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42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包括上按摩块、中按摩块和下按摩块,所述上按摩块用于对位于颈部与头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中按摩块用于对颈部肌肉按摩,所述下按摩块用于对位于颈部与肩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上按摩块第二端与所述中按摩块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第二端与所述下按摩块第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颈部表层肌肉群进行深层次按摩的颈部按摩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按摩装置只能够按摩颈部表层肌肉群表层而无法对颈部表层肌肉群进行较深按摩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按摩装置进行肌肉深层按摩带来的不适感。

Neck mass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颈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颈肩部不适是颈椎病的最早期症状,是颈肩部肌肉、韧带长期一个姿势劳损所致,这一阶段主要症状为颈后部肌肉有僵、酸、沉、凉、痛的不适感。为了缓解或者根治颈肩部不适,人们通常会采用按摩方式进行保守治疗以及初期治疗,为了保证按摩效果,人们通常会寻找技术较好的按摩师进行按摩,而目前按摩技术较好的按摩师收费也相对较高,并且时长也有相对的限制。而现有颈部按摩装置仅仅会对颈部表层肌肉群(如头夹肌)进行浅层按摩,很难肌肉进行深层按摩,更不说对颈部深层肌肉(例如位于头夹肌下方的枕下肌)进行按摩,只能轻微缓解颈肩部不适,在长期使用的前提下无法消除颈肩部不适带来的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颈部表层肌肉群进行深层次按摩的颈部按摩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按摩装置只能够按摩颈部表层肌肉群表层而无法对颈部表层肌肉群进行较深按摩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按摩装置进行肌肉深层按摩带来的不适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颈部按摩装置,包括上按摩块、中按摩块和下按摩块,所述上按摩块用于对位于颈部与头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中按摩块用于对颈部肌肉按摩,所述下按摩块用于对位于颈部与肩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上按摩块第二端与所述中按摩块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第二端与所述下按摩块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包括按摩构件和颈部按摩主体,所述按摩构件包括表面设有球冠状凸起的按摩球,所述按摩球均匀安装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按摩构件安装区内且所述球冠状凸起设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外侧,所述球冠状凸起的半径为0.6~1.2mm,所述按摩球的半径为2~3mm;所述按摩球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颈部按摩主体包括底板、安装板和限位板,所述按摩球下端穿过所述限位板上的安装孔通过万向球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板面上,所述限位板下板面与所述安装板上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下板面与所述底板上板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板正下方的所述底板上板面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凹槽围成一个密封腔,所述凹槽槽底上设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上设有浸有药液的药棉或者海绵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上板面和下板面的下导通孔,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贯穿所述限位板上板面和下板面的上导通孔,所述下导通孔和所述下导通孔同轴且导气管的上端穿过所述下导通孔设置在所述上导孔内,所述导气管进气端管口与所述药棉或海绵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密封腔通过所述导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底板上板面为弧形面;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限位板均为弧形板。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药棉或海绵体上方设有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限位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下板面上。上述颈部按摩装置,在所述限位板的宽度方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导气孔。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上按摩块包括头部按摩主体,所述头部按摩主体上通过万向球安装结构安装有所述按摩球,安装在所述头部按摩主体上的所述按摩球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下按摩块包括肩部按摩主体,所述肩部按摩主体上通过万向球安装结构安装有所述按摩球,安装在所述肩部按摩主体上的所述按摩球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上按摩块、所述中按摩块和所述下按摩块分别安装在固定底座上。上述颈部按摩装置,所述上按摩块和所述中按摩块通过直线运动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直线运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上按摩块和所述中按摩块沿直线做合拢或分离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在按摩球上设置的球冠状凸起对颈部表层肌肉群的表层和深层进行双重挤压,半径较大的按摩球可以避免半径较小的球冠状凸起对颈部表层肌肉群产生实质性的撕裂性损伤,同时还可以利用球冠状凸起对位于头夹肌内侧的枕下肌产生一定的按摩效果。2.本专利技术利用按摩球上设置的球冠状凸起可以对穴位或者经络点进行挤压和按摩,尤其是上按摩块上的按摩球,可以通过按压风池穴缓解头疼。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上按摩块和中按摩块进行分离可以实现对颈椎的牵拉,有效缓解颈椎病带来的痛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颈部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颈部按摩装置的中按摩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上按摩块;200-中按摩块,201-底板,202-电加热板,203-药棉或海绵体,204-限位构件,205-导气管,206-安装板,207-限位板,208-按摩球,209-球冠状凸起,210-万向球安装结构,211-凹槽;300-下按摩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颈部按摩装置,包括上按摩块100、中按摩块200和下按摩块300,所述上按摩块100用于对位于颈部与头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中按摩块200用于对颈部肌肉按摩,所述下按摩块300用于对位于颈部与肩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上按摩块100第二端与所述中按摩块200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200第二端与所述下按摩块300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200包括按摩构件和颈部按摩主体,所述按摩构件包括表面设有球冠状凸起209的按摩球208,所述按摩球208均匀安装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按摩构件安装区内且所述球冠状凸起209设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外侧,所述球冠状凸起209的半径为0.6~1.2mm,所述按摩球208的半径为2~3mm;所述按摩球208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其中,所述颈部按摩主体包括底板201、安装板206和限位板207,所述按摩球208下端穿过所述限位板207上的安装孔通过万向球安装结构210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06上板面上,所述限位板207下板面与所述安装板206上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06下板面与所述底板201上板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板206正下方的所述底板201上板面上设有凹槽211且所述安装板206和所述凹槽211围成一个密封腔,所述凹槽211槽底上设有电加热板202,所述电加热板202上设有浸有药液的药棉或者海绵体;所述安装板206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206上板面和下板面的下导通孔,所述限位板207上设有贯穿所述限位板207上板面和下板面的上导通孔,所述下导通孔和所述下导通孔同轴且导气管205的上端穿过所述下导通孔设置在所述上导孔内,所述导气管205进气端管口与所述药棉或海绵体203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密封腔通过所述导气管205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底板201上板面为弧形面;所述安装板206和所述限位板207均为弧形板。为了避免所述药棉或海绵体203在所述凹槽211内移动形成的堆积状堵塞所述导气管205的进气口,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药棉或海绵体203上方设有限位构件204,所述限位构件204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而为了避免更换所述药棉或海绵体203或者添加药液时需要再次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按摩块(100)、中按摩块(200)和下按摩块(300),所述上按摩块(100)用于对位于颈部与头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中按摩块(200)用于对颈部肌肉按摩,所述下按摩块(300)用于对位于颈部与肩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上按摩块(100)第二端与所述中按摩块(200)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200)第二端与所述下按摩块(300)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200)包括按摩构件和颈部按摩主体,所述按摩构件包括表面设有球冠状凸起(209)的按摩球(208),所述按摩球(208)均匀安装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按摩构件安装区内且所述球冠状凸起(209)设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外侧,所述球冠状凸起(209)的半径为0.6~1.2mm,所述按摩球(208)的半径为2~3mm;所述按摩球(208)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按摩块(100)、中按摩块(200)和下按摩块(300),所述上按摩块(100)用于对位于颈部与头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中按摩块(200)用于对颈部肌肉按摩,所述下按摩块(300)用于对位于颈部与肩部连接过渡区肌肉进行按摩:所述上按摩块(100)第二端与所述中按摩块(200)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200)第二端与所述下按摩块(300)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按摩块(200)包括按摩构件和颈部按摩主体,所述按摩构件包括表面设有球冠状凸起(209)的按摩球(208),所述按摩球(208)均匀安装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按摩构件安装区内且所述球冠状凸起(209)设在所述颈部按摩主体的外侧,所述球冠状凸起(209)的半径为0.6~1.2mm,所述按摩球(208)的半径为2~3mm;所述按摩球(208)在外力作用下自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主体包括底板(201)、安装板(206)和限位板(207),所述按摩球(208)下端穿过所述限位板(207)上的安装孔通过万向球安装结构(210)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06)上板面上,所述限位板(207)下板面与所述安装板(206)上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06)下板面与所述底板(201)上板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板(206)正下方的所述底板(201)上板面上设有凹槽(211)且所述安装板(206)和所述凹槽(211)围成一个密封腔,所述凹槽(211)槽底上设有电加热板(202),所述电加热板(202)上设有浸有药液的药棉或者海绵体;所述安装板(206)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206)上板面和下板面的下导通孔,所述限位板(207)上设有贯穿所述限位板(207)上板面和下板面的上导通孔,所述下导通孔和所述下导通孔同轴且导气管(205)的上端穿过所述下导通孔设置在所述上导孔内,所述导气管(205)进气端管口与所述药棉或海绵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福玲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