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63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属于消防救援设备领域,包括支撑板、逃生滑道、乘降绳、卷筒、第一减速机和驱动电机,逃生滑道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下方,乘降绳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后进入逃生滑道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逃生滑道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和卷筒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面,驱动电机经过第一减速机后驱动卷筒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折叠,占地面积小,设备打开迅速,实现快速逃生。

Fire escape device of folding slide type high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防救援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逃生装置有两类,一类是单人用逃生装置,处于火灾现场的人利用钢丝绳缓慢降落来逃离火灾现场,当使用者在使用该类产品时存在的问题是人员全员暴露在空气中,因此无法抵挡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的伤害,另一方面,通过钢丝绳慢慢降落,如果火势很大,逃生人员在降落过程中会直接暴露在火中,由于钢丝绳机构或人不可能穿戴防火服,所以,很可能在高温的烘烤下利用钢丝绳缓降的机构失效,从而导致人员被困在半空中,产生新的危险,另一类逃生设备安放在楼房逃生滑道内,占地面积大,非标准件多,制造成本特别高,另一方面,由于人员在被困时,大多处于卧室,正在睡眠中,不能及时到达逃生滑道,所以,在危机时刻,被困人员很难穿过着火现场到达逃生滑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占地面积小,实现快速逃生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包括支撑板、逃生滑道、乘降绳、卷筒、第一减速机和驱动电机,所述逃生滑道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下方,所述乘降绳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后进入逃生滑道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所述逃生滑道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所述驱动电机、第一减速机和卷筒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经过第一减速机后驱动卷筒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卷筒轴线与第一定滑轮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乘降绳经过第一定滑轮引导后穿过支撑板进入逃生滑道内,与所述逃生滑道底端相邻的乘降绳的一端设有抓手。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卷升机构、钢丝绳和逃生舱,所述逃生舱为可折叠结构,由上至下设置为多个,通过环链依次连接,所述逃生滑道设置在逃生舱内,由逃生舱顶端至底端相通设置,所述逃生舱最下端底板与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通过卷升机构驱动逃生舱由下向上依次折叠。进一步的,所述逃生舱四周为可折叠挡板,所述挡板为耐高温材质,每个所述逃生舱设置有进口、底板和伸缩梯,所述伸缩梯设置在进口处,所述伸缩梯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吊绳与进口处上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逃生滑道为防火材质,所述逃生滑道由上至下贯穿每个底板,所述逃生滑道设有与进口对应的通道进口。进一步的,所述卷升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逃生舱上端与支撑板下端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卷升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钢丝绳卷筒和定滑轮,所述减速机通过电机驱动钢丝绳卷筒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设置在逃生舱的上方,并通过支撑铰链固定在支撑板上远离钢丝绳卷筒的一端,所述钢丝绳一端卷设在钢丝绳卷筒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向下延伸至最底端底板。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皮带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通过第二皮带与钢丝绳卷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卷升机构实现钢丝绳的缠绕和下放,带动最底端底板向上运动,并依次带动上一层逃生舱底板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逃生舱四角的环链折叠,实现整个逃生舱及逃生滑道的折叠,占地面积小。2、本技术通过火警报警触发,只需要通电一分钟,即可全部打开,对楼层高度无限制。3、本技术通过逃生滑道实现快速逃离火场的目的,在逃生过程中,一方面有逃生舱四周可折叠耐高温护板防护,另一方面逃生滑道也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对逃生人员起到双城防护的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逃生滑道和乘降绳及乘降绳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折叠滑梯型火灾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折叠滑梯型火灾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伸缩梯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卷升机构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逃生舱;2、卷升机构;3、支撑板;4、钢丝绳;5、驱动电机;6、第一减速机;7、卷筒;8、第一定滑轮;9、乘降绳;10、抓手;101、逃生滑道;102、环链;103、底板;104、挡板;105、伸缩梯;106、进口;107、吊绳;201、电机;202、减速机;203、钢丝绳卷筒;204、定滑轮;205、第一皮带;206、第二皮带;207、支撑铰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包括支撑板3、逃生滑道101、乘降绳9、卷筒7、第一减速机6和驱动电机5,逃生滑道101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3下方,乘降绳9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7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3后进入逃生滑道101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逃生滑道101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驱动电机5、第一减速机6和卷筒7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面,驱动电机5经过第一减速机6后驱动卷筒7转动,逃生人员进入逃生滑道101后根据自身重力向下滑动,乘降绳9给逃生人员向下滑动时起到缓冲作用,逃生滑道101下端内部侧壁上的缓冲物,对逃生人员起到进一步的缓冲。如图1所示,优选地,支撑板3上设有第一定滑轮8,卷筒7轴线与第一定滑轮8轴线平行设置,乘降绳9经过第一定滑轮8引导后穿过支撑板3进入逃生滑道101内,与逃生滑道101底端相邻的乘降绳9的一端设有抓手10,抓手10方便逃生人员紧握乘降绳9下降。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支撑板3上还设有卷升机构2、钢丝绳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逃生滑道(101)、乘降绳(9)、卷筒(7)、第一减速机(6)和驱动电机(5),所述逃生滑道(101)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3)下方,所述乘降绳(9)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7)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3)后进入逃生滑道(101)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所述逃生滑道(101)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所述驱动电机(5)、第一减速机(6)和卷筒(7)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5)经过第一减速机(6)后驱动卷筒(7)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3)、逃生滑道(101)、乘降绳(9)、卷筒(7)、第一减速机(6)和驱动电机(5),所述逃生滑道(101)为螺旋结构且设置在支撑板(3)下方,所述乘降绳(9)一端固定缠绕在卷筒(7)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板(3)后进入逃生滑道(101)内并可向下延伸至底端外部,所述逃生滑道(101)接近下端的内部侧壁上填有缓冲物,所述驱动电机(5)、第一减速机(6)和卷筒(7)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5)经过第一减速机(6)后驱动卷筒(7)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第一定滑轮(8),所述卷筒(7)轴线与第一定滑轮(8)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乘降绳(9)经过第一定滑轮(8)引导后穿过支撑板(3)进入逃生滑道(101)内,与所述逃生滑道(101)底端相邻的乘降绳(9)的一端设有抓手(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上还设有卷升机构(2)、钢丝绳(4)和逃生舱(1),所述逃生舱(1)为可折叠结构,由上至下设置为多个,通过环链(102)依次连接,所述逃生滑道(101)设置在逃生舱(1)内,且由逃生舱(1)顶端至底端相通设置,所述逃生舱(1)最下端底板(103)与钢丝绳(4)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4)通过卷升机构(2)驱动逃生舱(1)由下向上依次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滑梯型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舱(1)四周为可折叠挡板(104),所述挡板(10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李明娜刘称金晶郭文莲乔新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