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修复剂及基于其的土壤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442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土壤生物修复剂及基于其的土壤修复方法。基于土壤生物修复剂的土壤修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操作:S1、翻土:将被污染的待修复土壤进行翻土晾晒;S2、二次翻土:将完成步骤1的土壤进行二次翻土晾晒;S3、喷药:在完成步骤S2的土壤表面喷洒一层土壤生物修复剂,静置至少3小时后进行至少一次翻土,并再次喷洒一层所述土壤生物修复剂,然后静置2~5天;S4、淋水:在完成步骤S3的土壤表面喷淋水分,然后将完成喷淋水分后的土壤进行通风干燥,即完成土壤的修复。通过纳米磷酸盐吸附或络合土壤中的铅、铬、镉、钴等重金属离子,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通过活性炭粉、壳聚糖吸附有机污染物,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

Soil bioremediation agent and soil remediation method based on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生物修复剂及基于其的土壤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生物修复剂及基于其的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的现象,土壤污染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使土壤生物种群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生产能力退化,“土壤-植物-动物-人体”的食物链最终对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由于其缓慢性和隐蔽性,故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目前的土壤改良方式单一,改良效果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生物修复剂,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为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壤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成:30~40份纳米磷酸盐、10~20份改性含硅矿物、20~40份固体工业废弃物、2~6份pH调节剂、5~10份活性炭粉、1~3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10份生物质炭、5~12份腐殖酸钠以及2~6份壳聚糖纤维;/n所述纳米磷酸盐包括纳米羟基磷灰石粉、纳米磷酸锆、介孔磷酸锌、焦磷酸钾以及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n所述改性含硅矿物由改性钾长石粉、改性钠长石粉、改性钙长石粉以及改性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所述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为羟基磷灰石颗粒与纳米蒙脱土或纳米沸石或纳米高岭土或高分子树脂的复合物,所述高分子树脂为聚乳酸;/n所述固体工业废弃...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壤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成:30~40份纳米磷酸盐、10~20份改性含硅矿物、20~40份固体工业废弃物、2~6份pH调节剂、5~10份活性炭粉、1~3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10份生物质炭、5~12份腐殖酸钠以及2~6份壳聚糖纤维;
所述纳米磷酸盐包括纳米羟基磷灰石粉、纳米磷酸锆、介孔磷酸锌、焦磷酸钾以及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所述改性含硅矿物由改性钾长石粉、改性钠长石粉、改性钙长石粉以及改性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所述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为羟基磷灰石颗粒与纳米蒙脱土或纳米沸石或纳米高岭土或高分子树脂的复合物,所述高分子树脂为聚乳酸;
所述固体工业废弃物为高炉渣、粉煤灰、废石膏、盐泥以任意比制成的混合物;
所述pH调节剂由氧化钙、氢氧化钙、三乙醇胺、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蓝细菌、脱硫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混合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每一份所述pH调节剂由质量占比20%~40%的氧化钙、10%~30%的氢氧化钙、15%~25%的三乙醇胺、5%~15%的碳酸钠、15%~30%的碳酸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质量占比为20%的枯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卓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苗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