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溅渣护炉靶向溅渣枪位控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炼钢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炉溅渣护炉靶向溅渣枪位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各大钢厂普遍采用溅渣护炉操作对炉体进行维护,利用造碱度和氧化镁相对合适的高温终点渣,在高压氮气的吹溅作用下,使其较为均匀的黏附在炉衬表面,并与炉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溅渣保护层,进而减少在吹炼过程中钢水、炉渣等因素的冲刷,起到保护炉衬,提高转炉寿命的作用。转炉在装料和冶炼过程中,炉衬各部分由于受废钢、铁水的撞击冲刷程度和炉渣、钢水的侵蚀速度不同,常出现各部位侵蚀程度不一的现象;目前多数钢厂采用氧枪与溅渣枪合一操作,溅渣时工人通过观察炉口跳渣情况,进行溅渣枪位调整控制,操作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必然造成溅渣的不均匀性,无法对炉衬薄弱区域进行“定向定点”溅渣。综上,采用目前的溅渣模式,无法对炉衬的各部位指定区域实现“定向定点”精确溅渣控制,由于溅渣护炉无法得到精确控制,常出现炉衬个别区域溅渣层过厚或者过薄,导致转炉炉型的不规则,造成冶炼工序操作的不稳定。为解决这一现象,目前行业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溅渣护炉靶向溅渣枪位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钢结束或停炉等待时,测量炉衬各部位的侵蚀情况,得出炉衬薄弱区域高度,即需靶向溅渣区域高度H,建立靶向溅渣枪位控制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数学计算模型确定溅渣枪位,溅渣完毕后,进行下一炉冶炼。/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转炉溅渣护炉靶向溅渣枪位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钢结束或停炉等待时,测量炉衬各部位的侵蚀情况,得出炉衬薄弱区域高度,即需靶向溅渣区域高度H,建立靶向溅渣枪位控制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数学计算模型确定溅渣枪位,溅渣完毕后,进行下一炉冶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溅渣护炉靶向溅渣枪位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学计算模型中,氧枪喷孔射出气流实际夹角θ具体为:
θ=-(0.06α+1.2)h4+(20.75-0.66α)h3-(2.22α-15.8)h2+(2.77α-37.05)h+1.12α-2.7+β
其中,θ为氧枪喷孔射出气流与氧枪中心线实际夹角,°;α为喷孔与氧枪中心线夹角,°;β为喷孔扩张角,°;h为溅渣时氧枪枪位高度,m。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宾,范鼎东,孙桂林,蒲雪峰,邓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