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和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热渐进成形
,特别是一种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和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钛及钛合金材料不仅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比强度高、抗疲劳和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突出优点,而且钛的资源丰富,可循环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迫切需要,钛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钛合金在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汽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被人们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和“陆地金属”,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材料。然而,钛合金在常温下屈强比大,所需成形力大,易开裂,因此钛和钛板的塑性变形范围十分窄小;而且,钛合金在常温下弹性模量也很小,因此钣金成形后回弹严重,不易贴模,成形困难。以上因素给钛合金常温下变形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和方法,利用钛合金材料在加热状态下的软化和蠕变性能,使其塑性提高,从而降低成形力和改善成形性,减少成形工序和零件的回弹。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成形薄板(1)、支撑模型(2)、第一刚性工具头(3)、绝缘连杆(8)、导线(9)、第二刚性工具头(16)、可调柔性工具头组(17)和低压大电流脉冲电源(13);/n待成形薄板(1)固定在支撑模型(2)上;绝缘连杆(8)上依次安装有第一刚性工具头(3)、可调柔性工具头组(17)和第二刚性工具头(16);第一刚性工具头(3)的加工端面和第二刚性工具头(16)的加工端面分别位于待成形薄板(1)上两相邻的加工区域上方、且与待成形薄板(1)接触;第一刚性工具头(3)的底部和第二刚性工具头(16)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接入低压大电流脉冲电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成形薄板(1)、支撑模型(2)、第一刚性工具头(3)、绝缘连杆(8)、导线(9)、第二刚性工具头(16)、可调柔性工具头组(17)和低压大电流脉冲电源(13);
待成形薄板(1)固定在支撑模型(2)上;绝缘连杆(8)上依次安装有第一刚性工具头(3)、可调柔性工具头组(17)和第二刚性工具头(16);第一刚性工具头(3)的加工端面和第二刚性工具头(16)的加工端面分别位于待成形薄板(1)上两相邻的加工区域上方、且与待成形薄板(1)接触;第一刚性工具头(3)的底部和第二刚性工具头(16)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接入低压大电流脉冲电源(13)的正极和负极,形成局部自阻加热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柔性工具头组(17),包括:N组柔性工具头(19)和N组弹性元件(18);其中,各柔性工具头通过对应的弹性元件与绝缘连杆(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工具头(19)的头部结构采用一体式刚性结构或滚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刚性工具头(3)和第二刚性工具头(16)内分别加工有第一冷却流道(4)和第二冷却流道(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5)、温度控制系统(11)和冷却控制系统(12);
第一冷却流道(4)的入口端与冷却控制系统(1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冷却流道(15)的出口端与冷却控制系统(1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冷却流道(4)的出口端与第二冷却流道(15)的入口端通过导管(5)相互连通;温度控制系统(11)和冷却控制系统(12)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阻加热渐进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红外热成像仪(6)、第一绝缘支架(7)、第二红外热成像仪(14)和第二绝缘支架(9);其中,第一绝缘支架(7)和第二绝缘支架(9)分别设置在绝缘连杆(8)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爱军,汤泽军,狄旭东,代国宝,陈少君,姚旗,王博,陶克梅,李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