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36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包括盖合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上方的遮罩板,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多个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遮罩板上设置有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数量匹配的遮罩单元,各遮罩单元嵌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在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的电浆头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之间增加了遮罩板,并在遮罩板上形成圆锥台通孔结构,该圆锥台通孔结构用于通过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通过较少等离子的流量,大大减少了等离子产生的吸附力,从而减少生产工艺中镜片与塑模附着力,降低工艺中镜片破片现象。

Adhesion adjustment structure for contact lens optical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
本技术涉及隐形眼镜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隐形眼镜主要目的是视力矫正,相对于框架式眼镜有相对好的视力矫正范围,其中软式隐形眼镜特别受到市场的喜爱,因其相较于硬式隐形眼镜也较好的配戴舒适度。在隐形眼镜制作过程中,需要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是采用电浆改变塑胶光学模表面的亲水性,即利用大气电浆设备改变生产中光学膜表面性质。但是,现有的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运用上接触产品(隐形眼镜)面积过大,由于使用中接触面积过大,造成产品(隐形眼镜)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附着力过大,从而导致产品(隐形眼镜)在生产工艺上损失过大,容易发生破片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运用上接触产品(隐形眼镜)面积过大,由于使用中接触面积过大,导致产品(隐形眼镜)在生产工艺上损失过大,容易发生破片现象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在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的电浆头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之间增加了遮罩板,并在遮罩板上形成圆锥台通孔结构,该圆锥台通孔结构用于通过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通过较少等离子的流量,大大减少了等离子产生的吸附力,从而减少生产工艺中镜片与塑模附着力,降低工艺中镜片破片现象,又能很好的利用大气电浆产生亲水性附着力对隐形眼镜表面进行处理,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包括盖合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上方的遮罩板,所述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多个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所述遮罩板上设置有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数量匹配的遮罩单元,各遮罩单元嵌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内,各遮罩单元均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圆锥台通孔、上卡接部、下嵌入部,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设置遮罩板内,所述上卡接部、下嵌入部依次位于遮罩板的下方,所述上卡接部卡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的上边沿,所述下嵌入部嵌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内,所述上卡接部内设置有第二圆锥台通孔,所述下嵌入部内设置有第三圆锥台通孔,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第二圆锥台通孔、第三圆锥台通孔构成圆锥台通孔结构,该圆锥台通孔结构用于通过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且将等离子作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内的隐形眼镜上。前述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第二圆锥台通孔、第三圆锥台通孔大口端均朝上设置。前述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所述圆锥台通孔结构的开口角度在100°至150°之间。前述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所述圆锥台通孔结构的大口端直径为15mm,小口端直径为5mm。前述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所述遮罩板的周圈设置有用于固定到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的固定安装孔。前述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所述遮罩板的边角均为圆弧过渡。前述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所述遮罩板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材质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在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的电浆头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之间增加了遮罩板,并在遮罩板上形成圆锥台通孔结构,该圆锥台通孔结构用于通过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且将等离子作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内的隐形眼镜上,通过较少等离子的流量,大大减少了等离子产生的吸附力,从而减少生产工艺中镜片与塑模附着力,降低工艺中镜片破片现象,又能很好的利用大气电浆产生亲水性附着力对隐形眼镜表面进行处理,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遮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01: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2:遮罩板;201:遮罩单元;202:第一圆锥台通孔:203:上卡接部;204:下嵌入部;205:第二圆锥台通孔;206:第三圆锥台通孔;3:固定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包括盖合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上方的遮罩板2,所述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多个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所述遮罩板2上设置有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数量匹配的遮罩单元201,各遮罩单元201嵌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各遮罩单元201均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圆锥台通孔202、上卡接部203、下嵌入部204,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202设置遮罩板2内,所述上卡接部203、下嵌入部204依次位于遮罩板2的下方,所述上卡接部203卡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的上边沿,所述下嵌入部204嵌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所述上卡接部203内设置有第二圆锥台通孔205,所述下嵌入部204内设置有第三圆锥台通孔206,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202、第二圆锥台通孔205、第三圆锥台通孔206构成圆锥台通孔结构,该圆锥台通孔结构用于通过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且将等离子作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的隐形眼镜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202、第二圆锥台通孔205、第三圆锥台通孔206大口端均朝上设置,能够减少电浆头喷射等离子进入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的数量,从而减少隐形眼镜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之间的吸附力,且该流量的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能够保证隐形眼镜的处理。优选的,所述圆锥台通孔结构的开口角度在100°至150°之间,圆锥台通孔结构的大口端直径为15mm,小口端直径为5mm,如图3所示,保证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流量是最合理的,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隐形眼镜的尺寸和加工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开口角度,圆锥台通孔结构的大口端、小口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遮罩板2的周圈设置有用于固定到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的固定安装孔3,便于遮罩板2、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的固定。优选的,所述遮罩板2的边角均为圆弧过渡,防止边角过于锋利刮伤人体。所述遮罩板2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材质相同,方便批量加工制作,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能够控制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的电浆头喷射等离子的覆盖区域,在利用大气电浆产生亲水性附着力的同时,减少生产工艺中隐形镜片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之间的附着力,降低工艺中镜片破片的概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在大气电浆表面处理装置的电浆头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之间增加了遮罩板,并在遮罩板上形成圆锥台通孔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合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上方的遮罩板(2),所述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多个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所述遮罩板(2)上设置有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数量匹配的遮罩单元(201),各遮罩单元(201)嵌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n各遮罩单元(201)均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圆锥台通孔(202)、上卡接部(203)、下嵌入部(204),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202)设置遮罩板(2)内,所述上卡接部(203)、下嵌入部(204)依次位于遮罩板(2)的下方,/n所述上卡接部(203)卡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的上边沿,所述下嵌入部(204)嵌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n所述上卡接部(203)内设置有第二圆锥台通孔(205),所述下嵌入部(204)内设置有第三圆锥台通孔(206),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202)、第二圆锥台通孔(205)、第三圆锥台通孔(206)构成圆锥台通孔结构,该圆锥台通孔结构用于通过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且将等离子作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的隐形眼镜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的附着力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合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上方的遮罩板(2),所述隐形眼镜光学塑模板(1)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多个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所述遮罩板(2)上设置有与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数量匹配的遮罩单元(201),各遮罩单元(201)嵌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
各遮罩单元(201)均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圆锥台通孔(202)、上卡接部(203)、下嵌入部(204),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202)设置遮罩板(2)内,所述上卡接部(203)、下嵌入部(204)依次位于遮罩板(2)的下方,
所述上卡接部(203)卡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的上边沿,所述下嵌入部(204)嵌入在隐形眼镜光学塑模单元(101)内,
所述上卡接部(203)内设置有第二圆锥台通孔(205),所述下嵌入部(204)内设置有第三圆锥台通孔(206),所述第一圆锥台通孔(202)、第二圆锥台通孔(205)、第三圆锥台通孔(206)构成圆锥台通孔结构,该圆锥台通孔结构用于通过电浆头喷射的等离子,且将等离子作用于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华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视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