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66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包括密封套、驱动件、滑套和锁紧螺母,上述壳体下部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出水管中部穿设在连接孔处,上述密封套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且密封套包覆在出水管上,上述滑套套在出水管下端处,上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出水管下端且锁紧螺母抵靠在滑套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支架上且驱动件与滑套相连接。本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稳定性高。

Effluent components in the sediment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
技术介绍
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壳体和出水管,壳体内部为空腔且壳体固连在支架上部,出水管内端连接在壳体上且出水管与壳体内部相连通,出水管外端伸出壳体。出水管内端伸出壳体内的底部,壳体内的液体原料经静止处理,液面上部为清澈的水,壳体内的底部为沉淀的原料。出水管下移后,液面上部的水稳定排出。为了使出水管稳定下移,通常在支架上具有用于控制出水管稳定平移的气缸。由于不同的处理作业导致壳体内的液面高度可能会不同,通过对应的程序改变气缸活塞杆的动作行程量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对应的程序控制导致整个处理装置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性高且结构紧凑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壳体和出水管,上述壳体内部为空腔且壳体固连在支架上部,上述出水管上端位于壳体内,出水管下端伸出壳体下部,其特征在于,本出水组件包括密封套、驱动件、滑套和锁紧螺母,上述壳体下部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出水管中部穿设在连接孔处,上述密封套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且密封套包覆在出水管上,上述滑套套在出水管下端处,上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出水管下端且锁紧螺母抵靠在滑套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支架上且驱动件与滑套相连接。需要被处理的液体原料置入壳体内,经静止处理后,原料沉降至壳体底部,而液面上层为清澈的水。初始状态时出水管上端高于液面高度。沉淀作业完成后,驱动件带动出水管下移,出水管上端位于液面以下,从而将液面上层清澈的水排出,最终使原料稳定的残留在壳体内。在锁紧螺母的作用下使滑块与出水管稳定连接。由于锁紧螺母与出水管是螺纹连接且出水管抵靠在锁紧螺母上的,因此,改变锁紧螺母的位置后就能改变出水管上端处于壳体内的位置,达到调节出水管上端初始高度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整个出水组件的适用性。当然,在该方案中锁紧螺母连接有滑套上部的出水管处。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锁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上述滑套被紧压在两个锁紧螺母之间。通过两个锁紧螺母能将滑块稳定的连接在出水管上。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密封套呈圆筒状,上述密封套内侧具有密封圈且密封圈被紧压在密封套与出水管之间。密封套内径尺寸与出水管外径尺寸相匹配,在密封圈的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密封套与出水管之间的密封性。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密封套为塑料材料。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密封套内侧具有环形凹入的定位槽,上述密封圈嵌于定位槽处。通过定位槽能将密封圈稳定的定位在密封套内。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连在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套固连。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滑套侧部固连有呈筒状的导向筒,上述支架上固连有导向杆且导向杆嵌于导向筒内。在导向筒的作用下能使滑套平稳的上下移动。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导向筒的长度尺寸为滑套厚度尺寸的4—7倍。这样的结构能有效提高导向筒与导向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最终提高滑套移动稳定性。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导向筒与导向杆形成一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导向单元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出水管上下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在上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中,所述出水管上端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当出水管下移时限位螺母能抵靠在密封套上。通过限位螺母避免出水管过渡下移,有效提高其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由于出水管的初始高度能方便调节,因此,其适用性不仅比较高,而且成本还比较低。同时,密封套位于壳体内,滑套位于壳体下部处,整个出水组件的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a、导向杆;2、壳体;3、出水管;4、密封套;5、驱动件;6、滑套;6a、导向筒;7、锁紧螺母;8、密封圈;9、限位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壳体2和出水管3,上述壳体2内部为空腔且壳体2固连在支架1上部,上述出水管3上端位于壳体2内,出水管3下端伸出壳体2下部。本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包括密封套4、驱动件5、滑套6和锁紧螺母7,上述壳体2下部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出水管3中部穿设在连接孔处,上述密封套4固连在壳体2内的底部处且密封套4包覆在出水管3上,上述滑套6套在出水管3下端处,上述锁紧螺母7螺纹连接在出水管3下端且锁紧螺母7抵靠在滑套6上,上述驱动件5固连在支架1上且驱动件5与滑套6相连接。所述锁紧螺母7的数量为两个,上述滑套6被紧压在两个锁紧螺母7之间。所述密封套4呈圆筒状,上述密封套4内侧具有密封圈8且密封圈8被紧压在密封套4与出水管3之间。所述密封套4为塑料材料。所述密封套4内侧具有环形凹入的定位槽,上述密封圈8嵌于定位槽处。所述驱动件5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连在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套6固连。所述滑套6侧部固连有呈筒状的导向筒6a,上述支架1上固连有导向杆1a且导向杆1a嵌于导向筒6a内。所述导向筒6a的长度尺寸为滑套6厚度尺寸的4—7倍。所述导向筒6a与导向杆1a形成一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出水管3上端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9,当出水管3下移时限位螺母9能抵靠在密封套4上。需要被处理的液体原料置入壳体内,经静止处理后,原料沉降至壳体底部,而液面上层为清澈的水。初始状态时出水管上端高于液面高度。沉淀作业完成后,驱动件带动出水管下移,出水管上端位于液面以下,从而将液面上层清澈的水排出,最终使原料稳定的残留在壳体内。在锁紧螺母的作用下使滑块与出水管稳定连接。由于锁紧螺母与出水管是螺纹连接且出水管抵靠在锁紧螺母上的,因此,改变锁紧螺母的位置后就能改变出水管上端处于壳体内的位置,达到调节出水管上端初始高度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整个出水组件的适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壳体和出水管,上述壳体内部为空腔且壳体固连在支架上部,上述出水管上端位于壳体内,出水管下端伸出壳体下部,其特征在于,本出水组件包括密封套、驱动件、滑套和锁紧螺母,上述壳体下部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出水管中部穿设在连接孔处,上述密封套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且密封套包覆在出水管上,上述滑套套在出水管下端处,上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出水管下端且锁紧螺母抵靠在滑套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支架上且驱动件与滑套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壳体和出水管,上述壳体内部为空腔且壳体固连在支架上部,上述出水管上端位于壳体内,出水管下端伸出壳体下部,其特征在于,本出水组件包括密封套、驱动件、滑套和锁紧螺母,上述壳体下部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出水管中部穿设在连接孔处,上述密封套固连在壳体内的底部处且密封套包覆在出水管上,上述滑套套在出水管下端处,上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出水管下端且锁紧螺母抵靠在滑套上,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支架上且驱动件与滑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上述滑套被紧压在两个锁紧螺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呈圆筒状,上述密封套内侧具有密封圈且密封圈被紧压在密封套与出水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处理装置中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为塑料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钰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每时美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