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51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水冷辊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水冷辊沿轴向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一端连接有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并联在出水管道上的支路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支路管道通断的第一电磁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两端设置在出水管道上手动调节阀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通过增加支路管道,可以用于控制从水冷辊中流出的冷却水的速度和流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主调节;从而可以防止退火炉水冷辊产生结露,避免硅钢成品卷表面产生水印、花斑、条纹等,减少带钢表面缺陷,提高了成材率。

A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anti condensation of water cooling roller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设计水冷辊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硅钢连退线退火炉是决定硅钢产品性能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退火炉内的气氛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好坏。PH/NOF炉内有19根水冷辊,由于炉内温度高,所以19根水冷辊是钢辊内通水进行冷却。有时,水冷辊内水流量较大时,钢辊内外温差大,容易渗出水滴,产生结露,附着在带钢下表面,造成硅钢下表面产生水印、花斑、条纹等,而水冷辊内水流量较小时,辊子冷却效果不佳,容易造成辊子温度过高而烫坏。因为水冷辊的冷却方式需要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水冷辊内部冷却水流速来防止水冷辊结露的防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所述水冷辊沿轴向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一端连接有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并联在出水管道上的支路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支路管道通断的第一电磁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两端设置在出水管道上手动调节阀的两侧。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出水管道连接有汇流管道,所述汇流管道直径大于出水管道直径;所述汇流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和温度计。所述防护结构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执行模块。所述防护结构还包括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与汇流管道相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控制阀和第三流量计。所述支路管道和回流管道上设有单向阀。一种所述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每根水冷辊出水管道回路中的手动调节阀处增加一个并联的支路管道,支路管道上安装第一电磁调节阀和第一流量计;在并联回路后面的汇流管道上安装第二流量计和一个温度计;(2)使用时要求手动调节阀始终处于一个固定的开口度;温度计检测得到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识别判断,并发出指令控制第一电磁调节阀的开度;从而保证每个水冷辊温度的恒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通过增加支路管道,可以用于控制从水冷辊中流出的冷却水的速度和流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主调节;从而可以防止退火炉水冷辊产生结露,避免硅钢成品卷表面产生水印、花斑、条纹等,减少带钢表面缺陷,提高了成材率。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带有支路管道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硅钢连退退火炉PH/NOF段使用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所述水冷辊2沿轴向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一端连接有进水管路1,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3,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并联在出水管道3上的支路管道5,所述出水管道3上设有手动调节阀4;所述支路管道5上设有用于控制支路管道5通断的第一电磁调节阀6;所述支路管道5两端设置在出水管道3上手动调节阀4的两侧;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辊2防结露用防护结构,通过增加支路管道5,可以用于控制从水冷辊2中流出的冷却水的速度和流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主调节;从而可以防止退火炉水冷辊2产生结露,避免硅钢成品卷表面产生水印、花斑、条纹等,减少带钢表面缺陷,提高了成材率;另外,本专利技术使用电磁阀,可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主调节支路管道5的开度,避免了人工调节的麻烦,同时在控制系统的支配下,本专利技术电磁阀控制的更为精确。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路管道5上设有第一流量计7;第一流量计7的设置,可以用来检测支路管道5上流出的冷却水的量,可以用来反馈信号,用于确认第一电磁调节阀6的开度是否符合要求。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出水管道3连接有汇流管道8,所述汇流管道8直径大于出水管道3直径;所述汇流管道8上设有第二流量计9和温度计10;通过该第二流量计9和温度计10的设置,可以用来后续校正;用来二次判断流出的冷却液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第一电磁调节阀6进行再次调整,直至其符合设计要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护结构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执行模块;检测模块为第一流量计7、第二流量计9、第三流量计13以及温度计10等,温度计10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进行代替,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上述检测模块检测识别后,把各自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通知模块可以使用传统的PLC系统,直白一些可以认为是传统的电脑,PLC系统进行识别判断,并发送指令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可以是第一电磁调节阀6或者第二调节阀等,用于控制各个管道的通断以及流量;当然执行模块也可以是一些警示组件,例如警示灯或者扬声器等,用于提醒操作。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护结构还包括回流管道11,所述回流管道11一端与汇流管道8相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回流管道11上设有第二电磁控制阀12和第三流量计13;回流管道11,起到一定温度补偿作用,主要是在冬季,如果第一电磁阀的调节范围不能使得水冷辊2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就需要对进入水冷辊2内的冷却水进行温度补偿,而因为从水冷辊2出去的冷却液温度已经上升,所以该部分水液可以选取一部分进行温度补偿,继而保证整个水冷辊2整体温度恒定,减少或者避免了水滴的产生。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路管道5和回流管道11上设有单向阀;避免了冷却液的逆向流动。一种所述水冷辊2防结露用防护结构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每根水冷辊2出水管道3回路中的手动调节阀4处增加一个并联的支路管道5,支路管道5上安装第一电磁调节阀6和第一流量计7;在并联回路后面的汇流管道8上安装第二流量计9和一个温度计10;(2)使用时要求手动调节阀4始终处于一个固定的开口度;温度计10检测得到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识别判断,并发出指令控制第一电磁调节阀6的开度;从而保证每个水冷辊2温度的恒定。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进行论述:硅钢连退退火炉PH/NOF段,共19根水冷钢辊。每根辊子由一台独立的变频电机驱动其旋转,辊子的内部是空心的,辊子两端都与水管相连,冷却水从操作侧流入,传动侧流出,用来冷却辊子。传动侧出水管上安装有一个手动调节阀4,用来调节水流量大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手持点温枪定期测量水冷辊2出口处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手动调节阀4门开口度,防止水冷辊2产生结露。但是,人工调节精度不高,水流量忽大忽小,出水温度控制不稳定,炉辊容易产生结露。为了消除此类缺陷,我们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防护结构。每根水冷辊2出口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所述水冷辊沿轴向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一端连接有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并联在出水管道上的支路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支路管道通断的第一电磁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两端设置在出水管道上手动调节阀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所述水冷辊沿轴向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一端连接有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并联在出水管道上的支路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手动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支路管道通断的第一电磁调节阀;所述支路管道两端设置在出水管道上手动调节阀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管道连接有汇流管道,所述汇流管道直径大于出水管道直径;所述汇流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和温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辊防结露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执行模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勇严开龙汪红兵杜克飞林攀付军发常文亮张福煜孟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