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582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水箱、循环水泵、碱储罐、碱计量泵、补充水箱、补充水泵、自清洗过滤器、灰斗、净化腔、缓冲腔、循环水腔、活性污泥、通孔、输液口、进液口、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连接环、连接杆和伺服电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水箱、净化腔、缓冲腔、循环水腔、通孔、输液口、活性污泥和进液口,可将循环水进行中和净化处理,循环水处理效果佳,一个水箱即可对循环水进行净化处理,可有效减少设备和管路数量,占用空间小,通过设置连接环、连接杆、第二过滤网和伺服电缸,可对活性污泥进行翻泥处理,可有效保证活性污泥的水处理效果,保证循环水处理效果。

A circulating system of ash water in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湿式电除尘器是一种用来处理含微量粉尘和微颗粒的新除尘设备,主要用来除去含湿气体中的尘、酸雾、水滴、气溶胶、臭味、PM2.5等有害物质,是治理大气粉尘污染的理想设备。湿式电除尘器通常简称WESP,与干式电除尘器的除尘基本原理相同,要经历荷电、收集和清灰三个阶段。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99092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式电除尘器清灰喷淋水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喷淋水系统和循环水处理系统;喷淋水系统由阳极板喷淋管路、阴极线喷淋管路和气体均布板喷淋管路三部分组成;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循环水箱、循环水泵、自清洗过滤器、补充水箱、补充水泵、排水箱、排水泵、碱储罐、碱计量泵。上述专利中湿式电除尘器清灰喷淋水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对喷淋水进行循环处理时,通过设置循环水箱、排水箱和两个灰斗,将喷淋水进行分别处理,这样对喷淋水的循环处理效果不佳,设备管路架设较多,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通过设置循环水箱、净化腔、缓冲腔、循环水腔、通孔、输液口、活性污泥、进液口和第一过滤网,可将循环水进行中和净化处理,循环水处理效果佳,一个水箱即可对循环水进行净化处理,可有效减少设备和管路数量,占用空间小,通过设置连接环、连接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伺服电缸,可对活性污泥进行翻泥处理,可有效保证活性污泥的水处理效果,保证循环水处理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箱、循环水泵、碱储罐、碱计量泵、补充水箱、补充水泵和自清洗过滤器,所述循环水箱通过循环水泵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连接,所述自清洗过滤器一端与湿电除尘器连接,所述湿电除尘器底部设有灰斗,所述灰斗底部设有与所述循环水箱顶部一侧连通,所述碱储罐通过所述碱计量泵与所述循环水箱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循环水箱内部设有净化腔、缓冲腔和循环水腔,所述缓冲腔和所述循环水腔设于所述净化腔顶部一侧,所述净化腔内壁底部填充有活性污泥,所述缓冲腔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缓冲腔外壁靠近所述循环水腔一侧设有输液口,所述净化腔顶部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净化腔内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设于所述活性污泥内部,所述循环水箱顶部外侧设有活动连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底部设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循环水箱内侧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连接,所述循环水箱外壁两侧对称设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顶部于所述连接环底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箱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循环水泵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另一端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通过第二输液管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自清洗过滤器通过第三输液管与所述湿电除尘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灰斗底部通过第四输液管与所述循环水箱顶部连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网设于进液口内侧,所述第二过滤网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所述第二过滤网另一端设于所述循环水腔下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箱内壁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循环水箱顶部壳体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通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环顶部内壁设有若干个辅助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箱外壁设有与所述伺服电缸相匹配的固定架。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循环水箱、净化腔、缓冲腔、循环水腔、通孔、输液口、活性污泥、进液口和第一过滤网,可将循环水进行中和净化处理,循环水处理效果佳,一个水箱即可对循环水进行净化处理,可有效减少设备和管路数量,占用空间小;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环、连接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伺服电缸,可对活性污泥进行翻泥处理,可有效保证活性污泥的水处理效果,保证循环水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循环水箱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循环水箱壳体的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过滤网的主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循环水箱另一种状态的主视剖面图。附图标记为:1循环水箱、2循环水泵、3碱储罐、4碱计量泵、5补充水箱、6补充水泵、7自清洗过滤器、8湿电除尘器、9灰斗、10净化腔、11缓冲腔、12循环水腔、13通孔、14输液口、15进液口、16第一过滤网、17第二过滤网、18连接环、19连接杆、20伺服电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的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循环水泵2、碱储罐3、碱计量泵4、补充水箱5、补充水泵6和自清洗过滤器7,所述循环水箱1通过循环水泵2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连接,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一端与湿电除尘器8连接,所述湿电除尘器8底部设有灰斗9,所述灰斗9底部设有与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一侧连通,所述碱储罐3通过所述碱计量泵4与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内部设有净化腔10、缓冲腔11和循环水腔12,所述缓冲腔11和所述循环水腔12设于所述净化腔10顶部一侧,所述净化腔10内壁底部填充有活性污泥,所述缓冲腔11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13,所述缓冲腔11外壁靠近所述循环水腔12一侧设有输液口14,所述净化腔10顶部一侧设有进液口15,所述净化腔10内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16和第二过滤网17,所述第二过滤网17设于所述活性污泥内部;所述循环水箱1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循环水泵2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2另一端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通过第二输液管连接;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通过第三输液管与所述湿电除尘器8连接;所述灰斗9底部通过第四输液管与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16设于进液口15内侧,所述第二过滤网17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6下方,所述第二过滤网17另一端设于所述循环水腔12下方。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循环水箱1、净化腔10、缓冲腔11、循环水腔12、通孔13、输液口14、活性污泥、进液口15和第一过滤网16,带有灰尘的液体从灰斗9中流入到进液口15,碱储罐3通过碱计量泵4箱进液口15注入碱液,可将循环水进行中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循环水通过缓冲腔11进入到循环水腔12内部准备循环使用,循环水处理效果佳,一个水箱即可对循环水进行净化处理,可有效减少设备和管路数量,占用空间小;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专利中对喷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循环水泵(2)、碱储罐(3)、碱计量泵(4)、补充水箱(5)、补充水泵(6)和自清洗过滤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通过循环水泵(2)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连接,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一端与湿电除尘器(8)连接,所述湿电除尘器(8)底部设有灰斗(9),所述灰斗(9)底部设有与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一侧连通,所述碱储罐(3)通过所述碱计量泵(4)与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内部设有净化腔(10)、缓冲腔(11)和循环水腔(12),所述缓冲腔(11)和所述循环水腔(12)设于所述净化腔(10)顶部一侧,所述净化腔(10)内壁底部填充有活性污泥,所述缓冲腔(11)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13),所述缓冲腔(11)外壁靠近所述循环水腔(12)一侧设有输液口(14),所述净化腔(10)顶部一侧设有进液口(15),所述净化腔(10)内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16)和第二过滤网(17),所述第二过滤网(17)设于所述活性污泥内部,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外侧设有活动连接的连接环(18),所述连接环(18)底部设有若干个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延伸至所述循环水箱(1)内侧与所述第一过滤网(16)和第二过滤网(17)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外壁两侧对称设有伺服电缸(20),所述伺服电缸(20)顶部于所述连接环(18)底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电除尘器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循环水泵(2)、碱储罐(3)、碱计量泵(4)、补充水箱(5)、补充水泵(6)和自清洗过滤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通过循环水泵(2)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连接,所述自清洗过滤器(7)一端与湿电除尘器(8)连接,所述湿电除尘器(8)底部设有灰斗(9),所述灰斗(9)底部设有与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一侧连通,所述碱储罐(3)通过所述碱计量泵(4)与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一侧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内部设有净化腔(10)、缓冲腔(11)和循环水腔(12),所述缓冲腔(11)和所述循环水腔(12)设于所述净化腔(10)顶部一侧,所述净化腔(10)内壁底部填充有活性污泥,所述缓冲腔(11)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13),所述缓冲腔(11)外壁靠近所述循环水腔(12)一侧设有输液口(14),所述净化腔(10)顶部一侧设有进液口(15),所述净化腔(10)内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16)和第二过滤网(17),所述第二过滤网(17)设于所述活性污泥内部,所述循环水箱(1)顶部外侧设有活动连接的连接环(18),所述连接环(18)底部设有若干个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延伸至所述循环水箱(1)内侧与所述第一过滤网(16)和第二过滤网(17)连接,所述循环水箱(1)外壁两侧对称设有伺服电缸(20),所述伺服电缸(20)顶部于所述连接环(18)底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灿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岩东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