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407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所述的卷材本体包括自上而下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自粘沥青层和隔离层,所述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包括芯层和复合在芯层上表面的面层,所述的芯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改性树脂层,所述的面层为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具有抗渗能力强、抗拉强度高、低温柔性好、线胀系数小、耐化学性能好、变形适应力强、适应范围温度宽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Polyethylene polypropylene polymer self-adhesive waterproof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本技术涉及防水卷材
,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传统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是聚乙烯土工膜产品之一,在聚乙烯膜的两面复合上丙纶无纺布。而丙纶无纺布并不是防水层,它是卷材与卷材(基层)的媒体。就聚乙烯膜本身而言,并不需要这层媒体,加上这媒体皆因出于降低厚度,解决接缝困难的需要。但由于聚乙烯膜的线胀系数大,抗拉强度低、耐候性以及耐低温性能较差;此外,由于聚乙烯膜复合两层丙纶无纺布,导致卷材自身的延伸性、低温柔软性和变形适应能力等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渗能力强、抗拉强度高、低温柔性好、线胀系数小、耐化学性能好、变形适应力强、适应范围温度宽和使用寿命长的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所述的卷材本体包括自上而下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自粘沥青层和隔离层,所述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包括芯层和复合在芯层上表面的面层,所述的芯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改性树脂层,所述的面层为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优选的,所述的自粘沥青层为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优选的,所述的隔离层为涂硅隔离膜。优选的,所述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2-0.5mm。优选的,所述的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的涂覆厚度为0.5-1mm。优选的,所述的卷材本体的厚度为1.2-2.0mm。优选的,所述的卷材本体在长边所在的一侧或两侧位置上设置有搭接边。优选的,所述的搭接边为在卷材本体的长边向外延伸形成的沥青搭接边。优选的,所述的搭接边内部设置有玻纤网格布。优选的,所述的搭接边的宽度为5-8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防水卷材,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替代聚乙烯膜为主防水层,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为支比度较高(大分子侧链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制成,其延伸性、不透水性、柔软性、抗穿刺性、耐低温性能较好。利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为芯层,以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为面层,经挤出压延复合工艺一次加工成型,形成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降低防水卷材线胀系数,大幅度提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不透水性、柔软性、抗穿刺性、耐化学性能和耐低温性能。2、本技术的防水卷材,以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为面层,通过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芯层)的复合,解决了普通聚乙烯膜线胀系数大的不足,增加了产品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产品的摩擦系数,并使复合卷材的粘接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与水泥的粘接。3、本技术的防水卷材的自粘沥青层为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具有高弹性、高延伸率和低脆点的优点,从而提高防水卷材的延伸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卷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设置成单接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设置成双接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卷材本体、11-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1-芯层、112-面层、12-自粘沥青层、13-隔离层、2-搭接边、21-玻纤网格布、22-沥青层。具体实施方式:为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参照图1-3,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1,所述的卷材本体1的厚度为1.2-2.0mm。所述的卷材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自粘沥青层12和隔离层13。所述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包括芯层111和复合在芯层111上表面的面层112,所述的芯层111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所述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2-0.5mm。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为支比度较高(大分子侧链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制成,其延伸性、不透水性、柔软性、抗穿刺性、耐低温性能较好,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所述的面层112为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以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为面层112,通过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芯层111)的复合,解决了普通聚乙烯膜线胀系数大的不足,增加了产品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产品的摩擦系数,并使复合卷材的粘接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水泥粘接。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利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为芯层111,以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为面层112,经挤出压延复合工艺一次加工成型,形成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降低防水卷材线胀系数,大幅度提高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不透水性、柔软性、抗穿刺性、耐化学性能和耐低温性能。所述的自粘沥青层12为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所述的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的涂覆厚度为0.5-1mm。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利用经以基础油为软化剂、丁苯橡胶(SBR)为改性剂改性的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全天候)和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制成,使得该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具有高弹性、高延伸率和低脆点的优点。该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具有极强的粘结功能,能有效防止窜水现象发生。所述的隔离层13为涂硅隔离膜,涂硅隔离膜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所述的卷材本体1在长边所在的一侧或两侧位置上设置有搭接边2,即该卷材本体1可设置成单搭接边(如图2所示)或双搭接边(如图3所示)。所述的搭接边2的宽度为5-8cm。所述的搭接边2为在卷材本体1的长边向外延伸形成的沥青搭接边。所述的搭接边2内部设置有玻纤网格布21。玻纤网格布21能提高搭接边2的抗拉伸能力,使其施工时不易变形。本技术的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集高分子材料和自粘卷材优点于一身,自愈性和蠕变性好,且兼具较强的延伸性,适应基层变形。该产品符合GB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FS2)的标准要求,可用于干铺法或湿铺法施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材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自粘沥青层(12)和隔离层(13),所述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包括芯层(111)和复合在芯层(111)上表面的面层(112),所述的芯层(111)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所述的面层(112)为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材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自粘沥青层(12)和隔离层(13),所述的聚乙烯无纺布复合层(11)包括芯层(111)和复合在芯层(111)上表面的面层(112),所述的芯层(111)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所述的面层(112)为丙纶或涤纶无纺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粘沥青层(12)为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13)为涂硅隔离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聚乙烯丙纶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2-0.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丙纶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玉刘兴邦杨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源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