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三角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63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三角架,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分别与之电连接的GPRS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红外测距模块、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和蜂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车辆发生故障或者出现交通事故时,用于及时上报故障车辆位置,为其他车主提前作出预警,以采取相应避障措施,若其他车主未提前收到预警,当车辆到达与事故提前设定的距离处,智能三角架还可发出警报声,以提示车主提前采取避障措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所采用芯片成本较低,性能稳定,效果较好。效果较好。效果较好。

Intelligent trip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三角架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使用的三角架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的智能三角架中的控制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三角架是在路上遇到突发状况,例如停车检修或者发生意外事故时,提示后方车辆前方有事故发生,注意避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三角架应放置于事故车辆车后50米至100米的地方,由于距离的限制,后车只有行至较近的距离时才能采取避让措施。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的进一步发展,热心车主可通过相应APP将自己遇到的事故进行位置上报,即便如此,也会造成其他车主延迟收到事故的通知,无法提前采取更改线路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三角架,其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分别与之电连接的GPRS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红外测距模块、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和蜂鸣器。
[0004]进一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采用基于ARM的32位处理器芯片STM32F103RBT6 的中央处理器;所述GPRS通信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SIM900A的第五芯片和采用型号为MAX3232的第四芯片;所述定位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NEO 5Q芯片第二芯片和采用型号为MAX3232的第三芯片;所述红外测距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GPY0A21YK0F的第六芯片;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HLK

LD116S

24G的第七芯片。
[0005]进一步,定位模块的第二芯片的第8引脚与第三芯片的第11引脚相连,第二芯片的第9引脚与第三芯片的第10引脚相连;第三芯片的第14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第 17引脚相连,第三芯片的第7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第16引脚相连;GPRS通信模块的第五芯片的第9引脚经第一电阻与第四芯片的第11引脚电连接,第10引脚经第二电阻与第四芯片的第10引脚相连接;第四芯片的第7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第29引脚相连接,第14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第30引脚相接;红外测距模块的第六芯片的第3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第9引脚相接;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的第七芯片的第3引脚与中央处理器处理器的第8引脚相连;蜂鸣器一端与直流电源相连,另一端与中央处理器的第 61引脚相连。
[0006]进一步,中央处理器的第3、4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一晶振,且第一晶振两端还分别经第十电容器、第十一电容器接地;中央处理器的第31、47、63、18、12、32、 48、64、19引脚分别接地;电池经并联的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后与中央处理器的第1引脚相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接直流电源,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开关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之间的电连接点连接后与中央处理器的第7引脚电连接;第四电阻与第二晶振相并联,且并联的两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的第5、第6引脚相连,且第二晶振两端还分别与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的另一端分别接地;中央处理器的第13引脚分别与第八电容器、第九电容器及第一电感器
的一端电连接,第八电容器、第九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与相并联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电容器的一端及直流电源相连,同时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0007]进一步,定位模块的第二芯片的第1、12、13、15引脚分别接地,第11引脚接直流电源,且第11引脚与第12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电容器的两端相接;第三芯片的第 1引脚与第3引脚间连接有第十三电容器,第4、第5引脚间连接有第十四电容器,第16引脚接入直流电源的同时与第十五电容器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五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第三芯片的第15引脚接地,第2引脚经第十六电容器接地,第6引脚经第十七电容器接地。
[0008]进一步,GPRS通信模块的第五芯片的第26引脚经第二十二电容器接地,第17、 18、29、39、45、46、53、54、58、59、61、62、63、64、65引脚分别接地;第四芯片的第1、3引脚之间连接有第十八电容器,第4、第5引脚之间连接有第十九电容器,第2引脚经第二十电容器接地,第6引脚经第二十一电容器接地,第16引脚接入电源,第15引脚接地。
[0009]进一步,红外测距模块的第六芯片的第1引脚接直流电源,第2引脚接地。
[0010]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的第七芯片的第1引脚接直流电源,第2引脚接地。
[0011]本技术的智能三角架可以在车辆发生故障或者出现交通事故时,用于及时上报故障车辆位置,为其他车主提前作出预警,以采取相应避障措施,若其他车主未提前收到预警,当车辆到达与事故提前设定的距离处,智能三角架还可发出警报声,以提示车主提前采取避障措施。本技术结构简洁,所采用芯片成本较低,性能稳定,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智能三角架所设的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0014]图2为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智能三角架,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核心部分为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包括采用基于ARM的32位处理器芯片 STM32F103RBT6。还包括:GPRS通信模块,采用SIM900A芯片进行数据上报,即上报三角架位置;定位模块,采用NEO 5Q芯片进行位置获取;红外测距模块和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分别采用红外测距进行大尺度测量与毫米波雷达测距进行高精度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距,由红外测距模块进行红外距离测量,由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进行高精度测量;还包括蜂鸣器,用于当后车与三角架相距150米时发出警报。
[0018]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中央处理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LS1,中央处理器LS1采用型号为STM32F103RBT6的处理器芯片。
[0019]定位模块包括第二芯片LS2、第三芯片LS3;第二芯片LS2采用型号为NEO5Q的芯片,第三芯片LS3采用型号为MAX3232的芯片。
[0020]GPRS通信模块包括第五芯片LS5和第四芯片LS4,第五芯片LS5采用型号为 SIM900的芯片,第四芯片LS4采用型号为MAX3232的芯片。
[0021]红外测距模块包括第六芯片LS6,第六芯片LS6采用型号为GPY0A21YK0F的芯片。
[0022]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包括第七芯片LS7,第七芯片LS7采用型号为 HLK

LD116S

24G的芯片。
[0023]中央处理器LS1的第3、4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一晶振Y1,且第一晶振Y1两端还分别经第十电容器C10、第十一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三角架,其特征在于,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及分别与之电连接的GPRS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红外测距模块、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和蜂鸣器;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采用基于ARM的32位处理器芯片STM32F103RBT6的中央处理器(LS1);所述GPRS通信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SIM900A的第五芯片(LS5)和采用型号为MAX3232的第四芯片(LS4);所述定位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NEO 5Q芯片第二芯片(LS2)和采用型号为MAX3232的第三芯片(LS3);所述红外测距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GPY0A21YK0F的第六芯片(LS6);所述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包括采用型号为HLK

LD116S

24G的第七芯片(LS7);定位模块的第二芯片(LS2)的第8引脚与第三芯片(LS3)的第11引脚相连,第二芯片(LS2)的第9引脚与第三芯片(LS3)的第10引脚相连;第三芯片(LS3)的第14引脚与中央处理器(LS1)的第17引脚相连,第三芯片(LS3)的第7引脚与中央处理器(LS1)的第16引脚相连;GPRS通信模块的第五芯片(LS5)的第9引脚经第一电阻(R1)与第四芯片(LS4)的第11引脚电连接,第10引脚经第二电阻(R2)与第四芯片(LS4)的第10引脚相连接;第四芯片(LS4)的第7引脚与中央处理器(LS1)第29引脚相连接,第14引脚与中央处理器(LS1)的第30引脚相接;红外测距模块的第六芯片(LS6)的第3引脚与中央处理器(LS1)的第9引脚相接;毫米波雷达测距模块的第七芯片(LS7)的第3引脚与中央处理器(LS1)处理器的第8引脚相连;蜂鸣器(SPEAKER)一端与直流电源相连,另一端与中央处理器(LS1)的第61引脚相连;定位模块的第二芯片(LS2)的第1、12、13、15引脚分别接地,第11引脚接直流电源,且第11引脚与第12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电容器(C12)的两端相接;第三芯片(LS3)的第1引脚与第3引脚间连接有第十三电容器(C13),第4、第5引脚间连接有第十四电容器(C14),第16引脚接入直流电源的同时与第十五电容器(C15)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王新健王雅君周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