环、马蹄形,如图3所示。如图2所示,其至少一端边缘连线长度BC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即两端被连接钢筋2的同心连线方向为轴向,沿套筒或被连接钢筋外周表面,且其连线后的平面垂直于被连接钢筋2的为环向,且轴向与环向截面相交于直角。其中,图示2中,套筒端环向边长度为a,轴向边长度为b,则:BC=5a+4b。如图4所示,套筒1两侧端面可为斜面、齿状面或凸状面。本实施例中,其两侧均设置有轴向明槽3,并沿套筒端边缘焊接,其焊缝是由第一环向焊缝4、第二环向焊缝9和轴向焊缝5组成,即插入套筒1内的被连接钢筋2的环向外表面与套筒1端环向边形成第一环向焊缝4,而沿被连接钢筋2的轴向外表面与套筒1端轴向边焊接形成的是轴向焊缝5;所述第一环向焊缝4和轴向焊缝5组成第一U型焊缝,第二环向焊缝9为第二U型焊缝;所述第一U型焊缝和第二U型焊缝长度之和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插入所述轴向明槽3内的被连接钢筋2的直径要小于外漏于所述套筒1外侧的被连接钢筋2的直径。被连接钢筋2套筒内外部分直径的变化通过斜截面8过渡,且过渡的斜截面8与套筒两端设置的端部第二环向焊缝9相配合。所述套筒1的内径大于伸入套筒1内的被连接钢筋2的外径,两者之差为10mm,用于防止间隙过大,焊接困难。U型焊缝的强度高于所述套筒1的强度,所述套筒1的强度高于所述被连接钢筋2的强度。上述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套筒1的一端和被连接钢筋2放至于可以转动的台架上;步骤二:被连接钢筋2插入套筒1,深度超过套筒端面最深处20mm;被连接钢筋2外径与套筒1最大间隙应小于20mm;步骤三:固定套筒1和被连接钢筋2,使其同心且间隙均匀;步骤四:开始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接的速度,转动套筒和被连接钢筋,使两者间形成角焊缝连接;步骤五:另一端被连接钢筋的连接,是将一端连接有套筒的钢筋与被连接钢筋放至台架;步骤六:被连接钢筋2插入套筒1内,深度同步骤二,且两被连接钢筋2间距大于20mm;步骤八:对接头焊接质量的检查,外观检查即可。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形式,所述套筒1的一端与被连接钢筋2采用U型焊缝连接的形式,另一端与被连接钢筋2采用灌浆锚固的连接形式,并在另一端的套筒1上设置有灌浆孔6和出浆口7。其它结构构造和连接形式同实施例1。此外,如图6所示,套筒两端内外径也可有其他变化,或者套筒两侧的开槽形式也可不同。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更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列举,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变通亦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总之,上述实施例仅为列举,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所述套筒(1)两端分别连接被连接钢筋(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为管状体,其至少一端边缘连线长度BC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即两端被连接钢筋(2)的同心连线方向为轴向,沿套筒或被连接钢筋外周表面,且其连线后的平面垂直于被连接钢筋(2)的为环向,且轴向与环向截面相交于直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所述套筒(1)两端分别连接被连接钢筋(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为管状体,其至少一端边缘连线长度BC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即两端被连接钢筋(2)的同心连线方向为轴向,沿套筒或被连接钢筋外周表面,且其连线后的平面垂直于被连接钢筋(2)的为环向,且轴向与环向截面相交于直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其特征在于:被连接钢筋(2)插入所述套筒(1)内,并沿套筒端边缘焊接,其焊缝是由第一环向焊缝(4)、第二环向焊缝(9)和轴向焊缝(5)组成,即插入套筒(1)内的被连接钢筋(2)的环向外表面与套筒(1)端环向边形成第一环向焊缝(4),而沿被连接钢筋(2)的轴向外表面与套筒(1)端轴向边焊接形成的是轴向焊缝(5);所述第一环向焊缝(4)和轴向焊缝(5)组成第一U型焊缝,第二环向焊缝(9)为第二U型焊缝;所述第一U型焊缝和第二U型焊缝长度之和大于套筒环向截面的边缘长度F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截面为圆环、多边形环、马蹄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两侧端面为斜面、齿状面或凸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两端与被连接钢筋(2)至少一个采用U型焊缝连接或组合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连接用绑焊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马涛苗启松李文峰徐建伟周建张国伟唐伯雁苏宇坤李兴旺韩龙勇马培培贾自立王重阳司徒斌刘熙温博常政周博威卢萍珍詹延杰刘永豪展兴鹏杨参天常雅乐
申请(专利权)人:周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