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酶解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82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酶解罐,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新型的酶解罐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二位于壳体一内部且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形成加热腔,上述壳体一上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进口,壳体一下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出口,所述壳体二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入料管和出料管,上述入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上部,上述出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下部,所述出料管上套有支撑套一,所述支撑套一被紧压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本新型的酶解罐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的酶解罐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新型的酶解罐。
技术介绍
生物酶解罐广泛应用于纺织染整、蛋白的酶解转化、生物降解废水等领域。控温酶解罐系提供工艺酶解所需的温度、调整PH值并提供搅拌混合等保持酶活化及发挥酶作用、加速提高并完成生物反应过程的不锈钢容器。为了稳定提高酶解罐内的温度,现有的酶解罐通常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壳体二位于壳体一内且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具有加热腔,加热腔内通入较高的流体介质后能稳定提高壳体二内温度。但是,为了保证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的间距,通常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焊接对应的支架。这样虽然保证了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具备适当间距,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新型的酶解罐。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酶解罐,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二位于壳体一内部且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形成加热腔,上述壳体一上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进口,壳体一下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出口,所述壳体二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入料管和出料管,上述入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上部,上述出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上套有支撑套一,所述支撑套一被紧压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上述入料管上套有支撑套二,上述支撑套二被紧压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上述支撑套一位于壳体二下端外侧处,上述支撑套二位于壳体二上端外侧处。本酶解罐创造性的在出料管上套设支撑套一,在入料管上套设支撑套二,支撑套二被紧压在壳体一上端与壳体二上端之间,支撑套一被紧压在壳体一下端与壳体二下端之间。在支撑套一和支撑套二的作用下能使本体一与本体二之间稳定的具备间隙,保证加热流体介质能稳定的位于加热腔内。当然,加热流体介质由进口进入加热腔内,然后再由出口排出。加热流体介质通过本酶解罐时就能对壳体二稳定加热。物料由于入料管送入壳体二,酶解作业完成后物料由出料管排出。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出料管上具有能将其开闭的阀门。开闭阀门后就能使本酶解罐在工作状态和出料状态之间切换。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入料管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入料管对称的位于壳体二上端处。两根入料管的设置能提高物料的送料效率。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支撑套一呈环形且其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缺口一。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支撑套二呈环形且其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缺口二。连接缺口一嵌于出料管,连接缺口二嵌于入料管。这样的结构能使支撑套一稳定的套在出料管上,使支撑套二稳定套在入料管上。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连接缺口一和连接缺口二的朝向相同。当酶解罐向一侧倾斜后,能使支撑块一脱离出料管,使支撑块二脱离入料管,方便拆卸。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还包括一弹簧,上述弹簧套二在入料管上,且弹簧抵靠在支撑套二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支撑套二具有抵靠在壳体二上端的趋势。在壳体二的重力作用下支撑块一能被稳定的紧压在本体一下端与本体二下端之间。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进口位于壳体一侧部且靠近于壳体一上端。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出口位于壳体一底部处。在上述的新型的酶解罐中,所述入料管与壳体一的连接处以及出料管与壳体一的连接处均具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能提高壳体的密封性,避免加热流体介质由上述连接处泄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酶解罐在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的作用下能对壳体一和壳体二稳定支撑,保证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的加热腔不会堵塞,其稳定性比较高。同时,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均位于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的酶解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的酶解罐中支撑套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新型的酶解罐中支撑套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一;1a、进口;1b、出口;2、壳体二;2a、入料管;2b、出料管;3、加热腔;4、支撑套一;4a、连接缺口一;5、支撑套二;5a、连接缺口二;6、阀门;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新型的酶解罐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一1和壳体二2,所述壳体二2位于壳体一1内部且在壳体一1与壳体二2之间形成加热腔3,上述壳体一1上部具有与加热腔3相通的进口1a,壳体一1下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出口1b,所述壳体二2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入料管2a和出料管2b,上述入料管2a外端伸出壳体一1上部,上述出料管2b外端伸出壳体一1下部,所述出料管2b上套有支撑套一4,所述支撑套一4被紧压在本体一1和本体二2之间,上述入料管2a上套有支撑套二5,上述支撑套二5被紧压在本体一1和本体二2之间,上述支撑套一4位于壳体二2下端外侧处,上述支撑套二5位于壳体二2上端外侧处。所述出料管2b上具有能将其开闭的阀门6。所述入料管2a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入料管2a对称的位于壳体二2上端处。所述支撑套一4呈环形且其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缺口一4a。所述支撑套二5呈环形且其侧部具有贯穿的连接缺口二5a。所述连接缺口一4a和连接缺口二5a的朝向相同。还包括一弹簧7,上述弹簧7套二在入料管2a上,且弹簧7抵靠在支撑套二5上,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支撑套二5具有抵靠在壳体二2上端的趋势。所述进口1a位于壳体一1侧部且靠近于壳体一1上端。所述出口1b位于壳体一1底部处。所述入料管2a与壳体一1的连接处以及出料管2b与壳体一1的连接处均具有密封圈。本酶解罐创造性的在出料管上套设支撑套一,在入料管上套设支撑套二,支撑套二被紧压在壳体一上端与壳体二上端之间,支撑套一被紧压在壳体一下端与壳体二下端之间。在支撑套一和支撑套二的作用下能使本体一与本体二之间稳定的具备间隙,保证加热流体介质能稳定的位于加热腔内。当然,加热流体介质由进口进入加热腔内,然后再由出口排出。加热流体介质通过本酶解罐时就能对壳体二稳定加热。物料由于入料管送入壳体二,酶解作业完成后物料由出料管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酶解罐,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二位于壳体一内部且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形成加热腔,上述壳体一上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进口,壳体一下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出口,所述壳体二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入料管和出料管,上述入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上部,上述出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上套有支撑套一,所述支撑套一被紧压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上述入料管上套有支撑套二,上述支撑套二被紧压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上述支撑套一位于壳体二下端外侧处,上述支撑套二位于壳体二上端外侧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酶解罐,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二位于壳体一内部且在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形成加热腔,上述壳体一上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进口,壳体一下部具有与加热腔相通的出口,所述壳体二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入料管和出料管,上述入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上部,上述出料管外端伸出壳体一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上套有支撑套一,所述支撑套一被紧压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上述入料管上套有支撑套二,上述支撑套二被紧压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上述支撑套一位于壳体二下端外侧处,上述支撑套二位于壳体二上端外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酶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上具有能将其开闭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酶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管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入料管对称的位于壳体二上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酶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钰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每时美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