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式隔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69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元式隔墙系统,包括多个隔墙单元,各隔墙单元均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隔墙板,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且各隔墙单元的框架的上下横边框与连接结构或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相互连接、且在被隔墙隔开的两侧均只能看到连接位置仅具有一根竖边框。该隔墙系统具有安装方便、调度灵活、可防损、外观纤细、美观耐看、可提高密封性的优点。

A unit parti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式隔墙系统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元式隔墙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隔墙安装形式是按照传统的框架结构来进行安装的,即先在室内安装好框架,再将玻璃安装至框架上形成隔墙。其安装麻烦,施工周期长,运输过程如果不进行良好的保护措施,还会造成玻璃损坏;并且,各种材料堆放在现场,仓储投入大,也不利于现场施工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调度灵活、可防损、外观纤细、美观耐看、可提高密封性的单元式隔墙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元式隔墙系统,包括多个隔墙单元,各隔墙单元均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隔墙板,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且各隔墙单元的框架的上下横边框与连接结构或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相互连接、且在被隔墙隔开的两侧均只能看到连接位置仅具有一根竖边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的四个角形成夹装,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相互搭接并紧固,搭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所述框架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的四个角形成夹装,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相互插接并紧固,插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所述框架的一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同一侧的两个角形成夹装,另一根竖边框对隔墙板另一侧的一个角形成托载,该另一侧的另一个角由相邻框架的竖边框对其形成压接,形成托载的另一根竖边框与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相互插接被遮盖形成隐置。所述框架由上下两根横边框和一根竖边框构成,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同一侧的两个角形成夹装,隔墙板未形成夹装的另一侧与相邻隔墙单元的竖边框插接。所述框架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同一面的两个角形成托载,隔墙板未形成托载的另一面的两个角与相邻隔墙单元的竖边框搭接,搭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所述框架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的两个相对角形成托载,隔墙板未形成托载的另外两个相对角与相邻隔墙单元的竖边框搭接,搭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单元式隔墙系统,包括多个隔墙单元,各隔墙单元均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隔墙板,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且各隔墙单元的框架的上下横边框与连接结构或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相互连接、且在被隔墙隔开的两侧均只能看到连接位置仅具有一根竖边框。安装时,只需要将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确保各隔墙单元的框架的上下横边框与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相互连接即可。较传统的现场组装而言,该隔墙系统的安装非常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框架可对隔墙板进行保护,防止运输造成的隔墙板损坏现象;各隔墙单元均可在现场直接安装,不会造成散材堆放在现场,其调度灵活、减小了仓储压力;并且,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拼接时,其中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隐置形成了两线一面的框架,使得接合位置非常纤细,提高了视觉效果;并且,两线一面使得单元框架之间不存在间隙,提高了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隔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隔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隔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与图5相邻的隔墙单元)。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相邻隔墙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隔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相邻隔墙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隔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相邻隔墙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隔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隔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框架;2、隔墙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至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单元式隔墙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多个隔墙单元,各隔墙单元均包括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上的隔墙板2,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且各隔墙单元的框架1的上下横边框与连接结构或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相互连接、且在被隔墙隔开的两侧均只能看到连接位置仅具有一根竖边框。安装时,只需要将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确保各隔墙单元的框架1的上下横边框与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1相互连接即可。较传统的现场组装而言,该隔墙系统的安装非常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框架1可对隔墙板2进行保护,防止运输造成的隔墙板2损坏现象;各隔墙单元均可在现场直接安装,不会造成散材堆放在现场,其调度灵活、减小了仓储压力;并且,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1拼接时,其中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隐置形成了两线一面的框架1,使得接合位置非常纤细,提高了视觉效果;并且,两线一面使得单元框架之间不存在间隙,提高了密封性。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2的四个角形成夹装,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1相互搭接并紧固,搭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该结构中,框架1整体为一闭环结构,即对隔墙板2的四个角形成夹装保护,其结构简单可靠;相互搭接结构具有限位作用,利于安装。实施例2:图4至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单元式隔墙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该隔墙系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2的四个角形成夹装,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1相互插接并紧固,插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框架1整体为一闭环结构,即对隔墙板2的四个角形成夹装保护,其结构简单可靠;相互插接结构具有限位作用,利于安装。实施例3:如图7和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单元式隔墙系统的第三种实施例,该隔墙系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一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2同一侧的两个角形成夹装,另一根竖边框对隔墙板2另一侧的一个角形成托载,该另一侧的另一个角由相邻框架1的竖边框对其形成压接,形成托载的另一根竖边框与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1相互插接被遮盖形成隐置。该结构中,一个单元的框架1对隔墙板2的三个角形成夹装和托载,其结构简单可靠;相互插接结构具有限位作用,利于安装。实施例4:如图9和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单元式隔墙系统的第四种实施例,该隔墙系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框架1由上下两根横边框和一根竖边框构成,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2同一侧的两个角形成夹装,隔墙板2未形成夹装的另一侧与相邻隔墙单元的竖边框插接。一个单元的框架1对隔墙板2的两个角(一侧相邻角)形成夹装,其结构简单可靠;相互插接结构具有限位作用,利于安装。实施例5:如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单元式隔墙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式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隔墙单元,各隔墙单元均包括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上的隔墙板(2),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且各隔墙单元的框架(1)的上下横边框与连接结构或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相互连接、且在被隔墙隔开的两侧均只能看到连接位置仅具有一根竖边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隔墙单元,各隔墙单元均包括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上的隔墙板(2),各隔墙单元安装在建筑主体内、且各隔墙单元的框架(1)的上下横边框与连接结构或建筑主体连接,相邻的隔墙单元相互连接、且在被隔墙隔开的两侧均只能看到连接位置仅具有一根竖边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2)的四个角形成夹装,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1)相互搭接并紧固,搭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两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2)的四个角形成夹装,相邻的隔墙单元的框架(1)相互插接并紧固,插接位置的一根竖边框被另一根竖边框遮盖形成隐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隔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一根竖边框对其单元内隔墙板(2)同一侧的两个角形成夹装,另一根竖边框对隔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坚致幕墙安装设计有限公司湖南省金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