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14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装配转子与转轴时,由于压块和下模具之间的空间狭小,造成待加工的转子和转轴在插入下模时不方便,延长了工作时长,降低了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下模底部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供滑移块滑动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达到了为转子和转轴放入和移出下模时提供足够的装配空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优势。

A stamping device for assembling rotor and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装置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现有申请号为CN201521082359.4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压力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曲柄滑块机组,曲柄滑块机组包括曲柄杆、制动器、离合器、连杆、滑块、凸模和凹模,连杆包括大端、大端盖、连杆轴瓦,曲柄杆和连杆轴瓦之间设有偏心轴套,偏心轴套的侧边设有第一端面齿轮,曲柄杆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端面齿轮,第一端面齿轮与第二端面齿轮相互啮合联动;由于增加偏心轴套不能保证曲柄杆与偏心轴套一并转动,增加能联动两者的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保证联动效果。但是,当上述设备用来装配转子与转轴时,由于压块与下模具之间的空间狭小,造成待加工的转子和转轴在插入下模时不方便,延长了工作时长,降低了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其具有为转子和转轴放入和移出下模时提供足够的装配空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包括机架、滑移连接在机架上的压块、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和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下模底部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供滑移块滑动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子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转轴插入上模中,压块下移,作用在上模上,通过挤压,将转子与转轴固定连接;向远离机架的方向移动下模,此时滑移块在滑移槽中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与下模贴合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下模底面,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滚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模移动时,滚球起减小摩擦力的作用,方便下模在工作台上的移进和移出。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侧壁连接设置有移动杆,所述机架靠近工作台的侧壁表面设置有供移动杆插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延伸至滑移槽中,所述移动杆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滑移槽中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三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下移时,带动移动杆在固定槽中下移,此时连接在移动杆上的连接杆也随之下移,此时连接杆下端的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压块向上移动时,下模的移出。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固定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在固定槽中移动时,滑轮起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底部和滑移块的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起缓冲作用,减少连接杆下移时与固定槽壁之间的冲击力,减少滑移块移动时与滑移槽壁之间的冲击力。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侧壁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可以手动拖出下模,查看滑移槽内部情况,使滑移槽保持内部清洁,不影响第一、第二、第三齿轮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拉环上设置有防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的设置起防滑作用,方便拉环的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的方式,当压块下移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和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产生下模移出的效果;2、采用了在连接杆底部和滑移块的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设置缓冲垫,从而减小连接杆下移时与固定槽壁之间的冲击力,减少滑移块移动时与滑移槽壁之间的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齿轮和滑移块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下模和工作台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固定槽;111、滑轮;2、压块;21、移动杆;22、连接杆;221、第二齿条;23、缓冲垫;3、工作台;31、滑移槽;311、第一齿轮;312、第二齿轮;313、第三齿轮;4、模具组件;41、上模;42、下模;421、滑移块;4211、第一齿条;422、凹槽;4221、滚球;423、拉环;4231、防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机架1、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的压块2、焊接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3和模具组件4,模具组件4包括上模41和下模42,下模42设置在工作台3上,上模41与下模42可分离;装配时先将转轴插入转子中,再将已经插入转轴的转子插入下模42中,最后将上模41插入转轴中,通过压块2作用,将转轴压入固定于转子中。参照图2和图3,下模42底部焊接有滑移块421,滑移块421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齿条4211,工作台3上表面设置有供滑移块421滑动的滑移槽31,滑移槽31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11,第一齿轮311与第一齿条4211相啮合;当下模42移动时,带动滑移块421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311转动。参照图3,下模42与工作台3相贴合的底壁设置有凹槽422,凹槽422内设置有滚球4221;下模42在工作台3上移动时,滚球4221起减小摩擦力的作用;下模42侧壁设置有拉环423,可以手动拖出下模42,查看滑移槽31内部情况,使滑移槽31保持内部清洁;拉环423上设置有防滑套4231,材质为橡胶。参照图1和图2,压块2侧壁螺纹连接有移动杆21,机架1靠近压块2的侧壁表面设置有供移动杆21插入的固定槽11;固定槽11延伸至滑移槽31中,移动杆21下方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2,压块2下移时,带动移动杆21在固定槽11中下移,此时连接在移动杆21上的连接杆22也随之下移。参照图2,连接杆22朝向下模42方向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齿条221,滑移槽31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312,第二齿条221与第二齿轮312相啮合,第二齿轮312与第一齿轮311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三齿轮313,第三齿轮313通过转轴固定在滑移槽31内,第三齿轮313与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相啮合;连接杆22移动时,带动第二齿轮3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313和第一齿轮311转动;固定槽11与连接杆2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起减小摩擦力的滑轮111,滑轮111设置在固定槽11中,连接杆22通过滑轮111在固定槽11中移动。参照图2和图3,连接杆22底部和滑移块421的远离第一齿轮3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包括机架(1)、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的压块(2)、设置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3)和模具组件(4),所述模具组件(4)包括上模(41)和下模(42),所述下模(42)设置在工作台(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2)底部设置有滑移块(421),所述滑移块(42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4211),所述工作台(3)上表面设置有供滑移块(421)滑动的滑移槽(31),所述滑移槽(31)中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11),所述第一齿轮(311)与第一齿条(4211)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包括机架(1)、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的压块(2)、设置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3)和模具组件(4),所述模具组件(4)包括上模(41)和下模(42),所述下模(42)设置在工作台(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2)底部设置有滑移块(421),所述滑移块(42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4211),所述工作台(3)上表面设置有供滑移块(421)滑动的滑移槽(31),所述滑移槽(31)中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311),所述第一齿轮(311)与第一齿条(4211)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与下模(42)贴合处设置有凹槽(422),所述凹槽(422)设置在下模(42)底面,所述凹槽(422)内设置有滚球(4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转子与转轴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侧壁连接设置有移动杆(21),所述机架(1)靠近工作台(3)的侧壁表面设置有供移动杆(21)插入的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延伸至滑移槽(31)中,所述移动杆(21)下方设置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烨展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朗迈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