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09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自修补层、防水层和防护层;所述自修补层包括设于基层上方的生石灰层和设于生石灰层上方的塑料层;所述防水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改性沥青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结构通过使用双层改性沥青包裹防水卷材的方式,使得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设置了自修补层,能够自动对开裂的部分进行修补。

A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防水大多依靠涂刷防水层,但这种方式的防水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比较常用的防水结构是在水泥基层上铺设防水卷材,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防水卷材不是一个整体,多条防水卷材铺开后,相邻两条防水卷材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这些缝隙导致了防水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通过使用双层改性沥青包裹防水卷材的方式,使得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设置了自修补层,能够自动对开裂的部分进行修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自修补层、防水层和防护层。所述自修补层包括设于基层上方的生石灰层和设于生石灰层上方的塑料层。所述防水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改性沥青层。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水卷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改性沥青层和第二改性沥青层之间,所述防水卷材层中,相邻两个防水卷材之间的缝隙由改性沥青补满,使得防水卷材层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防水,所述第一改性沥青层和第二改性沥青层本身就具备一定程度的防水效果,整体防水效果更好,在所述防水层下方设置自修补层,首先塑料层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当所述塑料层被破坏,水流通过塑料层的裂口流向生石灰层,水与生石灰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将塑料软化,软化的塑料重新将裂口补齐,起到自修补的作用,另外本防水结构中,各层之间的密封性大于采用硬质结构防水的防水结构。本技术的防水结构通过使用双层改性沥青包裹防水卷材的方式,使得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设置了自修补层,能够自动对开裂的部分进行修补,防水结构整体的防水效果更好,各层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呈矩形的钢笼,所述钢笼内填充有鹅卵石,所述钢笼外浇注混凝土。防护层中的钢笼及鹅卵石的设计,使得防护层具备了耐冲刷的能力,增强了结构整体的耐冲刷的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二改性沥青层与防护层之间设有加强钢筋网。在第二改性沥青层与防护层之间设置加强钢筋网,使得防护层上的压力能够均匀的施加在第二改性沥青层上,避免了局部高压导致的第二改性沥青层的破坏,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寿命。优选的,所述塑料层与第一改性沥青层之间设有加强钢筋网。在第一改性沥青层与塑料层之间设置加强钢筋网,使得来自防水层的压力能够均匀的施加在塑料层上,避免了局部高压导致的塑料层的破坏,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寿命。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防水结构通过使用双层改性沥青包裹防水卷材的方式,使得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设置了自修补层,能够自动对开裂的部分进行修补,防水结构整体的防水效果更好,各层之间的密封性更好;2、防护层中的钢笼及鹅卵石的设计,使得防护层具备了耐冲刷的能力,增强了结构整体的耐冲刷的能力;3、在第二改性沥青层与防护层之间设置加强钢筋网,使得防护层上的压力能够均匀的施加在第二改性沥青层上,避免了局部高压导致的第二改性沥青层的破坏,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寿命;4、在第一改性沥青层与塑料层之间设置加强钢筋网,使得来自防水层的压力能够均匀的施加在塑料层上,避免了局部高压导致的塑料层的破坏,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自修补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基层;20、自修补层;21、生石灰层;22、塑料层;30、防水层;31、第一改性沥青层;32、防水卷材层;33、第二改性沥青层;40、防护层;41、钢笼;42、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10、自修补层20、防水层30和防护层40。自修补层20包括设于基层10上方的生石灰层21和设于生石灰层21上方的塑料层22。防水层30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层31、防水卷材层32和第二改性沥青层33。上述结构中,防水卷材层32设置在第一改性沥青层31和第二改性沥青层33之间,防水卷材层32中,相邻两条防水卷材之间的缝隙由改性沥青补满,使得防水卷材层32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防水,第一改性沥青层31和第二改性沥青层33本身就具备一定程度的防水效果,整体防水效果更好,在防水层30下方设置自修补层20,首先塑料层22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当塑料层22被破坏,水流通过塑料层22的裂口流向生石灰层21,水与生石灰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将塑料软化,软化的塑料重新将裂口补齐,起到自修补的作用,另外本防水结构中,各层之间的密封性大于采用硬质结构防水的防水结构。本技术的防水结构通过使用双层改性沥青包裹防水卷材的方式,使得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设置了自修补层20,能够自动对开裂的部分进行修补,防水结构整体的防水效果更好,各层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防护层40包括呈矩形的钢笼41,钢笼41内填充有鹅卵石,钢笼41外浇注混凝土42。防护层40中的钢笼41及鹅卵石的设计,使得防护层40具备了耐冲刷的能力,增强了结构整体的耐冲刷的能力。实施例2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二改性沥青层33与防护层40之间、塑料层22与第一改性沥青层31之间均设有加强钢筋网。在第二改性沥青层33与防护层40之间设置加强钢筋网,使得防护层40上的压力能够均匀的施加在第二改性沥青层33上,避免了局部高压导致的第二改性沥青层33的破坏,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寿命。在第一改性沥青层31与塑料层22之间设置加强钢筋网,使得来自防水层30的压力能够均匀的施加在塑料层22上,避免了局部高压导致的塑料层22的破坏,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寿命。实施例3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自修补层、防水层和防护层;/n所述自修补层包括设于基层上方的生石灰层和设于生石灰层上方的塑料层;/n所述防水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改性沥青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自修补层、防水层和防护层;
所述自修补层包括设于基层上方的生石灰层和设于生石灰层上方的塑料层;
所述防水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层、防水卷材层和第二改性沥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弘吴柏成朱宇胡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