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02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运输系统,包括主运输线,主运输线的尾端设有与中间运输机,中间运输机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运输机和第二运输机,中间运输机包括底座,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导向活动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上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运输辊筒,活动架上设有带动各运输辊筒同向转动的辊筒动力机构,底座与活动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架运动的活动架驱动机构。使用时将两辆车同时开到第一运输机的装车位置和第二运输机的装车位置,当一辆车装满后,通过活动架驱动机构使活动架与第二运输机对接对该处的车辆装车,在该车辆装车时,已经装满的车辆可以开走并将空车开至此处等待装车,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装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装车的效率。

A new transport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运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送及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厂仓库以及物流运输装车等领域必不可少的会用到运输装置,一般的运输装置采用辊筒输送机,但是现有的辊筒输送机一般都是单个独立使用,比如在仓库进行装车时,使用现有的辊筒输送机在装满一辆车需要装另一辆车时,需要将装满的车开走而将空车开至该位置才可以。上述这段时间没有被利用起来,导致在物流运输量较大时,装车效率较低,现有的输送机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车效率高的新型运输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运输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运输系统,包括主运输线,主运输线的尾端设置有与主运输线对接的且运输方向垂直于主运输线的运输方向的中间运输机,中间运输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中间运输机对接且运输方向均与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垂直的第一运输机和第二运输机,中间运输机包括长度沿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延伸的底座,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导向活动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上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运输辊筒,活动架上设置有带动各运输辊筒同向转动的辊筒动力机构,底座与活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架运动的活动架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架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长度沿底座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活动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传动设置有用于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对立板,各对立板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各立板上均转动设置有轴线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轮,活动架上设置有开口朝向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且与相应一侧立板上导向轮导向移动配合的导轨槽。所述第一运输机的结构与中间运输机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运输机的结构与中间运输机的结构相同。所述主运输线包括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所述主运输线还包括设置于中间运输机与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之间的辊筒运输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装车时可以将两辆车同时开到第一运输机的装车位置和第二运输机的装车位置,中间运输机上通过活动架驱动机构使上部的活动架首先与第一运输机对接对该处的车辆进行装车,当此处车辆装满后,通过活动架驱动机构使活动架与第二运输机对接对该处的车辆装车,在该车辆装车时,已经装满的车辆可以开走并将空车开至此处等待装车,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装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装车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运输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间运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中间运输机的活动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运输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包括主运输线1,主运输线1的尾端设置有与主运输线对接的且运输方向垂直于主运输线的运输方向的中间运输机2,中间运输机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中间运输机对接且运输方向均与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垂直的第一运输机3和第二运输机4。中间运输机2包括长度沿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延伸的底座21,底座21上沿其长度方向导向活动设置有活动架22,活动架22上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运输辊筒23,活动架22上设置有带动各运输辊筒同向转动的辊筒动力机构。辊筒动力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动架上的辊筒驱动电机32,辊筒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各辊筒上均设置有从动皮带轮,辊筒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最近的辊筒转动,相邻两个辊筒之间通过皮带传动。底座与活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架运动的活动架驱动机构。活动架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21上的长度沿底座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29,活动架2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0,驱动电机30的动力输出轴上传动设置有用于与齿条29啮合传动的齿轮31。底座2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对立板26,各对立板26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各立板上均转动设置有轴线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轮27,本实施例中一个立板上设置有4个导向轮27,且该4个导向轮设置高度一致。活动架2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且与相应一侧立板上导向轮导向移动配合的导轨槽28。第一运输机3的结构与中间运输机2的结构相同。第二运输机4的结构也与中间运输机2的结构相同。主运输线1包括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5,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本文中不再详细描述,设置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的作用是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灵活设置,使用方便。主运输线1还包括设置于中间运输机2与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5之间的辊筒运输机6,该辊筒运输机6为普通的的辊筒运输机,其与中间运输机的区别仅在于该辊筒运输机中不设置齿条、驱动电机和齿轮,即该辊筒运输机的底座和底座上的活动架之间固定设置。在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和中间运输机之间设置上述辊筒运输机的作用是,保证由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上运输过来的物品能够准确且方向正确的运输至中间运输机上,防止由柔性伸缩辊筒输送机上运输过来的物品偏斜运输至中间运输机上。使用时,将两辆车同时开到第一运输机的装车位置和第二运输机的装车位置,中间运输机上通过活动架驱动机构使上部的活动架首先与第一运输机对接对该处的车辆进行装车,当此处车辆装满后,通过活动架驱动机构使活动架与第二运输机对接对该处的车辆装车,在该车辆装车时,已经装满的车辆可以开走并将空车开至此处等待装车,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装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装车的效率。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机的结构可以与辊筒运输机的结构相同;第二运输机的结构可以与辊筒运输机的结构相同;底座上也可以设置导向槽,此时活动架上设置有导向轮;辊筒动力机构也可以采用链条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运输线,主运输线的尾端设置有与主运输线对接的且运输方向垂直于主运输线的运输方向的中间运输机,中间运输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中间运输机对接且运输方向均与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垂直的第一运输机和第二运输机,中间运输机包括长度沿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延伸的底座,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导向活动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上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运输辊筒,活动架上设置有带动各运输辊筒同向转动的辊筒动力机构,底座与活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架运动的活动架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运输线,主运输线的尾端设置有与主运输线对接的且运输方向垂直于主运输线的运输方向的中间运输机,中间运输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中间运输机对接且运输方向均与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垂直的第一运输机和第二运输机,中间运输机包括长度沿中间运输机的运输方向延伸的底座,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导向活动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上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运输辊筒,活动架上设置有带动各运输辊筒同向转动的辊筒动力机构,底座与活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架运动的活动架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长度沿底座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活动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传动设置有用于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瑞通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