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之加热装置的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磁炉
,特指一种电磁炉之加热装置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现代电热器具,具有安全性能好、热效率高的特点。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加热装置一般由承载底板、感应线圈及嵌置在底板内的磁性块构成,底板起到承载、安装固定的作用,磁性块与感应线圈构成加热组,感应线圈绕附在底板的正面上。为了较好地起到散热目的,目前的做法是将底板进行局部的镂空,以加大感应线圈上下面的透空面积,即加大散热面积,减少能耗。如图1所示,由于底板60的结构限制,目前的做法中,镂通孔62是对应相邻磁性块61之间的间隔空位设计,为单一孔形,且为了确保底板60的结构强度,该镂通孔62的大小受到限制,镂通孔62的内弧半径较大,大于底板60内圈的半径,这不仅影响散热效果,而且浪费材料,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性价比的提高。同时,现有技术中,磁性块61几乎处于完全封闭状态,散热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加大散热面积,且保障底板结构强度,使底板不易变形的电磁炉之加热装置的改良结构。为达到上 ...
【技术保护点】
电磁炉之加热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底板(1)和感应线圈(2),感应线圈(2)附着在底板(1)上,而设置在底板(1)内的磁性块(3)按圆周径向间隔分布,磁性块(3)与感应线圈(2)构成加热组,底板(1)内部、对应相邻的磁性块(3)之间设有镂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由内外设计的第一镂通孔(11)和第二镂通孔(12)构成,并在第一镂通孔(11)和第二镂通孔(12)之间的衔接部位形成加强筋(13)。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炉之加热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底板(1)和感应线圈(2),感应线圈(2)附着在底板(1)上,而设置在底板(1)内的磁性块(3)按圆周径向间隔分布,磁性块(3)与感应线圈(2)构成加热组,底板(1)内部、对应相邻的磁性块(3)之间设有镂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由内外设计的第一镂通孔(11)和第二镂通孔(12)构成,并在第一镂通孔(11)和第二镂通孔(12)之间的衔接部位形成加强筋(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之加热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磁性块(3)的底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