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190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柱壳体,所述外壳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与外部污水收集装置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静置腔室,所述外壳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静置腔室相连通的出水口;溢流结构,所述溢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进水口的下方,用来沉淀污水中的杂质颗粒;过滤结构;分流结构;以及搅拌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净化受污染的污水水体,净化循环水质,对于生态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A sewage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ecological treatment in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由于海绵城市在建设中离不开水体环境建设,而如何处理水体环境污染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克服的问题之一,而一般湖泊河流等水体污染往往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化合物、重金属等,为了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必须要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能够有效的净化污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柱壳体,所述外壳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与外部污水收集装置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静置腔室,所述外壳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静置腔室相连通的出水口;溢流结构,所述溢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内进水口的下方,用来沉淀污水中的杂质颗粒;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溢流结构的下方,用来承接所述溢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n外壳(1),所述外壳(1)为圆柱壳体,所述外壳(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与外部污水收集装置相连通的进水口(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静置腔室(4),所述外壳(1)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静置腔室(4)相连通的出水口(3);/n溢流结构(5),所述溢流结构(5)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进水口(2)的下方,用来沉淀污水中的杂质颗粒;/n过滤结构(6),所述过滤结构(6)设置在所述溢流结构(5)的下方,用来承接所述溢流结构(5)溢出的污水,所述溢流结构(5)中在设计的污水流路上设置有独立于所述过滤结构(6)的滤包,所述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中生态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为圆柱壳体,所述外壳(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与外部污水收集装置相连通的进水口(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静置腔室(4),所述外壳(1)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静置腔室(4)相连通的出水口(3);
溢流结构(5),所述溢流结构(5)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进水口(2)的下方,用来沉淀污水中的杂质颗粒;
过滤结构(6),所述过滤结构(6)设置在所述溢流结构(5)的下方,用来承接所述溢流结构(5)溢出的污水,所述溢流结构(5)中在设计的污水流路上设置有独立于所述过滤结构(6)的滤包,所述过滤结构(6)的底部开孔作为所述污水流路在所述过滤结构(6)中的出口,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用来搁置所述过滤结构(6)上边沿的第一环台(7);
分流结构(8),所述分流结构(8)设置在所述过滤结构(6)的下方,所述分流结构(8)呈伞状,所述分流结构(8)的伞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螺旋叶片(9),用来在伞沿处形成多道带有角速度的污水分流体;以及
搅拌结构(10),所述搅拌结构(10)设置在所述分流结构(8)下方,用来承接并汇聚所述污水分流体形成水流漩涡,所述搅拌结构(10)中包括多个曝气孔(11),所述曝气孔(11)与充气装置(12)连通,所述搅拌结构(10)的下部设置通孔,所述水流漩涡自所述通孔流出后进入所述静置腔室(4),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用来搁置所述搅拌结构(10)上边沿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隽琰刘蕾董尚斌孟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