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琪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757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顶部靠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蓄料盒,且蓄料盒的底部和顶部外相连通,所述蓄料盒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蓄料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料盒,分料盒的左右底板与左右侧板活动连接,分料盒的左右底板与顶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分料盒的下方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前壁和后壁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盒体的前侧和后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斜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左右两侧与斜板外相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导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混合效率高和出料便捷等特点。

A high efficiency biological material mixing device for Bio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物料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是一个物体的集合,生物物料包括木本植物、禾本植物和藤木植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将其本身及其加工剩余物和废弃物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高科技手段,加工制造性能优异、附加值高的新材料,有效环保,节约资源,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混合处理,目前市面上大都采用人工操作切割刀进行切割的方式进行混合处理,不仅出料不便捷,混合效率低,而且增加劳动成本,不适合推广应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混合效率低和出料不便捷等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所述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具有混合效率高和出料便捷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腔顶部靠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蓄料盒,且蓄料盒的底部和顶部外相连通,所述蓄料盒底部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腔顶部靠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蓄料盒(2),且蓄料盒(2)的底部和顶部外相连通,所述蓄料盒(2)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蓄料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料盒(3),分料盒(3)的左右底板与左右侧板活动连接,分料盒(3)的左右底板与顶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4),所述分料盒(3)的下方设置有斜板(18),所述斜板(18)的前壁和后壁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盒体(1)的前侧和后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斜板(18)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6),且安装槽(26)的左右两侧与斜板(18)外相连通,所述安装槽(26)内安装有导料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生物工程用生物物料混合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腔顶部靠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蓄料盒(2),且蓄料盒(2)的底部和顶部外相连通,所述蓄料盒(2)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蓄料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料盒(3),分料盒(3)的左右底板与左右侧板活动连接,分料盒(3)的左右底板与顶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4),所述分料盒(3)的下方设置有斜板(18),所述斜板(18)的前壁和后壁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盒体(1)的前侧和后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斜板(18)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6),且安装槽(26)的左右两侧与斜板(18)外相连通,所述安装槽(26)内安装有导料管(19),所述导料管(1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器(28),所述导料管(19)的左端穿过安装槽(26),并贯穿盒体(1)的左侧侧壁,延伸到盒体(1)外,所述盒体(1)的左侧外活动连接有储料盒(29),所述导料管(19)的左端插入储料盒(29)内,所述盒体(1)的内腔设置有L形支架(27),且L形支架(27)的右侧与盒体(1)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支架(27)的左侧内壁与盒体(1)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22),且滑杆(22)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套设有活动环(25),所述滑杆(22)的下方设置有横板(24),两个所述活动环(25)的底部分别通过竖杆与横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L形支架(27)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2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3)的右端与左侧活动环(25)底部的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4)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4),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4)通过轴承与横板(24)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4)与横板(24)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研磨盘(15),所述横板(24)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4)的顶端穿过轴承的内圈,并贯穿横板(24)与第二电机(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盘(15)的下方设置有U形板(16),所述U形板(16)与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沈广侠杨基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琪沈广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