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30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多元醇68~72份,二异氰酸酯23~24份,亲水扩链剂4~7份,多元醇扩链剂2~4份,中和剂1~2份,小分子胺类扩链剂1~3份;其中,所述多元醇采用至少两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多元醇;所述亲水扩链剂采用第一亲水扩链剂和第二亲水扩链剂,所述第一亲水扩链剂采用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亲水扩链剂采用乙二胺基乙磺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初粘性好,能够满足汽车内饰基材与包覆材料之间粘接力的要求,而且干燥快、高固低黏、形成分散体的稳定性佳,能应用于汽车座椅、顶棚、方向盘、装饰板、仪表盘等各种内饰基材的包覆。

A kind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 adhesive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包覆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内饰方面,溶剂型聚氨酯以初粘力强、干燥快等优点一直以来占据着主要市场。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汽车行业对于VOC的要求日趋严格,低VOC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呈现出逐步替代溶剂型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初粘性好,能够满足汽车内饰基材与包覆材料之间粘接力的要求,而且干燥快、高固低黏、形成分散体的稳定性佳,能应用于汽车座椅、顶棚、方向盘、装饰板、仪表盘等各种内饰基材的包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多元醇68~72份,二异氰酸酯23~24份,亲水扩链剂4~7份,多元醇扩链剂2~4份,中和剂1~2份,小分子胺类扩链剂1~3份;其中,所述多元醇采用至少两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多元醇;所述亲水扩链剂采用第一亲水扩链剂和第二亲水扩链剂,所述第一亲水扩链剂采用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亲水扩链剂采用乙二胺基乙磺酸钠。优选地,所述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且所述多元醇需含有聚酯多元醇与结晶型多元醇。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采用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异丙二醇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丙二醇中的至少两种。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多元醇扩链剂采用1,4-丁二醇、1,6-己二醇、1,3-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中和剂采用三乙胺、三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小分子胺类扩链剂采用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异佛尔酮二胺中的至少一种。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各原料配比进行选料。步骤1、含有亲水单体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第一亲水扩链剂混合在一起,并在80~90℃下反应2h,然后加入多元醇扩链剂,并在80~90℃下反应1h,再加入催化剂,并在70~80℃下反应,直至-NCO的含量达到3%~10%,从而制得含有亲水单体的聚氨酯预聚体;其中,所述催化剂采用有机铋类催化剂或有机锡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步骤2、中和反应: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降温至40~50℃,并在高速分散机的剪切作用下,加入中和剂,反应15~20min;步骤3、后扩链:在25~50℃条件下,向步骤2的反应液中加入第二亲水扩链剂,反应5~10min,然后加入小分子胺类扩链剂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高速分散20~30min,从而制得上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优选地,在步骤1中,在将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第一亲水扩链剂混合的过程中加入第一亲水扩链剂总重量1~2倍的丙酮。优选地,在步骤2中,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降温至40~50℃后,先向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所述聚氨酯预聚体总重量40~60%的丙酮,然后在高速分散机的剪切作用下,加入中和剂;在步骤3后扩链之后,采用真空减压方法脱除丙酮。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固含量在50%左右、粘度100mPa·s~700mPa·s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该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不仅初粘性好,能够满足汽车内饰基材与包覆材料之间粘接力的要求,而且干燥快、高固低黏、形成分散体的稳定性佳,能应用于汽车座椅、顶棚、方向盘、装饰板、仪表盘等各种内饰基材的包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多元醇68~72份,二异氰酸酯23~24份,亲水扩链剂4~7份,多元醇扩链剂2~4份,中和剂1~2份,小分子胺类扩链剂1~3份。其中,所述多元醇采用至少两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多元醇。所述亲水扩链剂采用第一亲水扩链剂和第二亲水扩链剂;所述第一亲水扩链剂采用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丙酸(DMPA)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采用二羟甲基丙酸;所述第二亲水扩链剂采用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95)。具体地,该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可以包括以下实施方案:(1)所述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且所述多元醇需含有聚酯多元醇与结晶型多元醇。所述多元醇采用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异丙二醇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丙二醇中的至少两种。(2)所述二异氰酸酯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异氰酸酯优选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3)所述多元醇扩链剂采用1,4-丁二醇、1,6-己二醇、1,3-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4)所述中和剂采用三乙胺、三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5)所述小分子胺类扩链剂采用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异佛尔酮二胺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该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各原料配比进行选料。步骤1、含有亲水单体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多元醇(该多元醇采用至少两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第一亲水扩链剂混合在一起,并在80~90℃下反应2h,然后加入多元醇扩链剂,并在80~90℃下反应1h,再加入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有机铋类催化剂或有机锡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并在70~80℃下反应,直至-NCO的含量达到3%~10%,从而制得含有亲水单体的聚氨酯预聚体。步骤2、中和反应: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降温至40~50℃,并在高速分散机的剪切作用下,加入中和剂,反应15~20min。步骤3、后扩链:在25~50℃条件下,向步骤2的反应液中加入第二亲水扩链剂,反应5~10min,然后加入小分子胺类扩链剂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高速分散20~30min,从而制得上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该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固含量在50%左右、粘度100mPa·s~700mPa·s更进一步地,该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多元醇68~72份,二异氰酸酯23~24份,亲水扩链剂4~7份,多元醇扩链剂2~4份,中和剂1~2份,小分子胺类扩链剂1~3份;/n其中,所述多元醇采用至少两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多元醇;所述亲水扩链剂采用第一亲水扩链剂和第二亲水扩链剂,所述第一亲水扩链剂采用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亲水扩链剂采用乙二胺基乙磺酸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多元醇68~72份,二异氰酸酯23~24份,亲水扩链剂4~7份,多元醇扩链剂2~4份,中和剂1~2份,小分子胺类扩链剂1~3份;
其中,所述多元醇采用至少两种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多元醇;所述亲水扩链剂采用第一亲水扩链剂和第二亲水扩链剂,所述第一亲水扩链剂采用二羟甲基丁酸、二羟甲基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亲水扩链剂采用乙二胺基乙磺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且所述多元醇需含有聚酯多元醇与结晶型多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采用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异丙二醇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丙二醇中的至少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扩链剂采用1,4-丁二醇、1,6-己二醇、1,3-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采用三乙胺、三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昕罗善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