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雨水收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生态建筑简称ECO,ECO是Eco-build的缩写,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实时获取记录城市的天气信息并根据天气信息分析记录城市是否有处于降雨天气;/n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位置的密封阻水机构启动通过密封板与天台进出口门框内壁的密封硅胶层抵触进入密封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的集雨口开启进入雨水收集模式以将收集的雨水通过集雨管导入至集雨仓内;/nS3、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一增压泵启动通过补给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内并控制补给口每隔预设时间进入开启状态;/nS4、控制设置于建筑底端区域的高压水枪握把区域的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记录城市的天气信息并根据天气信息分析记录城市是否有处于降雨天气;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位置的密封阻水机构启动通过密封板与天台进出口门框内壁的密封硅胶层抵触进入密封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的集雨口开启进入雨水收集模式以将收集的雨水通过集雨管导入至集雨仓内;
S3、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一增压泵启动通过补给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建筑生态槽顶端的补给口内并控制补给口每隔预设时间进入开启状态;
S4、控制设置于建筑底端区域的高压水枪握把区域的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握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握持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握持所述高压水枪;
S5、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二增压泵启动通过供水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所述高压水枪位置;
S6、控制设置于建筑外墙区域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启动实时获取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手掌触摸信息分析是否有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存在人体手掌触摸;
S7、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三增压泵启动通过导水管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供给至有人体手掌触摸的手掌电容式感应层内部区域的修补管道位置并控制所述修补管道侧端的渗水口开启将雨水渗出至所在区域的生物混凝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内壁位置的第一液位计启动实时获取集雨仓内部的水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雨仓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
S2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四增压泵启动通过临接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超过第一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建筑的集雨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控制设置于集雨仓底端沉淀凹坑的密封盖位置的旋转感应器启动实时获取密封盖的旋转信息并根据旋转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密封盖是否有处于旋转状态;
S1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处于旋转状态的密封盖所在的沉淀凹坑与集雨仓连接位置的伸缩密封机构伸出将所述沉淀凹坑与集雨仓之间进行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2、控制设置于建筑各个房间墙壁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分析是否有房间区域温度超过预设温度;
S1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五增压泵启动通过降温总管道将集雨仓存储的雨水导入至设置于超过预设温度的房间墙壁内部位置的降温支管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4、若城市所有建筑对应的集雨仓内部水位高度均超过第一预设高度则控制设置于集雨仓侧端位置的第六增压泵启动通过排水管道导入至城市核心区域的集水总仓内并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内部位置的第二液位计启动获取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信息;
S15、根据所述第二液位计获取到的水位信息分析所述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高度;
S16、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集水总仓侧端位置的大型增压泵启动通过远程管道将集水总仓超过第二预设高度的雨水导入至临近城市的集水总仓内。
6.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建筑以及雨水收集的智能回收利用方法,包括集水装置、第一利用装置、第二利用装置以及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密封阻水机构、集雨口、集雨管、集雨仓、第一液位计、沉淀凹坑、密封盖、旋转感应器、集水总仓以及第二液位计,所述密封阻水机构设置于建筑天台的进出口区域,用于伸出后与建筑天台进出口门框内壁抵触密封;所述集雨口设置于建筑天台区域并与集雨管连接,用于将建筑天台收集的雨水导入连接的集雨管;所述集雨管分别与集雨口以及集雨仓连接,用于将集雨口收集的雨水导入至集雨仓内;所述集雨仓设置于建筑底部区域,用于存储雨水并将存储的雨水进行沉淀净化;所述第一液位计设置于集雨仓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雨仓内部的水位信息;所述沉淀凹坑设置于集雨仓底部位置并在与集雨仓连接区域设置有伸缩密封机构,用于收集雨水沉淀物;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沉淀凹坑底部位置,用于旋转密封沉淀凹坑;所述旋转感应器设置于旋转盖位置,用于获取旋转盖的旋转信息;所述集水总仓设置于城市核心区域位置并通过排水管道与城市区域建筑的集雨仓连接;所述第二液位计设置于集水总仓内壁位置,用于获取集水总仓内部的水位信息;
所述第一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增压泵、补给管道、补给口、第二增压泵、供水管道、高压水枪、手掌电容式感应层、第三增压泵、修补管道以及渗水口,所述第一增压泵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标美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