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63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属于消防救援设备领域,包括支撑板、逃生滑道、乘降绳、卷筒、第一减速机和驱动电机,逃生滑道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下方,乘降绳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后进入逃生滑道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逃生滑道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和卷筒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面,驱动电机经过第一减速机后驱动卷筒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折叠,占地面积小,设备打开迅速,实现快速逃生。

Fire escape device of folding slide type high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防救援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逃生装置有两类,一类是单人用逃生装置,处于火灾现场的人利用钢丝绳缓慢降落来逃离火灾现场,当使用者在使用该类产品时存在的问题是人员全员暴露在空气中,因此无法抵挡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的伤害,另一方面,通过钢丝绳慢慢降落,如果火势很大,逃生人员在降落过程中会直接暴露在火中,由于钢丝绳机构或人不可能穿戴防火服,所以,很可能在高温的烘烤下利用钢丝绳缓降的机构失效,从而导致人员被困在半空中,产生新的危险,另一类逃生设备安放在楼房逃生滑道内,占地面积大,非标准件多,制造成本特别高,另一方面,由于人员在被困时,大多处于卧室,正在睡眠中,不能及时到达逃生滑道,所以,在危机时刻,被困人员很难穿过着火现场到达逃生滑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占地面积小,实现快速逃生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包括支撑板、逃生滑道、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逃生滑道(101)、乘降绳(9)、卷筒(7)、第一减速机(6)和驱动电机(5),所述逃生滑道(101)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3)下方,所述乘降绳(9)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7)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3)后进入逃生滑道(101)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所述逃生滑道(101)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所述驱动电机(5)、第一减速机(6)和卷筒(7)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5)经过第一减速机(6)后驱动卷筒(7)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逃生滑道(101)、乘降绳(9)、卷筒(7)、第一减速机(6)和驱动电机(5),所述逃生滑道(101)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3)下方,所述乘降绳(9)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7)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3)后进入逃生滑道(101)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所述逃生滑道(101)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所述驱动电机(5)、第一减速机(6)和卷筒(7)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5)经过第一减速机(6)后驱动卷筒(7)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第一定滑轮(8),所述卷筒(7)轴线与第一定滑轮(8)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乘降绳(9)经过第一定滑轮(8)引导后穿过支撑板(3)进入逃生滑道(101)内,与所述逃生滑道(101)底端相邻的乘降绳(9)的一端设有抓手(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还设有卷升机构(2)、钢丝绳(4)和逃生舱(1),所述逃生舱(1)为可折叠结构,由上至下设置为多个,通过环链(102)依次连接,所述逃生滑道(101)设置在逃生舱(1)内,且由逃生舱(1)顶端至底端相通设置,所述逃生舱(1)最下端底板(103)与钢丝绳(4)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4)通过卷升机构(2)驱动逃生舱(1)由下向上依次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舱(1)四周为可折叠挡板(104),所述挡板(10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李明娜刘称金晶郭文莲乔新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