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
,具体为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
技术介绍
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该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无法使得絮凝剂落入水中,进而无法使得水中悬浮颗粒及胶体快速沉淀,进而降低雨水净化效率,削弱该园林景观的生态循环效率,无法对絮凝剂的剩余量进行观察,进而无法对絮凝剂进行及时补充,降低生态循环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不可利用风力发电对蓄水池内水进行翻动处理,使得水中氧含量低,减慢树木群和湿生植物快速生长速度,无法促进该园林景观的生态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智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包括土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的顶部挖掘有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的内壁底部铺设有护盖层(3),所述蓄水池(3)的内部种植有湿身植物(4),所述土壤层(1)的顶部左右两侧种植有树木群(5),所述蓄水池(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引水管(6),所述引水管(6)预埋在土壤层(1)的内部,所述蓄水池(2)的内部设有下料组件(7);/n所述下料组件(7)包括支杆(701)、箱体(702)、盖板(703)、圆杆(704)、挡板(705)、斜杆(706)、扭力弹簧(707)和泡沫板(708);/n所述支杆(701)的底部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包括土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的顶部挖掘有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的内壁底部铺设有护盖层(3),所述蓄水池(3)的内部种植有湿身植物(4),所述土壤层(1)的顶部左右两侧种植有树木群(5),所述蓄水池(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引水管(6),所述引水管(6)预埋在土壤层(1)的内部,所述蓄水池(2)的内部设有下料组件(7);
所述下料组件(7)包括支杆(701)、箱体(702)、盖板(703)、圆杆(704)、挡板(705)、斜杆(706)、扭力弹簧(707)和泡沫板(708);
所述支杆(701)的底部均与蓄水池(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杆(701)的顶部固接有箱体(702),所述箱体(70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703),所述箱体(70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圆杆(704)转动连接有挡板(705),所述圆杆(704)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707),所述扭力弹簧(707)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挡板(705)和箱体(702)相卡接,所述挡板(705)的底部外侧固接有斜杆(706),所述斜杆(706)的末端固接有泡沫板(7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6)与树木群(5)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05)关于支杆(701)轴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智能循环系统的生态式园林景观,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702)的内部设有提示组件(8);
所述提示组件(8)包括凹槽(801)、转板(802)、尼龙绳(803)、圆球(8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